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垚, 刘秋蓉,2, 李丽,2, 胡君*
1.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2019年10月,笔者在对四川省东部的龙泉山脉进行植被和生物多样性考察时,在龙泉山脉中部采集到爵床科(Acanthaceae)马蓝属(Strobilanthes)植物肖笼鸡。查阅已有文献资料[1-5]后确认为四川省新记录种。该物种以前仅记录分布在我国广西,贵州,湖南,云南等地。该发现拓宽了肖笼鸡的分布区域的北界,对成都城市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也进一步丰富了四川省植物多样性。本文物种分类系统参照中国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2],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CDBI)。现在报道如下:
Strobilanthes affinis(Griffith) Terao ex J. R. I.Wood & J. R. Bennett, Kew Bull. 58: 134. 2003.Tarphochlamys affinis(Griff.) Bremek. in Verh. Ned.Akad. Wetensch. Afd. Naturk. Tweede Sect. 41(1):157. 1944; L. A. Lauener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38(3): 479. 1980; 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下册):1687. 1984. 中国植物志 70: 108, 2002.
分布:云南、贵州、广西、湖南;越南至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四川省首次记录。凭证标本:LQS-01(见图版1)。
1.2.1 物种简述
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基部多膝曲。叶具0.5~1.5 cm长的柄,叶片卵形,长3~6 cm,宽约2 cm,顶端尖,边有钝齿,两面疏生糙硬毛。穗状花序圆柱状,长3~6 cm,通常顶生;苞片覆瓦状排列,匙形,被多节长毛和腺毛;小苞片矩圆形至条形;花萼裂片5,条形,花冠淡紫色,冠檐略2唇形;雄蕊2强,伸出花冠之外。蒴果长约7 mm,有微毛;种子4粒,有微毛。
图2 肖笼鸡Fig. 2 Strobilanthes affinis (Griff.) Y. C. Tang
1.2.2 分类归属
肖笼鸡在《中国植物志》中分类归属于马蓝亚族肖笼鸡属,属下仅2种植物,分别为肖笼鸡和贵州肖笼鸡(Tarphochlamys darrisii),两种均不产四川,所以此次发现的肖笼鸡按《中国植物志》分类归属则为四川省新记录属。在中国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中,肖笼鸡被归并到马蓝属,则本次发现为四川省新记录种。肖笼鸡花萼深裂,苞片宿存,呈覆瓦状排列,花粉粒圆球形易于马蓝属其他种类区别。
本次调查发现的肖笼鸡分布地点在四川省龙泉山脉中部,海拔600 m上下,生于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下或林缘。在区域内发现肖笼鸡数丛高约0.4m的种群,正处于花期和果期。伴生植物有铁仔(Myrsine africana)、褐果薹草(Carex brunnea)、山麦冬(Liriope spicata)、竹叶草(Oplismenus compositus)等。
龙泉山脉位于成都平原东缘,是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自然分界线,目前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地段。该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因地理位置处于城市周边,长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现有常绿阔叶天然林仅在局部地段残存[6]。近几年来,有针对该区域的植被恢复重建进行物种筛选和群落构建研究,但在物种应用中仍然有在核心恢复区大量采用外来物种(如巨桉Eucalyptus grandis、红花银桦Grevillea banksii等)的报道[7]。该区域虽然临近成都市区,但缺乏全面的生物多样性考察,本次报道的四川省新记录物种肖笼鸡便是例证。针对该区域的植被恢复,应在全面进行生物多样性本底考察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的植被现状进一步分析该区域地带性植被,利用修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理论,充分利用龙泉山山脉乡土植物资源和自然演替规律进行群落构建和植被修复,省内、国内同纬度带、相似群落的适宜植物作为优先引种目标。这有利于保护龙泉山山脉的本土生物多样性以及重塑该区域地带性植被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