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市荣怀学校初中部 杨彩蓉
对跖点,也叫对蹠点,是指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即通过地心呈轴心对称的两点。例如,(40°N,20°W)和(40°S,160°E)就是一组对跖点。怎样进行对跖点教学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对跖点的相关知识
对跖点的主要特点:
1.互为对跖点的两个端点的经纬度特点是:经度和是180°,东西经方向相反;纬度值相等,南北纬方向相反。例如,北纬40°,东经120°的对跖点是南纬40°,西经60°。
2.对跖点的球面直线距离是20000千米,穿过地心的直线距离大约12742千米。
3.对跖点的季节相反。
4.对跖点的地方时相差12小时。
例如,中国东部地区的对跖点,就在拉丁美洲南部。当中国东部艳阳高照日当午的时候,拉丁美洲南部正是深更半夜;当中国东部数九寒天下大雪的时候,拉丁美洲南部正是炎炎夏日;地球上距离我国东部最遥远的地方在拉丁美洲南部。
其次,要找准对跖点的教学侧重点。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地球和地球仪》时,要求学生“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能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能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在教学《世界的气候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在对跖点的四个特点中,特点1与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两个知识点有关;特点2是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的变式应用;特点3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有关。这些知识点是初中地理的必学内容,而特点4与地球上的时区分布有关,这一知识点是初中地理的选学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可以略讲。
再次,通过精练巧记,让学生透彻理解对跖点的特点。
例题是知识的载体,精心选择例题,并画好示意图是帮助学生透彻领悟对跖点的关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吉尼斯纪录规定,环球飞行必须经过对跖点后,继续向前飞行,绕地球一周,不能折返。2018年1月21日凌晨2时许,新西兰人安德鲁,先后搭乘波音、空客飞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31°N,121°E)起飞,先后停驻奥克兰、布宜诺斯艾利斯(31°S,59°W)、阿姆斯特丹,于1月23日早上7时前回到上海浦东机场,用时52小时34分,完成地球对跖点最快环球飞行记录。
材料二安德鲁环球飞行路线图。
(1)地球上离上海最遥远的城市是,它们之间相距约千米。
(2)结合材料一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解释:当安德鲁从上海出发时,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时,为什么只需要单衣即可?
通过这样设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经纬网知识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理解,促进知识的灵活运用。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有关对跖点的习题还有:
咸蛋超人住在27°S,67°W,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家。回答(1)—(3)题。
(1)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40000千米 D.12742千米
(2)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判断面包超人应该住在下列哪个国家( )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澳大利亚
(3)如果面包超人想沿着地球表面飞到咸蛋超人的住所,那么飞行的最短距离约为( )
A.6371千米 B.12742千米 C.20000千米 D.40000千米
除了让学生精讲精练,还可以教给他们有关对跖点的口诀,便于记忆:纬度相等分南北,经度互补各东西;穿心距离是直径,球面距离四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