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李文峰 席亚琴 张文武
摘 要:文章主要围绕巴彦淖尔市种子产业进行分析,包括自然环境优势、种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探讨和介绍,能让人们了解巴彦淖尔市种业发展状况,促进巴彦淖尔市种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种业;发展;形势;分析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6-013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4.6 文献标志码:A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北纬40°13′~42°28′,属北半球中纬度长日照地区,夏季的日照时间最长可达15 h,全年累计日照时为3 153.1~3 224.8 h,农作物单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通过夏、秋作物复合种植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与此同时,巴彦淖尔市无海洋气候的影响,云雾稀少,天气晴朗,水平能见度高,干燥少雨,使巴彦淖尔市形成了光照强烈、日照时长的气候特点,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使巴彦淖尔市种植的农作物具有商品性好、产量高、籽粒饱满、色泽漂亮、千粒重高等优势[1]。
1 种业发展优势
巴彦淖尔市属极端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雨水较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积累光合产物,是农作物产量高与品质好的重要原因。
据调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近三年平均日较差为14.2 ℃,其中6—9月的月较差分别为15.6 ℃、13. 4 ℃、12.1 ℃、14.1 ℃。在此时期,正是农作物灌浆的关键时期,夜间低温抑制了农作物的呼吸消耗,白天温度较高,促进了作物的光合作用,大量积累光合产物,是巴彦淖尔市生产的各类作物种子籽粒色泽漂亮、饱满,千粒重产量高、商品性好的原因。
1) 配套使用黄灌与井灌。巴彦淖尔市虽为干旱区,但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7—8月。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2 035~3 185 mm,年降水量为93.2~232.8 mm。但是巴彦淖尔市农作物的用水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巴彦淖尔市有53.3万hm2水浇地,并建有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灌溉条件优越,灌、排水工程体系完善。当地的农业生产可以说是旱涝保收,这是巴彦淖尔市发展种业重要优势条件。
2) 自然风干快,种子商品性好。由于巴彦淖尔地区气候干燥,光照强烈并且时间长,所以自然风干快,成熟的种子大多采用屋顶或搭架方式晾晒,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国家规定的种子安全水分标准,且这种自然风干的种子发芽率、活力高。
3) 病虫害较轻,灾害性天气较少。巴彦淖尔市年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所以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较轻,冰雹、水涝、干旱等灾害性天气也较少。生产合格种子的成功率较其他地区高,特别是玉米品种的品质与商品性,更有利于农作物种子的生产与繁育[2]。
4) 土壤营养丰富。巴彦淖尔市地处河套平原,地域广阔,地势平坦,全市可耕地面积约73万hm2,在大面积种植制种过程中,不会影响农民们种植其他的农副产品。同时,巴彦淖尔市土地多为黄灌地,黄河水富含多种有机质,使得河套平原土地的土质多为两黄土和黏质土,土壤肥沃,农作物产量较高。
2 巴彦淖尔种业发展现状
1) 种子生产初具规模。巴彦淖尔市的种子生产从小麦和瓜菜种子开始,20世纪80年代初期除了生产小麦种子外,旗县的国营原种场开始对外制种甜瓜、西瓜、蔬菜等。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彦淖尔市开展了玉米、高粱杂交种的配制工作,初步解决了两杂种子的自给。20世纪90年代后,巴彦淖尔市种子生产基地面积得到了迅速发展。鉴于巴彦淖尔市优越的光、热、水、土资源,生产的种子籽粒饱满、色泽好、纯度高,且含水量低、发芽率高。2000—2012年,全国知名种子企业内三北种业、德农种业、内蒙古种星业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久龙种子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都来巴彦淖尔市进行过制种,以及其他区外种子企业共计58家在巴彦淖尔市建立种子生产基地,每年3 000万kg的商品种子销往全国。2013—2019年,巴彦淖尔市制种产业开始走下坡路,大部分制种企业选择去甘肃等地方制种,最关键的原因是当地出台好的政策与当地好的隔离条件、人工工资便宜等因素。2020年至今,巴彦淖尔市制种又出现了上升的趋势。
2) 种业网络初步形成。巴彦淖尔市现有45家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其中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科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西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仅有的两家“育繁推一体”种子企业;全市有777多家种子销售经营门点,遍布全市7个旗县区的59个苏木乡镇;有1所市级农业科学研究院和3个原良种场、3个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和5个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基地;现有种业相关从业人员约8 000名;7个旗县区中,有两个旗县是以牧为主,其他5个旗县区以农为主,各旗县区均有种子企业和种业发展相关单位,并且各企业拥有各类种子生产、加工、设施设备,以上条件足以形成科研、繁育、销售一体化的种子产业网络体系[3]。
