如何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

2022-05-08 11:29胡江波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亲人成人情绪

胡江波

“小金鱼为什么不动了?” “霸王龙去哪里了?” “我可以活到几岁?”孩子对于“生死”这个话题,充满了好奇。而家长总是小心谨慎地避讳这个话题,不愿意过多谈论。因此,每当孩子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家长的回答大多是:他睡着了,他去了另一个世界,小孩子不用知道这么多。尽管家长们避之不及,但随着孩子的成长,死亡必然是无法回避的话题。死亡教育往往和生命教育联系在一起,不结合生命谈死亡显得空虚而缺乏根基。生命教育能帮助孩子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认识死亡现象,理解死亡是生命周期上的一个必然环节,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生命观。那么,在家庭、幼儿园中,我们应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本期,我们一起关注生命教育的话题。

生与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循环体,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新的生命又往往从死亡中延续。例如,一个苹果从开花到结果,再到从树上坠落腐烂或是被摘下吃掉,经历了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但腐烂的苹果和被吃剩下的果核孕育着新的生命,把它们埋入地下,又会长出新的苹果树。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万物的生命周期无不遵循“向死而生”的循环。

研究表明,幼儿在学龄前就会提出跟死亡现象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当家里有亲人去世,或重大的包含死亡的社会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时候。有时候,跟孩子讨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从生命周期和幼儿的情感发展这两个维度出发,探讨生命教育的价值以及开展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以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参考。

生命教育的意义

认识生命的规律与意义

死亡现象其实是生活中频繁出现的事实:枯萎的树叶、凋零的花瓣、鞋履下的蝼蚁……幼儿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命与生俱来的感悟会捕捉到这些事实,并对之产生好奇。此外,死亡是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不仅能满足幼儿天然的好奇心,也会让他们对生命的规律和价值有更深刻的体会。

促进情绪情感的发展

死亡,令人感到恐惧。这种负面的情感体验是不论成人与幼儿都会拥有的。研究表明,对某个事物的恐惧情绪体验会随着对该事物的认知熟悉度的提高而缓解。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可能难以彻底消除,但对死亡更多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缓解这方面的负面情绪。童话故事中也会有死亡的话题,如《三只小猪》中大灰狼吃掉了两只小猪,《白雪公主》中坏皇后雇猎人杀死白雪公主。这些故事情节对孩子来说是“恐怖残忍”的,但他们往往对此非常着迷,希望成人一遍又一遍地讲述这些故事。这其中不仅有故事情节吸引力的原因,也有孩子情绪情感的需要,因为重复讲述可以让孩子一次次体验恐怖的故事情节,并渐渐淡化初始的恐惧情绪。

此外,恰当的生命教育对于孩子在特定情境下,如痛失亲人时尤为重要。如果孩子理解了亲人去世意味着永久的分离,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悲伤情绪。此时需要成人的介入,帮助孩子懂得失去亲人是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的事情,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缅怀逝去的亲人。这样的认知和经验会帮助孩子更好地缓解悲伤的情绪。

如何进行生命教育选择合适的时机

生命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如果夜深人静,孩子快睡觉时突然跟他们讨论“生死”的问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以下几种情况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比较恰当。

生活中随机出现的死亡现象并引起了孩子的关注。例如,出门散步时孩子看到路边有一只死去的小鸟或一条死去的蚯蚓,并提出疑问,这时跟孩子谈论死亡的话题比较合适。

家中有亲人亡故。家中办丧事时一般比较忙乱,但无论多忙,请关注一下孩子的情绪。孩子除对失去亲人有悲伤的情绪情感体会外,还会观察成人的情绪变化,他们心中有诸多的不解与疑问,此时,成人开诚布公地跟孩子谈论死亡的话题,他们更会认真地听,并有所感悟。

社会上出现重大的和死亡相关的事件。有些跟死亡有关的事件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或“交通事故”,这些事件成人需要跟孩子解释清楚,以帮助他们了解生命在有些情境中是脆弱的,让他们理解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出门戴口罩或上车系安全带等对于保护每个人的生命意义重大。

