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的引领和主流艺术的弘扬
——兼谈新时代艺术评论的责任与任务

2022-05-06 18:52谢兴伟
民族艺术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批评家艺术创作大众

张 伟,谢兴伟

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体系由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二级学科构成。在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中,人们更多地关注艺术理论和艺术史,而对艺术批评缺乏应有的关注。在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中,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固然重要,但是,也应该看到艺术批评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史二者之间的中介。艺术批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知识的指导,但抽象的理论代替不了具体的实践。只有在具体的艺术批评实践过程中,艺术理论和艺术史才能得以不断发展,艺术才能不断地走向繁荣。

但是,在艺术批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给予关注。那就是在当下的艺术评论中有的偏离了艺术评论的初衷,对艺术创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近期,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有效遏制行业不良倾向,廓清文娱领域风气。这就要求艺术评论要勇于承担责任,引领大众艺术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大力弘扬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主流艺术,推动社会主义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一、艺术评论的现状及问题

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化艺术也日渐繁荣。其中,大众艺术的发展尤为引人瞩目。一些健康、通俗、轻松的大众艺术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与此同时,一些以媚俗、粗俗的内容来取悦大众的艺术形式也以大众艺术的面貌不断涌现,流量至上、畸形审美、“饭圈”乱象、“耽改”之风等新情况、新问题迭出。对此,艺术批评家们应该担当起责任,发挥好艺术评论引导艺术创作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曾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艺术评论工作。为了推动艺术评论工作的更好发展,中国文联成立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同时,相关学术期刊、报纸也不断增开艺术评论版面,开设固定评论栏目,加强艺术评论类网站建设等,从而扩大了艺术评论阵地。这些做法对加强艺术评论队伍建设、促进艺术繁荣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国内艺术评论界探讨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责任”。为什么要讨论“责任”问题?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今天的艺术评论中出现了许多需要警惕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国内艺术评论的一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乱骂”“乱捧”“乱说”。鲁迅先生曾有一篇批评一些批评家的文章,名字就叫《骂杀与捧杀》。他指出,在艺术评论中“骂”和“捧”都很正常,“其实所谓捧与骂者,不过是将称赞与攻击,换了两个不好看的字眼”,问题在于“乱骂”和“乱捧”,正可谓是一针见血。在艺术评论中,“骂”就是“批评”,“捧”就是“赞扬”。一部文学作品或一件艺术品,有人“批评”,有人“赞扬”,只要批评家言之有理、论之有据,或“骂”或“捧”都很正常。若“乱骂”,则有哗众取宠之嫌;若“乱捧”,则必是经济利益所驱动。在当前国内艺术评论中,“乱骂”“乱捧”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胜枚举。关于“乱骂”,在此略举一例。有学者曾这样评论作家和作品:从没读过他的作品,但只要看他长的那张脸,就知道这人绝不可能写出好作品。他的气质非常猥琐,由此推论其内心也非常猥琐,有着猥琐内心的人不可能写出伟大的作品。这种艺术评论真可谓“乱骂”的典范,让人啼笑皆非。相较于“乱骂”,国内艺术评论的“乱捧”现象更是俯拾皆是,只要翻一翻各类艺术杂志就知道,原来有这么多美术家的艺术水平和审美境界都“直追古人”!吴冠中先生就曾痛陈中国美术界的各类问题,指出大多美术家的创作和批评家的评论都是受到利益和市场的驱动,完全是站在自己的饭碗上讲话。除了“乱骂”“乱捧”的艺术评论,当前国内还有一种“乱说”的艺术评论,这种艺术评论要么生搬硬套西方的各种理论,要么人云亦云毫无立场,在一番长篇大论之后并没有给艺术创作带来什么益处。当然,我们既要看到当前国内艺术评论中的种种现象,也要承认大多数批评家是勇于承担责任,他们积极引领大众艺术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努力弘扬主流艺术,用艺术评论引领艺术创作,为推进中国艺术的健康发展尽心尽力。

