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剑峰 张文祥
国家网信办启动的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确定10个方面重点任务,更加突出回应网民关切,更加突出对症下药,更加突出效果导向。作为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方式,“清朗”专项行动调动多元治理主体,采取多种治理手段,实现了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协同,体现了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
坚持政治引领
“清朗”专项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网络信息内容治理这个关键,全面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政治安全和信息安全。
网络治理要牢牢把握网络空间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清朗”专项行动中的“打击网络谣言”“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专项整治行动”等,都体现了网络治理的政治引领要求。全面清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歷史和民生科普等领域的虚假信息,对敏感领域、敏感事件产生的各种信息加强识别,从严处置利用时政新闻、社会事件渲染炒作的账号,坚决处置假冒、仿冒、捏造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组织机构名称、标识等以假乱真、误导公众的账号。
坚持法治保障
我国目前已形成比较健全的网络空间治理的法律体系。专门性法律有8部,相关法律21部。尤其是《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构成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三驾马车”。出台大量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清朗”专项行动,就是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在法治框架内进行专项整治,推动实现网络空间的良法善治。其中,“打击网络谣言”“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整治MCN机构信息内容乱象”“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算法综合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专项整治行动”等方面都建立健全了规范依据,做到了专项行动的有法可依。
坚持德治教化
德治是适用范围最广泛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伦理和行为规则。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空间出现“泛娱乐化”倾向,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泛滥,造成网络空间道德秩序混乱,弱化主流道德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清朗”专项行动在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同时,着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盈网络空间;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干净的网络环境,重点清理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妨碍青少年上网学习的不良信息;发挥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引导功能,不断提升网民的道德认知、道德理念、道德情感,促使人们养成文明自律的网络行为;发挥网民主体作用,着力引导网络文明自律和自发监督行为,全面清理整顿“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直播和短视频,整治网络暴力、炫富拜金、封建迷信等乱象;发挥价值观机制,引导网民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自觉捍卫网络道德价值观;深化网络诚信建设,抵制营造虚假人气、虚假流量等行为。
坚持自治规范
“清朗”专项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要求,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现行法律及相关行政法规已经明确规定网络平台的内容发布审查义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通知+删除”义务等。平台依照自治权限,制定平台规则,规范平台内部行为,本身就是承担主体责任,助力“清朗”网络的一种负责任行为。《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也明确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依法对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监督,及时清除有害信息。因此,各平台应当充分运用平台规则的契约力、约束力、支配力,自觉履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自律义务,发挥好各类网络平台自治监管的积极作用。
对蓬勃发展的网络直播、短视频,专项行动要求落实网络直播平台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总编辑负责、内容审核、用户注册、跟帖评论、应急响应、技术安全、主播管理、举报受理等内部管理制度,对违法规违内容主动进行清查、清除;建立直播打赏服务管理制度,对打赏额度合理设置上限,必要时设置打赏冷静期和延时到账期;建立直播带货管理制度,依据主播账号分级规范设定具有营销资格的账号级别,依法依规确定推广商品和服务类别;细化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完善“青少年模式”,采取措施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直播,屏蔽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直播内容。
坚持智治支撑
智慧治理已成为一项时代命题。智慧治理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以智慧技术赋能网络治理,就是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推动网络治理科学化、智能化和精准化。《“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要把智能化建设上升为重要的治理方式,建立和完善数字技术应用审查机制和监管法律体系,开展技术算法规制、标准制定、安全评估审查、伦理论证等工作,明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应用法律主体及相关责任。
“清朗”专项行动要求根据3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规定》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传播不良信息,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传播违法信息;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算法机制机理审核、科技伦理审查、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维护用户的算法知情权、算法选择权;向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主体提供服务的,要依法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应当加强算法推荐服务版面页面生态管理,建立完善人工干预和用户自主选择机制,在首页首屏、热搜、精选、榜单类、弹窗等重点环节积极呈现符合主流价值导向的信息。
(作者分别系网络空间治理与数字经济法治(长三角)研究基地研究员、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副教授;网络空间治理与数字经济法治(长三角)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浙江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