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欣
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的一項新研究报告称,与夜间睡在灯光昏暗的房间相比,睡在中等强度的光照环境下会损害心血管功能,并在第二天早上导致胰岛素抵抗水平升高,从而增加人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在睡眠期间如果整晚暴露在一定的房间照明下,就会损害血糖和心血管调节功能,而这些都是心脏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素。因此,对于人们来说,避免或尽量减少睡眠中的光线暴露量是很重要的。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分别在白天和晚上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已经有证据表明,白天暴露在阳光下会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来提高心率,这会让心脏加速运转,提高警觉性,以应对一天的挑战。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当人夜间睡眠暴露在光线下时,也会出现类似的影响。
研究发现,当睡在光线适中的房间里时,心率会加快。即使人睡着了,自主神经系统也会被激活,因此身体无法正常休息。
研究人员建议,夜间睡眠期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要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