二、艺术评论的责任

我们看到了国内艺术评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艺术批评家没有担负起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要么哗众取宠地“乱骂”,要么违心地“乱捧”,要么不知所云地“乱说”,艺术评论没有真正从作品出发,也没有起到引领艺术创作的作用。那么,新形势下艺术评论应该担负起哪些责任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引领大众艺术和弘扬主流艺术。

自大众文化兴起以来,学术界关于大众艺术的看法众说纷纭,论争不断。关于“大众艺术”,学术界的主要看法有三种不同的倾向。第一种倾向是以法兰克福学派的部分精英主义者为代表的否定大众艺术的看法。他们认为大众艺术在对象中看到的只是欲望和消费,没有与现实拉开距离,没有距离就没有审美的产生。他们否定大众艺术的理由是认为大众艺术产品作为文化工业产品其属性是商品性而不具有艺术性,大众艺术仅仅是满足欲望和提供消遣的东西,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在他们看来,大众艺术是统治者的“操纵意识”在市民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的集中体现,是主流意识形态控制自由意识的工具,人民大众接触大众艺术的过程就是被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过程。大众艺术是文化工业通过传播技术和复制的手段生产出来的商品文化,是无深度的平面文化。第二种倾向是对大众艺术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大众艺术具有拓展娱乐消遣空间的功能,能够在市场经济的生存境遇中,舒缓人的精神压力,充实其闲暇生活。国内有的学者就提出,大众艺术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与主流艺术、高雅艺术一起构成现时期文化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大众艺术不仅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而且应给大众艺术减负。有的学者认为大众艺术的兴起体现了话语霸权的解体和文化平等的意识,是当代社会民主化的历史进步。有的学者认为当代大众艺术的主体是大众,它本能地具有一种依托大众的、趋向民主的品格,指向开放的双向交往的多元化的意识形式。第三种倾向是以中性立场的面目出现的,有这种倾向的学者们认为,既要看到大众艺术的正面功能,也不可忽视大众艺术的负面影响。学者们指出大众艺术既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占有市场并获取利润就是它最大和最后的目的。在利益的驱使下,所有的文化资源都有可能被这一文化形态纳入市场,经过新的发掘和包装后,使其变成文化消费品。

我们认为,关于“大众艺术”的第三种倾向的看法相对比较合理,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大众艺术,既要看到大众艺术的正面功能,也要看到其负面影响。从当前国内大众艺术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大众艺术的正面功能和负面影响都有着明显的体现。一方面,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积极健康的大众艺术作品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要看到这类大众艺术作品的正面功能,积极提倡,大力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也有很多大众艺术作品品味低下,粗制滥造,谄媚迎合部分人的官能欲望追求,粗俗化、低俗化甚至恶俗化现象严重,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就是针对这些艺术现象采取的措施,希望能够通过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管控和规范大众艺术发展中的不良现象,引导大众艺术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当下中国随处可见的好莱坞大片等,其背后隐含着的霸权的文化支配及其无处不在的价值观,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有的学者指出,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文化类型系统,其强大的功能和价值将日益彰显。冷战后,文化主权成为重要的问题,西方文化霸权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众艺术来实施的,我国大众艺术独立自主地发展对维护我国的文化主权具有重要作用,这构成了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的有效屏障之一。鉴于此,艺术批评家们要勇担责任,充分发挥艺术评论对艺术创作的调节、引导作用,积极引领大众艺术的发展,对大众艺术中粗俗、低俗和恶俗的现象进行批判,对积极健康的大众艺术应该提倡发扬,大力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艺术,推动社会主义大众艺术的健康发展。

