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日盛
(连城县植保植检站,福建连城 366200)
火星果,又名火参果、海参果、刺角瓜、非洲蜜瓜等,为葫芦科黄瓜属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原产于南部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地区,属热带水果。成熟的火星果果实外皮金黄色带刺,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纤维,营养丰富。种植火星果,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1]。闽西山区连城县2017年引进种植火星果,经过几年的发展,2021年在曲溪、姑田、塘前、赖源4个东部乡镇种植近100 hm2。在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方面,国内马金慧等[2]报道,火星果对根结线虫、南瓜花叶病毒、西瓜花叶病毒和番木瓜环斑病毒具有抗性,其他未见更多的报道。火星果在闽西山区种植历史较短,但由于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当地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火星果生长周期长,病虫害种类多,各种病虫发生危害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且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和种植面积扩大,病虫害发生愈加严重。因此,应采取绿色防控技术,协调各种防治措施,减少农药用量,有效控制病虫发生危害,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生产,确保火星果种植产业健康发展。2018—2020年,笔者对火星果病虫害发生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出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结合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危险时期药剂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对火星果生产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连城县地处闽西山区北部,年平均气温19.2℃,降雨量1 683.3mm,日照时数1 760.7 h,全年无霜期约291 d,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2018—2020年,笔者在曲溪、姑田、塘前等地火星果果园开展主要病虫害调查。果园海拔 280~650m,单个果园连片面积 3~5 hm2,种植火星果前大都为水稻田,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一般,周边植被良好。火星果采用水平棚架种植,一般实行2~3年连作。
表1 2018—2020年连城县火星果病虫害发生情况
1.3.1 蚜虫。 蚜虫(Aphis gossypii Glover)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嫩叶的叶背和嫩芽上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卷缩,嫩梢畸形甚至萎蔫枯死。入夏后,火星果生长快、分枝多,山区气温适宜,蚜虫发生危害重。
1.3.2 白粉虱。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以成虫、若虫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致使叶片褪绿变黄,变形萎蔫。虫量大时,白粉虱分泌大量蜜露污染叶片,诱发煤烟病。夏秋季是白粉虱发生高峰期,种植密度偏大、叶片荫蔽、通透性差的果园发生重。
1.3.3 美洲斑潜蝇。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为害叶片。雌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形成小白点,卵从叶片正面产于叶肉中;孵化后,幼虫潜食叶片正面叶肉,留下上表皮形成隧道,隧道端部略膨大。老龄幼虫咬破隧道的上表皮爬出隧道外或掉入土中化蛹。山区夏季是美洲斑潜蝇发生高峰期,果园周边多瓜果、豆类蔬菜混栽,虫源丰富,发生更严重。
1.3.4 瓜实蝇。瓜实蝇(Dacus cucurbitae Coquillett)为害果实。雌虫产卵于火星果幼果内,孵化后幼虫在果内取食,产卵刺伤处出现流胶,并局部水渍状变黄腐烂,最后造成落果。老熟幼虫落入土中化蛹。当地瓜实蝇1年发生5~6代,是火星果上最主要的害虫。瓜实蝇于结瓜后开始为害火星果,直至火星果收获,受害率可达10%~15%。
1.3.5 枯萎病。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根部尤其是侧根或者受伤的根部,穿过根部皮层逐渐到达维管束,阻塞维管束,最后病原菌分泌细胞溶解酶和毒素,引发症状[3]。一般始花后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瓜蔓尾部叶片中午出现萎蔫,但早、晚可恢复常态,后萎蔫叶片逐渐增多,最后全株枯死。连作田块、排水不畅的果园发病重;6—7月高温天气、出现台风天气、连续降雨后放晴易使病情加重。
1.3.6 白粉病。白粉病的病原菌为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 (Schlecht) Poll)和葫芦 科 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 Zheng&Chen),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最后布满叶面,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管理粗放、偏施氮肥、通风透气性差的果园发病重。
1.3.7 霜霉病。霜霉病的病原菌为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etCurt.) Rostov.),主要危害中下部老熟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后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淡黄褐色;发病后期,湿度大时叶背发病部位长出灰黑色霜霉状霉层,严重叶片病斑破裂或连片,造成叶片干枯[4]。霜霉病发生普遍,中后期火星果长势转弱后更加严重。
