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舟先生文学成就锥指

2022-05-07 17:02张金宝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

张金宝

摘要:张汝舟先生作为著名学者,在文学创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文学风格,并且通过一系列学术文章展现了他的文学观点和评判标准。通过对汝舟先生文学作品的解读,尝试分析他的文学风格,归纳他的文学观点,抛砖引玉,以俟方家。

关键词:张汝舟;文学作品;文学特色;文学观点

张汝舟先生,名渡,字汝舟,以字行。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张南村,1919年毕业于全椒中学,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曾执教安徽第六中学高中部、安徽第一临时中学、国立安徽第一中学(后改为国立八中)高中部第二部、蓝田师范学院、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晚年任滁州师专顾问教授,1982年因脑溢血病逝于滁州。

张汝舟先生著述三百余万言,生前出版数量不多,身后由弟子整理出版有《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二毋室汉语语法论丛》《二毋室论学杂著选》数种,诚如韩退之所谓“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先生曾自我评价道:“词不如文,文不如诗,辞章不如考据。考据之中,小学较优,小学之中,声韵较胜;天文历法,技而已矣,何足道哉!”①这话说得极其谦虚,但可见先生治学范围极广,于小学、文学、经学、史学、诸子等均有建树,被先生视为“技而已矣”的天文历法更是独步一时,打破千古之迷障。近年来,在以张闻玉、饶尚宽、蒋南华诸位先生为首的张门弟子大力传播之下,汝舟先生的天文历法体系已经在学界得到广泛承认,先生的声韵学和语法体系,也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唯有先生的文学成就被先生作为学者的成就所掩盖,较少有人注意。今不揣浅陋,管窥蠡测,对汝舟先生的文学成就及特色做一初探,敬请方家指正。

一、 张汝舟文学作品存世状况

和学术作品比起来,汝舟先生的文学作品存世更为稀少。先生自我评价:“词不如文,文不如诗”,这是先生的自谦之语,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的文学创作涵盖了诗、词、文章诸多种类。现在先生存世最多的作品是古诗,《二毋室论学杂著》附有《汝舟诗零稿纪年》,录有自1922年始至1980年止汝舟先生自订的古诗四十七首,但于先生的诗作而言不过是吉光片羽,先生自言,与林散之先生订交于1922年,“唱和频繁”,但先生自订古诗中与林散之先生有关的只有四首,先生选诗之严,可见一斑。这也是先生诗作存世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可以搜集到的还有少量词,王继衡先生在《仰止情深》一文中记录了汝舟先生1940年用岳武穆韵填的一首《满江红》:

怕话南朝人道是,管弦未歇。伤俊桧,丧心殊甚,而今尤烈。三岛空谋臣上国,两淮尚用王正月。好男儿,收拾旧山河,心应切。

观人寿,如春雪,微晅寻透消灭。要乘时努力,丹心无缺,不必手挥亡国泪,从今步踏先贤血。待凯旋,依旧蜀山青,临城阙。②

程在福先生《泮宫执教 一生尽瘁》记录了两首《临江仙》。其中一首创作于1963年:

《临江仙·花溪春兴》

卅载湘黔空有误,频年伏案低眉。乘风破浪素心违。有身难许国,空下董生帷。

大地春莺惊晓梦,醒来面目全非。江南虽好不须归。花间双蛱蝶,时傍老人飞。③

另外一首创作于1977年6月1日,得知“四人帮”被铲除之后:

《临江仙》

战鼓冬冬参盛会,依然吐气扬眉。痛心邪正两相违,高呼除四害,一醒帐空帷。

五十八年惊患难,识渠倒是为非。于今追究咎何归?红光已普照,鸡羽亦高飞。④

汝舟先生创作的真正意义上的文章,同门张道锋兄整理的《张汝舟手稿集》中存有《鲁默生传》《盲翁杂文》两篇。程在福先生同一篇文章中节录的《史健烈士悼词》感情激昂,充满了文学色彩,手稿集未收,亦或手稿已不存世。兹转录如下:

呜呼!史健老弟!呜呼!史健烈士!你的光辉英勇的形象,永远射在我们的眼底!大大个子,胸膛挺起,壮健步伐,轩昂气宇,怒对千夫指!可是,你对另一批人,却又亲同父子兄弟!……反迫害反饥饿,全国皆如此,何致处死?反动派穷凶极恶,不择手段,越想越忿,白发根根上指,此恨何时已?呼儿嗨哟,史健烈士,你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里,……只有直道而行的人,才有重于泰山的死!小丑跳梁,不过是暑天臭虫,疯狂一时而已。⑤

