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闪耀在最需要的地方

2022-05-06 14:26郭鹏
民生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子民天赐武汉

郭鹏

武汉轻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参加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志愿服务 。图/田兴恒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

在武汉轻工大学,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绽放青年人的热忱,彰显青年人的担当,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吴凌智,武汉轻工大学2016级本科生、2021级研究生。

他负责的项目“武动新冠”获全国第二届康复创新科普大赛二等奖(医学类),“掌讯·卓越动保服务平台”获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湖北省第六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动物科学类),“猪福利生态养殖”获湖北省第七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2020年初,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居家抗疫成为常态。

面对社区志愿者极度短缺的困境,作为医学生的吴凌智想去当志愿者,但父母不同意。

“我是学医的,也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有责任和义务站出来。今后工作中我也会遇到类似的挑战,不可能每次都逃避。”吴凌智说。这番话最终让父母默许了他的选择。

“穿上防护服,再戴上防护眼镜,我感觉自己就像穿了一身战袍,特别帅。”吴凌智说。

在历时40天的抗疫志愿服务中,小区居民生活物资购买、搬运及发放,防疫宣传,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等是吴凌智每天的工作日常。工作量繁重,最晚的时候他凌晨两点才能回家。

“困难的事情很多,但最困难的其实是心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恐惧,也会无助,但要想办法调整。”回忆起那段时光,吴凌智百感交集。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一位老奶奶让他印象深刻。因为防疫封控,老奶奶与老伴儿、儿子、儿媳分隔三地,在停水断电两天后,不得不找到社区求助。吴凌智跑了很多趟,才帮她通了水电。通电后,老奶奶第一时间和儿子打了视频电话。

“老奶奶看到家人后的激动之情,让我深刻领悟到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的意义,也更坚定了我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的信念。”吴凌智说。

疫情形势缓解后,吴凌智还结合专业所学,组建团队制作了“武动新冠”科普视频,并在全国第二届康复创新科普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抗疫经历让吴凌智深感自身能力有限。在不懈努力下,2021年他考取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只要组织需要,我随时准备上战场。”吴凌智说。

郭子民,2017年考入武汉轻工大学,2018年应征入伍,2021年3月退伍回到学校,曾获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式嘉奖、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1年度湖北省“百生讲坛”铜牌主讲人等荣誉。

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新乡、开封、焦作等地出现特大暴雨,数以万计的人被困洪水中,险情频发。

作为曾经的人民子弟兵,得知情况的郭子民很着急,几经周折,他联系上了国际应急救援组织郑州分部。

几天后,在多地交通中断受阻的情况下,郭子民从湖北襄阳辗转赶到河南新乡。

“抢险救灾、支援互助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需要,就如同呼吸一样自然。唯有团结才是战胜困难的法宝。”救灾过程中,他自报家门说自己是海军,把下水救人的任务尽可能揽下。

因为雨不间断地下,路上的积水一直在上涨,早上出发的时候水刚到膝盖,不到几个小时就没到大腿。加上各处河流、水库还在不断决堤,危险随时可见。但郭子民顾不上这些,他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救更多的人。

“对不起,我来晚了!”这是2021年7月23日郭子民网络空间里的签名。

那天,新乡一片河泽,郭子民只能划皮划艇去救人,8公里的水域划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当他得知被困人员已经在车上坚持了3个多小时等待救援时,他愧疚自己没有早点赶到。

同样的情绪又出现在之后的一次救援中。被困的是一名退伍老兵,当救援队赶到现场时他已经大出血,生命垂危,战友痛苦的模样让郭子民心里很不是滋味。把老兵送到医院后,他来不及多问,又赶赴下一个救援任务,一趟接一趟。

经过各方努力,新乡的灾情基本平稳。根据上级命令,郭子民所在的队伍撤了下来。直至离开新乡,郭子民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理想的状态是洪水退下去,受灾人民都进入安居点,不愁吃,不愁住。”郭子民说。

一路成长的经历让郭子民明白,如今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无数人在负重前行,每当国家、人民有难,人民子弟兵总是冲在最前面,只不过,“以前是别人保护我,现在换作我来保护大家”。

邱天赐,武汉轻工大学2016级本科生、2020级研究生,现任武汉青春创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理事长。

邱天赐曾获团中央2018年“圆梦大学·高考报考公益计划”优秀志愿者、2020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2020年“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2021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优秀个人等荣誉。

邱天赐的家乡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是武汉的蔬菜种植基地,也是水稻主产区。但由于种植区域分散、产品销路不畅,多年以来,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长在农村,让我从小就懂得农民的不易,我想帮助家乡改变面貌。”

2016年考入大学后,邱天赐开始积极关注“三农”,对于中央、省、市发布的相关文件精神及惠农政策,他都“门儿清”。

他不仅清楚,还会核实是否落地。了解到一些政策并没到达村里后,他会积极询问,要“说法”。由于他的“较真”,现在几乎所有涉农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都能及时传达到村里。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颁布,邱天赐意识到,用好用实国家政策需要有带头人,成立合作社的想法就這样冒了出来。

但当他找种植大户商量时,换来的只是“你一个毛孩子,都没种过田,什么也不懂,我们凭什么相信你”的质疑声。不服输的邱天赐明白,要想说服他们就要把工作做到根子上。

再谈的时候,他就分析他们的困境、出路,以及他的计划、举措、预期成效。在他锲而不舍的努力下,2020年5月以邱天赐为法定代表人的武汉青春创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

武汉轻工大学青年志愿者赴乡村开展义务支教。图/李欣珂

邱天赐并未止步于此,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保障产品供给,他做通了种植小户的工作,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把分散的土地整合起来,目前合作社的土地种植面积已达600亩。

“施肥打农药都是用无人机操作,以前10几天干的活儿现在两个小时就可以搞定。”邱天赐笑着说。

不到两年时间,邱天赐带领合作社吸纳村里及周边共100余人就业,合作社员工平均年收入由先前的不到两万元增至4万余元。合作社还有效打通了农产品上行通道,拥有超过1万家蔬菜团购散户,与13家农产品销售单位达成合作,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得以解决。

2021年7月,在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指导下,合作社与相关单位签署了“有机+葡聚糖”大米科研成果示范基地合作协议和回购协议,开拓了功能性农产品的新市场。

“苦是苦,但看到村民们荷包鼓了,笑容绽放了,我就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以后如果有可能,我会选择当一名村官,继续为乡村振兴做点实事。”邱天赐说。

(李玲玲对本文亦有帮助)

猜你喜欢
子民天赐武汉
卖竿
天赐灵机
把你的照片嫁给我
左龙岗:面子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天赐的缘分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天赐草原
大自然的礼物——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