1.3.8 炭疽病。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葫芦科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Berk.&Mont.) Arx),主要危害叶、蔓及果。发病初期,病斑呈淡绿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部稍凹陷,有轮纹。在潮湿环境中,病果病斑表面常产生粉红色黏状物。夏季多雷阵雨、台风雨天气,山区适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炭疽病发生。
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应用健身栽培技术,提高火星果抗病虫能力,结合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措施及危险时期对症使用农药进行药剂防治的绿色防治技术,能减少农药用量,可有效控制火星果病虫害发生危害。
根据《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使用光伏发电每千瓦时可获国家补贴0.42元/度,补贴时长:初装二十年。按照上表所计算数据,此二十年间可获国家补贴:(发电功率×楼顶可利用面积×最少可利用日照时间/1000)×国家补贴金额×365 天×20 年=(100W/m2×350m2/单元×5h/天/1000)×0.42 元/度×365 天×20 年=536550 元。
2.1.1 科学选地,土壤消毒。火星果采取大田水平棚架种植,简易棚架可使用2~3年。应选择前茬种植水稻、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大田连片种植。整畦时,施用石灰1 125~1 500 kg/hm2进行土壤消毒,减轻土传病害发生。
2.1.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火星果从播种至采收一般3.5~4.0个月。根据上市时间要求,3月开始采用营养杯育苗,气温达15℃以上、幼苗2~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水平棚架种植,种植密度以4 500株/hm2为宜。
2.1.3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用有机肥和钙镁磷肥作基肥,根据生长和采收情况及时补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和补充硼、镁、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根据苗情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开好“三沟”,防止田间雨后积水。
2.1.4 及时整蔓,清洁果园。及时摘除架下侧芽和瘦弱分枝,保证主蔓生长健壮,增加通风透光性。清除果园内瓜实蝇为害果和炭疽病发病果,统一集中深埋或销毁。收获时,彻底清理藤蔓和落叶、落果,减少越冬病虫源。
2.2.1 杀虫灯诱杀。每1~2 hm2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盏,诱杀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杂食性害虫。火星果移栽大田后开始开灯,直到火星果收获结束。
2.2.2 色板诱杀。火星果主蔓上棚架后,均匀插挂黄板300~450张/hm2,诱杀瓜实蝇、美洲斑潜蝇、白粉虱、蚜虫等。注意及时清理黏附的虫子和杂物。
2.2.3 专用粘虫板诱杀。火星果开始结果后,悬挂瓜实蝇专用粘虫板90~150张/hm2进行诱杀。
使用性诱剂诱杀,即火星果结果后,于瓜棚下挂诱捕器45~75个/hm2,每个诱捕器内放置1个瓜实蝇诱芯进行诱杀,注意及时深埋诱捕到的瓜实蝇雄成虫,并按使用说明更换诱芯。
2.4.1 适时对症用药。加强病虫害调查监测,及时掌握果园病虫害发生动态,危险时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症进行药剂防治。①蚜虫盛发期,用0.5%苦参碱水剂800~1 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0~120 g/hm2,或20%呋虫胺悬浮剂300~450mL/hm2喷雾防治;②白粉虱盛发期,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0~187.5 g/hm2,或2.5%联苯菊酯水乳剂300~600mL/hm2喷雾防治;③美洲斑潜蝇成虫高峰期,用2%阿维菌素乳油300~375mL/hm2,或8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225~270 g/hm2喷防;④瓜实蝇成虫发生高峰期,用5%阿维·多霉素悬浮剂450~600mL/hm2喷雾防治;⑤枯萎病发病初期,用30%噁霉灵水剂600~800倍液,或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灌根防治;⑥白粉病发病初期,用1%多抗霉素水剂7.5~15.0 kg/hm2,或1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1 500~1 800 g/hm2,或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20~150 g/hm2喷雾防治;⑦霜霉病发病初期,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600~750 g/hm2,或25%嘧菌酯悬浮剂600~750 g/hm2喷雾防治;⑧炭疽病发病初期,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450~600mL/hm2,或50%咪鲜胺悬浮剂900~1 200mL/hm2喷雾防治。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可根据病虫情连续用药。
2.4.2 科学高效施药。首选生物农药,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农药,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5]。大型种植基地可应用植保无人机、风送式远程喷雾机等先进、高效植保机械施药,以提高施药效果,减少农药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