先生嫡孙张立楷回忆,1979年或1980年为了纪念史健烈士,汝舟先生还作了一首《史健烈士,呼儿嗨哟》的白话长诗,文辞激越,感情真挚,热情歌唱了烈士为正义献身的精神,表达了對烈士深切的怀念之情。⑥可惜的是现在找不到全诗。

同门张道锋兄正在整理《张汝舟全集》,料想会有更多汝舟先生的文学作品被发现。本文仅以现有资料为基础,对汝舟先生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进行探讨。

二、张汝舟文学作品特色

张汝舟先生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大时代,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直到改革开放,这些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事件,汝舟先生都是参与者或亲历者。变幻的时代风云、自身的坎坷经历加上先生的学者本色和佛教信仰,使汝舟先生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取得了独有的成就。

(一)浓厚的爱国主义。

先生自订的诗稿,依年而编,仔细研读可以了解社会变迁和先生自身经历,堪称“诗史”,先生的诗文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兹举数例:先生作于1947年春的《返校友人招引》后半首云:“寇退创犹在,尸埋血未干。江南君莫问,十室九呼寒。”⑦描写了战争之后满目疮痍的惨状,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百姓的同情。《史健烈士悼词》中更是充满对革命烈士的同情和对反动势力的鞭笞。1955年,先生因肃反被隔离反省,坐牢十个月,1956年被平反后,作《途中雨霁》“急雨风回忽放晴,软泥更觉草鞋轻。行人包裹忙收拾,要趁斜阳赶一程。”⑧蒙冤之后,毫无怨怼之心,想的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为“四化”做贡献。1980年2月农历除夕,收到贵州省委“错案改正”通知,二十余年的冤案得以昭雪,先生想到的是“且逐牛郎泛一槎”“老残何以报中央”。⑨先生的爱国之情,诚如屈子所谓“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汝舟先生的爱国之情体现在作品上,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汝舟先生任教湘西之际,对时事多有抨击,至于切齿填膺,时任校长邰华为国民党中央委员,摄于先生威望,劝诱先生加入国民党,先生愤然拒绝,曰“君子群而不党”。 他对国统区前来学校"视察"、狐假虎威、高高在上的官僚政客给以白眼。他经常在教室内痛斥那帮权贵:"这些衮衮诸公,肚大腰圆,只知发国难财,而不能真正办好教育,我看他们都是白痴。"面对国土沦陷、山河破碎,眼见贪官污吏横行,他痛心疾首,常说:"这些人纵贪欲而殃及于民,仁者岂忍?肆凶残而祸返诸己,智者不为!"要学生们在抗战艰苦的年代,刻苦钻研学问,好好做人,做到"咬得菜根,百事可成"。解放战争后期,先生坚信国民党不得民心,必将倾覆。致信师友,云黔中将传檄而定,无兵革之忧,事实果如先生所言。1971年,先生被遣送回原籍安徽省全椒县南张村,虽劫后余生,先生还关心乡里文化教育,邻里有志于学者,多往问业。1979年10月,冤案得到平反后。先生主动开办研究班,讲授古代天文历法知识,培养了一批天文历法方面的专家学者。这时候的张先生已经是80高龄的老人了,仍然念念不忘贵州的教育事业,1981年底还计划再回到贵州从事教学工作。1982年1月22日,张先生突发脑溢血,溘然长逝。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贯穿了先生一生的始终,最终化为先生在学术上探索和培育人才的动力。

(二)仁厚的人文精神。

汝舟先生身受传统教育,在他的诗文中尊师、敦亲、仁爱、谦恭、明志、持节等传统人文精神都有体现。

汝舟先生对老师是极为尊重的。在中央大学求学之时,王伯沆先生曾经面谕“嘉谷低头,稗子昂头,千万不要头伸出缩不掉也。”⑩十余年后,汝舟先生仍牢记老师的教诲,在蓝田师院作诗云:“忆昔南雍作旧游,狂奴故态实堪羞。若非溧水王夫子,海内谁能低吾头。”他一直谨遵师教,深自谦抑,奉行终身,并以此教导学生。耄耋之年,写信给弟子张国光先生时还叮嘱学生要“谦逊谨慎”,“千万不要打张某语法体系的旗号。”11张门弟子也因此形成了谦逊内敛的传统。他的弟子张闻玉先生总是教导学生“我要求我的学生:不争论,不批判,自成一家言。”“争论没有是非,批判并不显你高明,亮明自己观点别人自有取舍。”弟子都奉为圭皋,只是列事实,阐述自己的观点,不争论,不批判,更不会因别人观点与自己不同而党同伐异。

