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翔,吴咚咚
高血压脑出血为机体受高血压导致脑内细小动脉病理性改变引起的脑部血管破裂出血, 进而造成脑实质大量出血,是非创伤性脑实质内出血[1-2]。 研究统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一个月内的死亡率在32% ~50%,具有高致死率、致残率,在发病后3 个月后,存活中的患者仅有28% ~34%可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3]。 对于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使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仍需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4-5]。 安宫牛黄丸是传统的中成药,在开窍醒脑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可用于治疗突发中风急症[6]。 本研究采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进行辅助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 年10 月~2021 年10 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12 例资料,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s]
表1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s]
组别 例数 性别(例)男女观察组 56 29(51.79) 27(48.21)对照组 56 31(55.36) 25(44.64)χ2/t 值 0.144 P 值 0.705年龄(岁)53.46 ± 3.15 54.46 ± 2.98 1.726 0.087高血压病程(年) 出血量(ml) 出血部位脑叶 丘脑 壳核 基底核4.58 ± 0.58 36.62 ± 4.31 5(8.93) 10(17.86) 9(16.07) 32(57.14)4.66 ± 0.73 38.31 ± 4.85 7(12.50) 9(16.07) 10(17.86) 30(53.57)0.642 1.949 0.503 0.522 0.054 0.918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中HCH 诊断标准;患者经颅脑CT 或MR 检查确诊;无颅脑损伤、卒中、癫痫等病史者。 剔除标准:对用药有过敏史者;严重消化道疾病无法用药者;合并认知障碍、智力障碍等疾病者;长期大量使用抗凝剂者[7]。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血压、补液、降颅压、保持呼吸通畅和对症支持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药尼莫地平,前期患者进行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滴注 (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3549,规格:20 ml:4 mg),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生理盐水500 ml,1 次/d,维持血压稳定,持续治疗10 d 后改用尼莫地平片 (重庆科瑞制药 (集团) 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0020378,规格:20 mg),3 次/d,10 mg/次,持续用药4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添加安宫牛黄丸(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3021761),1 次/d,3 g/次,持续用药4 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11 项,0 ~45 分,其中0 ~14分为轻度缺损,15 ~30 分为中度缺损,31 ~45 分为重度缺损[8];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10 项内容,0 ~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9];采用格斯拉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估昏迷情况,0 ~15 分,随着分数的降低表示昏迷程度越严重[10]。
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 显效:NIHSS 较治疗前降低幅度超过90%, 有效:NIHSS 较治疗前降低范围在46% ~89%,无效:NIHSS 较治疗前降低幅度不足45%。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神经递质水平, 采集空腹静脉血,抽取量5 ml 并置放于抗凝管, 以离心半径19 cm、3 000 r/min离心5 min 后分离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T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 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ADL 及GCS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ADL 及GC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ADL 及GCS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变化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NIHSS、ADL 及GCS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NIHSS、ADL 及GCS 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0.05
组别 例数 NIHSS治疗前观察组 56 20.93 ± 5.75对照组 56 21.43 ± 5.66 t 值 0.464 P 值 0.644治疗后7.18 ± 5.62a 12.69 ± 6.42a 4.784<0.05 ADL GC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32.68 ± 2.81 75.18 ± 8.15a 8.05 ± 1.24 11.25 ± 2.09a 33.08 ± 3.35 66.19 ± 7.94a 8.17 ± 1.34 9.58 ± 1.96a 0.685 5.913 0.492 4.362 0.495 <0.05 0.624 <0.05
2.2 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24 例(42.86%)、有效27 例 (48.21%)、 无效5 例 (8.93%)、 总有效率51 例(91.07%);对照组显效15 例(26.79%)、有效23 例(41.07%)、无效18 例(32.14%)、总有效率38 例(67.86%);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47,P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NTF 及NG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NTF 及NGF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观察组变化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变化(±s)
表3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0.05
组别 例数 NSE(μg/L)治疗前观察组 56 27.16 ± 3.11对照组 56 26.98 ± 2.85 t 值 0.319 P 值 0.750治疗后12.48 ± 1.06a 17.18 ± 1.19a 68.088<0.05 NTF(ng/ml) NGF(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2.76 ± 0.43 5.66 ± 0.94a 41.63 ± 1.93 87.93 ± 3.65a 2.84 ± 0.55 3.16 ± 0.85a 42.05 ± 1.85 61.44 ± 3.26a 0.858 14.762 1.176 70.156 0.393 <0.05 0.242 <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胃肠道不适1 例(1.79%)、体温过低1 例(1.79%)、血小板减少2 例(3.57%)、皮疹0 例、一过性头晕0 例、总发生率4 例(7.14%);对照组胃肠道不适2 例(3.57%)、体温过低0 例、血小板减少1 例(1.79%)、皮疹1 例(1.79%)、一过性头晕1 例(1.79%)、总发生率5 例(8.9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 >0.05)。
目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常采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而保守治疗的最佳方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中医学属于中风,而中风在古代为4 大难证之首,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重大的危险[13-15]。 中风的发病原因与大伤元气、脑窍闭阻、脏腑功能失和有重要关联,《仁斋直指方》中描述“气有一息之不运, 则血有一息之不行”, 可见应以化痰、活血、通窍治之。
安宫牛黄丸最早源自《温病条辨》,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脑组织。 组方由11味中药秘制而成(牛黄、黄连、麝香、朱砂、生栀子、冰片、黄芩、郁金、明雄黄、水牛角、珍珠),方中朱砂归心经,生栀子归心、肺、三焦经,二者可清心镇惊、清热利湿、安神解毒;水牛角、珍珠、牛黄归心、肝经,镇惊凉血安神之功;麝香、冰片有开窍醒神、消肿活血;黄芩、黄连具有泻火清热、清热燥湿的功效;明雄黄归肝、大肠经,郁金归心、肺、肝、胆经,功效以凉血化瘀、镇痉止痛为主。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安宫牛黄丸有保护脑组织、抗惊厥、解热、改善免疫功能等效果[16-17]。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超过半数的患者遗留神经功能缺失,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8-20]。 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NTF 及NGF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 观察组变化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安宫牛黄丸联合尼莫地平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症状, 利于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受损神经递质的修复。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ADL 及GC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变化幅度均优于对照组。 提示安宫牛黄丸联合尼莫地平有助于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清醒,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差不明显,说明两种方案的安全性相似。 单独使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提高脑部血流量,但对受损神经递质的恢复有所不足,安宫牛黄丸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通过安宫牛黄丸发挥清热解毒,保护患者脑组织,同时开窍醒脑的作用可缓解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良好的协同[21-24]。
综上所述, 安宫牛黄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