告知真实的信息

对一些离现实生活较远的人或动植物的死亡,我们往往能坦然对待,比较容易告知孩子真实的信息。但如果是家中亲人去世,特别是和孩子亲近的亲人去世,向孩子告知真实信息需要更多的勇气。

首先,成人要避免“善意的谎言”,如对孩子说死亡的人是“睡着了”,这种说法可能会让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觉得睡着了还有醒来的时候,从而对于亲人的去世缺乏正常的情绪反应。此外,还可能让孩子误以为睡觉会导致永远醒不过来,对睡眠产生不必要的恐惧。

其次,告知孩子真实的信息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死亡的生物特征,如死亡的人、动物或植物都没有了生命体征,不能像活着时执行各种功能。而且死去是单向且永久性的,不存在起死回生。需要注意的是,跟孩子讲述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是死亡对生活的真实影响。了解生活中的变化会让孩子对未来的生活有合理预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过渡到失去亲人后的新生活中。

话题讨论的策略

与年幼的孩子讨论死亡,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采取恰当的策略。在此过程中,借助一些跟生命和死亡题材相关的图画书会比较有效,如《再见了,艾玛奶奶》《永远有多远》《熊和山猫》《獾的礼物》等。这些图画书的共同特点包括:第一,描述死亡给朋友和亲人带来的忧伤,有真情流露;第二,表达爱的力量能够战胜死亡的忧伤,给活着的人继续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第三,传达健康的生命观,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死亡,激发孩子热爱生命的情感。

此外,在跟孩子讨论“生死”话题时,家长也需要用一些语言策略。第一,多用共情性的“心理状态语言”。心理状态语言是与认知、情感、愿望和感知觉有关的语言,带有协商的口气,如“我知道你现在感觉……”“你是不是想要……”研究表明,用带有协商口气的语言沟通较为容易产生共情,便于孩子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同时,协商的口气有尊重的意味,孩子能够体会到自己受到重视,被当作重要的交流对象。第二,对于一些孩子难以理解的概念,用“隐喻”的方法去描述。隐喻是将抽象的概念投射为另一个具体的概念,如“人生旅途”就是一个隐喻,把抽象的人生概念投射为一个具体的旅行概念。当然,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孩子容易认知的具体概念时需要考验成人的智慧,也需要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常见误区隐瞒回避

这往往发生在与孩子关系密切的亲人去世的时候,成人怕孩子受到严重的精神打击便刻意隐瞒亲人去世的事实,想等孩子大一点再告诉他实情。但这种隐瞒回避会引起更多的问题:第一,隐瞒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孩子跟成人一样有知情权;第二,隐瞒不能长久,如果孩子发现自己被隐瞒会受到双倍的精神打击,也容易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告诉孩子,给予他们充分的安慰和陪伴,緩解他们的负面情绪。

过度美化

死亡是人生最后的阶段,也需要尊严,因此葬礼也有着肃穆庄严的美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死亡是件美好的事情,有些误导性的信息一定要避免,如“她(他)只是去天堂了,到另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中”。这类语言会让某些年幼的孩子对死亡产生遐想,觉得死亡是件不错的事情,影响孩子正确生命观的建立。

教化迷信

传统文化中有些迷信观念不应向年幼的孩子灌输,如死去的先人会保佑后代,吃饭前要先给死者烧香之类。这些说法和做法是在传递一种“鬼魂观”,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感。

认识和理解死亡,才会珍惜和欣赏生命。关于死亡,哲学家、文学家和科学家从自身专业领域的角度给予了不同的解读,而作为家长或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基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在生命教育中,我们希望用尊重、关爱、真实和美好来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相信,身心健康的孩子长大了,会对"生死"这样的大问题作出自己合理、智慧的判断!

猜你喜欢
亲人成人情绪
Chapter 24 Live to be tortured 第24章 生死折磨
亲人
养大成人
念念不忘
亲人( 连载一)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神奇的太阳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