友情是汝舟先生作品中重要的题材之一。《汝舟诗零稿纪年》以先生与林散之唱和始,以与殷孟伦酬答终,先生自云“起结如是之巧,似天有意做安排者然”。1932年,先生作《肥城秋眺》诗二首,安徽省立六女中、安徽省立第六中学两校师生与肥城能诗者及外地诗友和者甚众。王气中先生为印成《肥津酬唱集》。1934年,王气中先生作《春日纪游》长诗数十韵,汝舟先生率先和作,一时和者继起,遍及城乡及临近州县。汝舟先生编辑来稿在《合肥日报》分期连载,持续月余。汝舟先生重视友情,最终也得友情之助。1980年,南京大学王气中教授、山东大学殷孟伦教授、南京师大徐复教授共同为汝舟先生发起举办的“中國古代天文历法讲习班”,实在是他晚年一次璀璨的爆发,为学界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

亲情在汝舟先生笔端也时有涌现。幼女叶莼早夭,先生作《哭莼女六绝句》,读来令人肝肠寸断。先生写给长子叶芦的《谕叶芦》,言辞严厉而饱含深情,所谓“温而厉”是也。可与陆放翁之《示子聿》齐观,所不同者,放翁教子作诗,先生教子做人。先生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夫人勤劳贤惠,对先生求学予以莫大支持,夫人之名“宽安”即先生所取。《抵里》一诗中有“急报老妻收拾早,日来吾欲赋闲居”之句。12《自兰田赴溆浦》有“老妻惊喜近故乡”之句。没有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平淡之中自有深情。

汝舟先生是知恩必报之人。先生少年因聪慧而闻名乡里,作《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一诗,乡贤梁柏龄闻之,颇为赞赏,1912年,梁柏龄先生于黄桥北岸静心寺创办小学,并担任校长,亲自上门请先生入学。1915年张汝舟小学毕业,梁柏龄突然病逝。后来,为感念梁柏龄先生的恩德,并铭记创办之功,先生上书县教育局,将净心寺小学更名为“柏龄小学”。先生中学毕业后,无力深造,设帐八年,由同学虞叔和(字明礼)资助考入东南大学。1944年,虞明礼英年早逝,先生作有《哭叔和二十四韵》,“……生平知己感,更有恩未报。不许一抚棺,此痛将谁告。……君岂念妻子,况有弟可靠。我非负恩者,亦当勤辅导,所悲希古人,其高差可蹈……”13哀恸之情,溢于言表。施恩者慧眼识珠,起英才于草莱,受惠者念兹在兹,终身不忘,堪称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汝舟先生作为学养深厚的学者,深受传统影响,作品充满了仁厚的人文精神。

(三)深厚的悲悯情怀。

汝舟先生自幼茹素,终身礼佛,然不废世间之学,尝自谓“以出世心,行入世法”,对众生的悲悯之情时见诸篇什。

1947年,先生作《返皖路过规定见建黔桂铁路有感》:筑路千夫尽日劳,路成便利属吾曹。吾曹醉饱千夫饿,谁为千夫拔一毛14。在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想到的是筑路工人的辛苦,内心满含愧疚之情。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精神上一脉相承。先生1977年作《盲翁杂文》回忆了十二年前,在茶舍吃茶,结识一位刘姓工人,因揭发领导,在工厂中遭受不公正待遇,但坚持耿直的脾性不改,并且教育爱人、侄子艰苦朴素的往事。被“深深地讲了几堂深刻的阶级课”“感动极深”。15先生对大众苦难心怀悲悯,但绝非高高在上,冷眼旁观,而是感同身受,至于以劳动人民为师,这种情怀在知识分子中是不多见的。

(四)独特的艺术特色。

汝舟先生求学之际,当时的中央大学名师荟萃,先生亲沐黄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吴梅(字瞿安,号霜崖)、汪国垣(号辟疆,晚号方湖)、徐天闵(原名徐杰,字汉三)等名家教泽,列名潜社,词作《桂枝香·扫叶楼秋契》编入《潜社集刊》。汪辟疆先生谓汝舟先生“七绝最工,毕肖诚斋”, 徐天闵先生称“直入古人堂奥,不仅似山谷而已”。16杨万里的师法自然、平易浅近与黄庭坚的峭刻生新、深折透辟在汝舟先生的作品中融为一炉,并行不悖。加之汝舟先生拳拳膺服桐城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之说,以深邃之义理,发为恢弘之辞章,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先生风格独特的诗作,在近代学人诗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三、张汝舟的文学思想