“主流艺术”主要指的是国家体制扶持和支持的,以服务人民大众为宗旨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2021年12月14日,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21-12/14/c_1128163710.htm,发表时间2021年12月14日。艺术评论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中也应发挥真正的应有的作用。艺术评论在发挥引领大众艺术健康发展作用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弘扬主流艺术的责任,从而进一步增强主流艺术的影响力。首先,主流艺术是国家体制扶持和支持的艺术。体制内的艺术家有更优越的条件去研究艺术特性和进行艺术创作,积极创作弘扬正能量、主旋律的优秀艺术作品,这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其实,西方艺术也有国家体制扶持和支持的成分。法国政府就通过文化部对其文化艺术事业进行管理和指导,英国政府每年也拨大量的文化经费扶持其国内的文化艺术事业。其次,主流艺术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艺术,是占主导地位的艺术。每个社会都有其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封建社会的主流艺术是儒家艺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艺术是人民大众的艺术。最后,主流艺术是表达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艺术。艺术和道德不能分开,艺术有充分表现的自由,但是艺术家要有道德底线。善是有利于幸福的自由创造的精神,艺术也是一种促成人性完善的自由创造的活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艺术精神与道德精神是一致的。主流艺术要从社会主义道德的立场出发,注重伦理建设和伦理关怀。

主流艺术是国家扶持和支持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艺术,因而对主流艺术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主流艺术的广泛社会影响力并没有真正完全发挥,主流艺术的创作和传达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警惕的是,部分体制内的艺术家缺乏创作的激情和热情,他们进行的一些艺术创作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其艺术作品内容空泛,与社会、民众疏离,不接地气,缺乏情感,艺术感染力不强,这使得“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艺术”变成了“硬塞给人民大众的艺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艺术”变成了“纯粹道德说教的艺术”,这样的艺术自然不能够获得人民大众的喜爱,更无法产生其应有的社会影响力。面对此种情况,艺术批评家们要担当起弘扬主流艺术的责任。弘扬主流艺术并非毫无原则地一味去吹捧、宣传主流艺术,而是要发挥艺术评论的真正作用,要敢于批判假大空的“主流艺术”,当然更要不遗余力地弘扬和提倡真善美的“主流艺术”。

不管是大众艺术还是主流艺术,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大众艺术和主流艺术存在的问题,我们也毋庸讳言,正确的态度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艺术评论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艺术评论要承担起引领大众艺术、弘扬主流艺术的责任。文艺批评不是为了揭艺术家的短,挑艺术作品的错,而是要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艺术批评褒贬甄别的功能,以艺术批评的战斗力和说服力为文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艺术评论的任务

我们分析了当前国内大众艺术和主流艺术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艺术评论存在的各种乱象,提出了艺术评论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就涉及了艺术评论的任务问题。要真正担当起艺术评论的责任,就要一项一项地完成艺术评论的任务。艺术评论是要由艺术批评家去完成的,因此,艺术评论的任务也就是艺术批评家要完成的任务。我们认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艺术批评家要完成的任务,即“修”“诚”“引”“新”。

首先,“修”。艺术评论要担当起责任,需要批评家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理论素养,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评论质量。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说,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很重要。对艺术评论来说,较高的艺术修养和理论素养就是批评家事先要做好的准备工作。休谟在《论鉴赏的标准》一文中就讨论到了理想的评论家要具备的素质,即精巧的分辨力、通过训练获得的实践力、比较评判的能力、破除偏见的能力和良好的理智见识能力。他指出:“当评论家缺乏精巧性、判断没有任何分辨力,只是受事物较为粗糙和明显的性质影响时,更佳的感触就会被忽视。在没有实践帮助之处,他的判断就会掺杂着混乱与犹豫。在没有运用任何比较之处,仅仅是最肤浅的美,就会是他所赞赏的对象。在存在偏见影响之处,他所有的自然情感就会受到扭曲。在缺乏良好理智之处,他就不能识别最高级也最精彩的设计与推理之美。”①[英]大卫·休谟:《论鉴赏的标准》,载[南非]大卫·戈德布拉特、[美]李·B.布朗编《艺术哲学读本(第2版)》,牛宏宝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92页。艺术评论不是一般的艺术欣赏,艺术评论的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要对评论的艺术作品有深入的了解,批评家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否则,就只能在艺术评论中“乱说”了。同时还要求艺术批评家不断学习经典理论和新的知识。别林斯基说过:“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一个批评家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具备相应的理论素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自由地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艺术作品。这就要求批评家要做好一个“修”字,要在实践中真正地去感受、品鉴、领悟艺术作品的魅力,要不断学习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知识,要深入地研究艺术特性,只有如此,才能具备成为一个优秀艺术批评家的条件,做到学、思、用融和,知、信、行合一,写出高质量的艺术评论。