3) 品种审定、品种登记、植物新品种保护成效显著。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及相关配套办法实施以来,巴彦淖尔市的种子企业、经营门店、个人、科研院所,截至2021年底已登记向日葵品种300个左右,向日葵新品种保护25个。本着市场需求服務“三农”的意识,在品种选育、品种引进、新品种保护、试验示范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21年巴彦淖尔市政府出台了相应鼓励政策,对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省(自治区)进行审定的主要农作物进行现金形式的奖励,激发了企业与个人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3 巴彦淖尔种业发展存在问题
1) 品种乱杂。虽然各类农作物合法经营的品种较多,但由于利益驱动,有很多外省的品种也进入当地市场,顿时审定的、不审定的,老品种、新品种同时涌进市场。作为巴彦淖尔市播种的非主要农作物向日葵,近年来,每年有500多个品种在市场上销售,农民如何进行种植选择是一大难题。面对五花八门的品种,农民无法确保谁优谁劣,在选择时无从下手。这样不但侵害了农民利益,而且会使农业生产事故频发,影响粮食安全,种业无法发展。
2) 人员专业能力低,管理无良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后成立了种子管理站,随着机构改革,农牧综合执法支队成为了新的管理平台,但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学习领会不全面、不深刻,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种子产业的要求,所以在执法的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只能利用一些初浅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4]。
3) 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截至2021年底,巴彦淖尔市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有45家,其中生产经营主要农作物杂交、常规种子企业5家,非主要农作物种子企业40家。全市有种子销售门店约800家,企业拥有数量占内蒙古自治区约40%。尽管种子经营体系庞大,但总体经济实力与能力还比较薄弱,主要原因:一是经营的品种多、杂;二是缺少主导与主推品种;三是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四是商品意识和品牌意识淡薄;五是不愿对科研进行持之以恒的投入;六是种业从业人员知识素养普遍偏低。大部分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生产水平都较为落后,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导致市场竞争力和对风险的防范能力都极其微弱,遇到政策调整有可能无法继续生存,这与国家提倡的种业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与此同时,种子生产基地不固定,巴彦淖尔市种业布局很难形成,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种子生产制种基地小,没有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没有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以及规模化的发展格局。尤其是近年来部分农作物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种植大田的效益明显要比制种经济效益高,所以在选择基地时往往比较困难,有些企业为了保住制种基地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有拉拢贿赂乡村干部、故意抬高价格、对农民乱许愿、随意放宽生产标准等不正当竞争手段。隔离区划分困难,部分农户漫天要价,补偿费逐年攀升,在这种“歪风邪气”的影响下,部分企业只能另选基地,从而导致基地无法固定,种子生产市场不规范。
4) 法制意识薄弱。淡薄的法律意识极易造成种子销售市场秩序混乱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种子企业缺乏诚信,以次充好,使用假冒伪劣或不适应本地区的种子流入市场,坑害农民,导致粮食减产,甚至引发社会矛盾。与此同时,种业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素质参差不齐,应加强对种子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
5) 企业科研繁育能力较弱。巴彦淖尔市有45家企业,持续投入的科研资金不少于年销售额30%的企业不超过5家,大部分种子企业没有品种研发部门。其中,有很多企业所经营的品种完全依靠购买新品种或套包销售,以至于出现“繁育新品种不如买品种、搞科研繁育的不如搞经营的挣钱多”的现象。巴彦淖尔市85%以上农作物新品种来自于科研院所或引进,作为承担良种供应、良法推广的主体,对品种和市场的竞争过度,不利于良种良法的规模化推广,育种科技进步对产业的提升带动力发挥不足。
4 巴彦淖尔市种子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4.1 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发展壮大巴彦淖尔市种业为目标,强化农业种质资源的基础与公益性地位,加快推进技术、品种等方面的创新,加快机制、体制方面的创新,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和服务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根本,区域协同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种业体系,为推进巴彦淖尔市建设成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以及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4.2 发展对策
1)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提高种业的科研投入,企业才能提升繁育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扩展企业的生存空间。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种子企业发展经验可知,只有通过“市场化导向、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研究、集约化运行”为基本特征的“工厂模式”的科研育種管理模式,才能有效提高育种率,这也是巴彦淖尔市种业发展与企业做强做大的根本[5]。