汝舟先生全椒中学毕业后,设帐八年,自1930年中央大学毕业后至1982年病逝,从教六十年,始终讲授文学、声韵、历史等中国传统文化,撰写了《国学概論》《然疑待征录》《齐鲁学考》《九歌新论》《谈杜诗书》《谈黄山谷诗》《谈〈秋兴八首〉》等诸多关于中国文学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知先生的文学思想。

(一)思想内容重于艺术形式。

姚姬传先生谓“必义理以为质,然后辞章有所依附”,汝舟先生终身奉行。他给杜甫的评价是“老杜深通儒术”,在《谕叶芦》一诗中写到“一念在君民,心折杜陵叟。错交李青莲,官位宁荣久。”17对杜甫的推崇明显超过李白,原因就是杜甫和李白比起来,更加心忧天下,“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是也。汝舟先生自己的诗作很多也是思想内容重于艺术形式。1923年《登山》: “登山他山小,他山实更高。相观不易地,往往妄自豪”。18明白如话,几同于打油诗,但是其中蕴含的哲理却令人深思。1947年《赠友玉屏竹杖》:“万里归来竹一支,此中况味报君知。何尝有暇鞭人后,每到艰途解自持。”19缘物寄情,托物取喻,文辞浅近,意味悠长。

(二)沉郁顿挫胜于平铺直叙。

汝舟先生在《谈黄山谷诗》一文中写到“诗完全寄在文字表面上,在宋诗认为不佳,在唐诗也认为不妙;必定要寄妙于文字之外:在唐诗便是神韵,在宋诗便是意境。”20他是反对将感情意蕴完全暴露在文字上的。在解释“沉郁顿挫”的含义时说“这四字的确是老杜的独到,诗脉的正穴。” “‘沉郁’就是不浅露,‘顿挫’就是不直泻,‘沉郁’从意上见,‘顿挫’从辞上见”。21创建性地从意蕴和文辞两方面解释“沉郁顿挫”含义,表明了自己的文学观点。

(三)明白晓畅优于人工雕琢。

汝舟先生的诗有宋诗味道,却没有宋人“掉书袋”的毛病,汝舟先生不反对用典,但绝不以辞害意。1980年2月,农历除夕,贵州省委寄来 “错案改正通知”,先生作《寄黔中友好》,首联云“狂吠卅载欲丧家,秋来雁阵起南华”。先生自注:“《贵州日报》刊此诗,“狂吠”作“狂犬”,自比疯狗,不妥。“欲丧家”则直以孔子自况。“狂吠”正是“狂叫”,竭力为教育事业出力。这一句就是说“因忠得祸”,正是错案,下句才接上。自居“疯狗”,就合该打死了。此次一百一十一人联名代我申诉,蒋南华同志犯万难举起义旗,全筑老同事、老同学响应,南华是湘人,诗中“南华”是地名,双关。”22一联诗中既有古典也有今典,但是即使读者不知道“丧家”是以孔子自况,不知道蒋南华为汝舟先生申诉,也不妨碍对诗歌的理解,如果你恰好知道这个典故,就会对诗的理解更进一层,往往会会心一笑,有得于心。

四、结语

张汝舟先生所处的时代与他的性格加上他深厚的学养使得他形成了爱国、爱人、悲悯的文学特色。作为一位文史学者,他有自己的一套较为科学客观的文学评判标准,这些成就对于今天仍然存在重要意义。但是作为著名学者,人们更多注意到的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被学术光辉所掩盖。随着对张汝舟先生研究的深入,会有更多的材料被发现,会有更多的研究者注意到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特色,给汝舟先生的文学成就和文学观点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定位。

参考文献:

[1] 张汝舟.《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1-2.

[2] 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302-326.

[3] 张闻玉编.《张汝舟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M]贵阳:贵州大学,1999:11-23.

[4] 张汝舟 撰 张道锋. 整理《张汝舟手稿集》[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265-285.

注:

①张汝舟《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②张闻玉编《张汝舟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贵州大学编印1999年,第13页。

③张闻玉编《张汝舟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贵州大学编印1999年,第24页。

④张闻玉编《张汝舟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贵州大学编印1999年,第24页。

⑤张闻玉编《张汝舟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贵州大学编印1999年,第26页。

⑥张闻玉编《张汝舟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贵州大学编印1999年,第16页。

⑦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1页。

⑧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2页。

⑨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3页。

⑩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4页。

11张闻玉编《张汝舟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文集》,贵州大学编印1999年,第24页。

12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0页。

13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8页。

14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9页。

15张汝舟 撰 张道锋 整理《张汝舟手稿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版,第285页。

16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5页。

17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1页。

18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1页。

19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0页。

20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2页。

21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页。

22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4页。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关于文学作品审美结构系统论的研究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针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高中语文如何拓展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