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泽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暴露出各种心理问题,采用音乐治疗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音乐聆听能给人留足思考的时间,弥补话语沟通的不足,并且在接收到某个乐段时,听者可以对其反馈、再创造,直达他们内心的精神世界[1];其次,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即听者与作曲者在某一个情感点上的相似性,或者听者由音乐本身做出的情感反馈与作曲者本人的经历能够部分或完全对应上;最后,在调节学生心理压力时,相较于其他的物理疗法或药物干预手段而言,采用音乐治疗更为保守与平和,更易被学生接受。
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生活与经济、社交、择业等方面。
大学学习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相较于中小学时期,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再起主导作用,而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会造成部分大学生很不适应,产生无助、烦躁、焦虑的心理。此外,大学课程复杂多样,学生需要平衡好在每门课程上的时间和精力,在通过考试的基础上确立符合自身情况的个人学习目标。不少专业的学生还要结合本专业的专业特点考取相应的专业证书,为今后找工作做准备,学习、考证还有其他的学业负担无形中都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部分学生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和迷茫时,容易陷入较差的心理状态,自身背负极大的心理压力。
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1076万人,同比2021年增加167万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势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就业焦虑。轻度的就业焦虑或可以激发个人潜能,但过度焦虑不仅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绪,还会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容易造成生理失常或焦虑性神经症,甚至造成过激行为。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就极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心理危机或身体疾病,甚至产生轻生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生活压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类压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压力、情感压力、经济压力等问题。
为考察近年来国内音乐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及研究热点,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文献来源数据库,选取核心期刊、CSSC来源期刊、CSCD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做了主题词为“音乐治疗”的“高级检索”,选中“中文文献”,划定时间跨度为2000年至2021年,然后“导出参考文献”,进行数据的合并、清晰和去重。
发文量的时间变化可以用于衡量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态势。笔者聚焦“音乐治疗”领域,从发文量这一衡量指标入手,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从而得出结论:进入21世纪以来,“音乐治疗”领域的理论研究呈持续增长趋势,中间虽偶有波动,但整体仍保持高位运行。
1.高频词分析
首先,将“音乐治疗”作为关键词,初步划定了检索范围。然后对检索出的文章进行整理,抽取频次排名前30的主题并进行排序。以关键词词频为衡量指标,音乐治疗领域排名前10位的研究热点分别是:音乐治疗、音乐疗法、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干预研究、心理健康、抑郁症、慢性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儿童、孤独症儿童。研究热点的多样性反映出音乐治疗可与不同的学科紧密结合,用于不同的场所和情境。
2.关键词共现分析
借助“共词分析法”,可以通过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描述“音乐治疗”领域内部组成关系及其结构,揭示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整理检索到的文献,“音乐治疗”领域以不同研究主题开展的文章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如下:
(1)音乐治疗的干预范围。音乐治疗多用于缓解不良情绪,如“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在各类疾病中,音乐治疗与“精神科疾病”共现频次较多,其中包括“精神分裂症”[2]“抑郁症”[3]“阿尔兹海默症”[4]“脑卒中”[5]“自闭症”[6]“孤独症”[7]等。此外,音乐治疗也多用于“康复”“护理”“特殊教育”等领域。
(2)音乐治疗的开展主体和实施对象。通过收集梳理文献,笔者归纳出音乐治疗的实施者多为具有专业资质的音乐治疗师或“具有一定的音乐造诣或乐感较好的临床工作者”[8],适用对象多为“大学生”,比如王一卉就尝试借助团体心理辅导和音乐治疗技术来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问题,探索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9];曹丽丽和宋蓓的研究从音乐的社会功能入手,探究其对大学生心理及行为健康的作用机理[10];刘玲则在文章中论述了新型医药模式下的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调节中的重要性[11];还有对“老人”[12]“患者”[13]“自闭症儿童”的研究,比如陈怡君在2021年的研究和张勇与潘美佳在2020年的研究都关注到了音乐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重要应用[14][15]。
表1 音乐治疗领域排名前30的研究主题
(3)音乐治疗的作用。音乐治疗可以通过提高个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来改善个体对“疼痛”的主干感受[16],帮助个体化解“抑郁”和“焦虑”[17],改善睡眠质量,克服“睡眠障碍”[18],还可用于对成瘾行为和社交障碍进行干预[19]。此外,采用系统团体互动治疗的形式可以帮助社交焦虑患者减轻焦虑,逐步建立起社交意愿。
(4)具体技术的适配性研究。在音乐治疗中,“音乐电疗法”在神经衰弱、神经性疼痛的康复中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中医五行音乐”可以通过音乐的起伏韵律来影响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达到扶正祛邪的效用,从而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20];“奥尔夫音乐治疗法”[21]和“团体音乐治疗”[22]的治疗手段在“音乐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运用广泛。
(5)音乐治疗的特点。相较于语言类心理治疗,音乐治疗的明显不同在于充分调动了治疗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治疗对象积极参与到音乐艺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如欣赏指定的曲目、聆听音乐作品和歌曲、演唱及相互交流、相互倾诉、积极探讨[23]等。
(6)音乐治疗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研究者多采用随机抽样、对比研究、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文献反映出实验者往往会记录试验开展的过程、实验结果数据、原理在实验中的应用方法。在得出试验结果后会采用量表测量,通过收集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多为SPSS),量化反映音乐治疗对受试者的影响程度,确保试验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笔者认为,当前的音乐治疗大多聚焦于特殊人群,如特殊儿童群体、重症病患者等。对于普通人群的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注缺乏,对特殊群体和普通人群在音乐治疗这一情境中的比较研究也较少。因此,笔者建议在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音乐治疗对普通人群心理问题的作用效果,以此为主题展开相关研究,使得音乐治疗理论及实操经验更加系统、全面、科学且更加贴近当代中国社会现实。
以社会分层理论为基础,未来可以对研究对象的年龄、家庭经济地位等个体特征进行细分、聚焦,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探索音乐治疗对某个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中受到影响的群体进行心理干预的作用和效果。
着眼于宏观,目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发展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4],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更多地转向非物质需求,即对精神生活、幸福指数的要求大大提高。音乐治疗具有成本低、可接受度高、对技术和专业水平要求低的特点,存在进一步推广和发展的可能性。相关文献指出,康养音乐、音乐治疗进校园、音乐治疗进企业都将成为我国未来音乐治疗发展的方向。
因此,音乐治疗在未来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帮助缓解人们精神压力,改善不良情绪,促进人们全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社会精神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关链接】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原名工商经济学院)作为华东理工大学转型为综合性大学的一项重要发展计划,在1983年建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和1987年建立的经济发展研究所基础上,成立于1990年。
学院于2011年通过Association of MBAs(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国际认证;2014年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成为国内第七所通过此项认证的高校;2020年通过AACSB(国际商学院协会)国际认证。
华东理工大学地处国际大都市和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集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为一体,致力于两者的融合和发展。目前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经济学系、会计学系、金融学系等5个系。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目前有11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