2) 种子企业要扶大扶强,加快推进种子企业的兼并重组。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型种子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到种子行业中,种子企业要根据国家总体形势与发展潮流,进行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子企业。加强巴彦淖尔市制种基地的规划与建设。以全国农作物制种大县为标准,从小做起,依托现有当地种业公司的制繁种基地面积的优势,向外围扩展,打造一个良种繁育乡镇,从一个小型良种繁育基地向全国的制繁种基地靠近。政府职能部门要出台相应的规划方案与政策文件,吸引全国种子企业来巴彦淖尔市进行生产。同时要引导和鼓励农民,在收入不减的情况下,可以支持种子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全面提升种子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水平。
3) 加大种业专业人员及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从根本上确保种子质量安全。种子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对种业专业技术人员与相关设施设备不断更新,才可以有力保证并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与管理,明确日常监管与市场管理的职能分工与责任主体,只有相互配合才可能实现监管与管理的强强联手。同时,建设一支业务精通的种子“管理”“执法”队伍,需要有新鲜的“血液”和强大的后勤支持,只有不断强化种业监管与管理部门人员、设备等方面,才可能更好地服务种业。
4) 建立健全种业市场监测、信息网络管理与产供需监测预警体系。只有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调度,才能实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种业发展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市、旗县区种业监测与指导工作的认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信息统计工作的扶持。同时健全公益体系,加强种业服务平台与行业体系的作用。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体系,以点带面,层层展开,市级、旗县级、乡村社为带动点的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展示、示范工作[6]。
5) 建设1个高标准的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园区。每旗县要建设3至5个高标准的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基地,每个乡镇建设1个不少于33.33 hm2示范田。通过大范围新品种展示、示范,筛选适合当地生产需要的主导品种,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6) 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加强巴彦淖尔市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统筹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种业发展合力,提升种业系统合力,建立行业协会,通过强化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种子企业的诚信建设,引导种子企业依法合法经营,促进全市种业健康发展。依托高等院校,加强种业人才培养与引进。企业要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相关农作物种业的实习基地紧密结合,建立一套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人才的引进、继续教育的培训力度,这样才可能加强种业队伍人才建设,培养出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人才,为全市种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7]。
7) 加強组织领导,确保措施落实到位。为了进一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必须由市政府成立推进农作物种业发展领导小组,通过走访调研,研究解决巴彦淖尔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积极配合,按照职责分工,细化落实各项政策措施[8]。
5 结束语
现阶段,巴彦淖尔市种业虽然处于发展阶段,但是潜力与上升空间较大,希望在各级相关职能部门扶持帮助下,巴彦淖尔市种业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段如文,侯来宝,韩凤霞.巴彦淖尔市向日葵标准化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5):95-96.
[2]项培荣,侯来宝.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工作的实践与思路[J].中国种业,2008(5):33-34.
[3]杨赛琴,李学和.浅谈县级种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世界,2011(2):10-11.
[4]杨占秋.利用优势条件促进巴彦淖尔市种子产业快速发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102-104.
[5]侯来宝,乔玉明.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推广思路[J].农业科技通讯,2012(12):37-39.
[6]王薇. 探索种业振兴的“昌吉路径”[N].昌吉日报(汉),2022-03-10(003).
[7]佟屏亚.中国种业近20年发展形势评述[J].种子科技,2022,40(2):1-5.
[8]黄钢.新品种保护条例与中国种子产业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6,27(7):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