其次,“诚”。艺术评论要担当起责任,需要批评家具备“诚”的优秀品格,正所谓“修辞立其诚”。艺术批评家要敢于讲真话、发真心、揭真相,要具备相当的理论勇气。当前国内艺术评论乱象丛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批评家缺乏“诚”的优秀品格,以致为了哗众取宠、沽名钓誉而在艺术评论中“乱骂”,受各种利益驱使而在艺术评论中“乱捧”。评论不说真话、不发真心、不揭真相,就使得艺术评论逐渐歪曲变形,自然就无法承担起艺术评论应当承担的责任了,这种现象对艺术创作是极为不利的。著名批评家贺绍俊先生说: “真诚是批评的伦理。”《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先生也谈到要“以真诚有力的评论促进文艺繁荣”,他在文章中指出,“只当老好人,不肯说真话,文艺评论迟早会让人看低,最终失去公信力”。②梁鸿鹰:《以真诚有力的评论促进文艺繁荣》,《人民日报》2015年1月6日。艺术评论要解决好“诚”的问题,只有如此,真正的艺术评论才能出现,艺术评论的调控、矫正、引领等功能才能真正发挥。

再次,“引”。艺术评论要担当起责任,需要艺术批评家的理论自觉,要有艺术评论引领艺术创作的自觉意识。2021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文艺评论要“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要“坚持正确方向导向,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注重文艺评论的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不为低俗庸俗媚俗作品和泛娱乐化等推波助澜”。这就要求评论家要勇于担起责任,不能“为评论而评论”,不能没有立场、缺乏判断。艺术批评家在具备了较高的艺术修养、理论素养以及“诚”的优秀品格以后,就有了进行艺术评论的基本条件,然而,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开阔的理论视野和明确的理论方向,往往容易陷入“为评论而评论”的误区,容易在艺术评论的一些细枝末节处打转。真正优秀的艺术批评家往往方向明确,责任感强烈,能够发现艺术创作中存在的一些真正的问题,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的艺术评论才能真正引领艺术创作,并且是自觉地引领艺术创作,真正地发挥艺术评论的作用。艺术评论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是担当起艺术评论责任的关键,明确意识到了艺术评论“引”的作用,才能进行真正有益的艺术评论。

最后,“新”。艺术评论要担当起责任,需要理论创造,要有新观点,不能陈词滥调,人云亦云。艺术评论中的“乱说”现象中,一种是生搬硬套西方艺术理论,用语晦涩,故弄玄虚,理论脱离实际,甚至经常作一种削足适履的解释;另一种则是毫无立场,人云亦云,整个评论让人感觉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就是要么缺乏理论创造,要么脱离现实,空谈理论。别林斯基在《关于批评的讲话》中指出,“批评总是跟它所判断的现象相适应的:因此,它是对于现实的认识”③[俄]别林斯基:《关于批评的讲话》,载《别林斯基选集(第三卷)》,满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575页。。评论家谷中风先生也指出,文艺评论天然地具有“当下性”,这种“当下性”就要求艺术评论要关注当下的新现实,面对当下的新情境,运用当下的新工具,发现并解决当下的新问题,“就需要新的文风、新的标准、新的语汇,最基础、最急迫的则是构建新的理论评价体系”①谷中风:《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如何“迭代”创新?》,《南方日报》2021年8月24日。。所以,艺术评论还要重视一个“新”字,要能够在评论中真正地发现新问题,要能够合理地运用新理论,要能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真正的艺术评论其实也是一种创造,是批评家在自身的理论视野和艺术鉴赏中对艺术作品的再次创造,没有创造性的艺术评论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真正优秀的艺术评论必定是真的有话要说,真的有所发现和感悟,只有这样的艺术评论才是有价值的。

总而言之,艺术评论要担当起其应有的责任,充分发挥艺术评论引导艺术创作的功能,就要在“修”“诚”“引”“新”四个方面做足功夫,艺术评论才能有所作为。

猜你喜欢
批评家艺术创作大众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新锐批评家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今日批评家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