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庐山
“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乡村国土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中之重,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提升工程。湖南是林业大省、生态大省,林业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命脉和战略地位。据湖南省林业局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湖南完成人工造林88.07万公顷、封山育林88.20万公顷、退化林修复99.43万公顷、森林抚育面积264.68万公顷,全省绿化美化国家级、省级村庄达19853个,国土绿化取得了突出成绩。
對接乡村振兴战略,对标生态强省战略,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对10个乡镇国土绿化工作现状开展调查,结果显示,湖南乡村国土绿化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理念层面,各级人员造林绿化认识有偏差,生态造林理念还有待巩固。二是规划层面,国土绿化中乡村绿化份额不足,绝大部分地方没有对乡村绿化进行过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总体绿化规划及分区域、板块的绿化目标不够明确,建设缺乏指标体系;乡村绿化美化标准较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任务重。三是执行层面,造林绿化攻坚任务艰巨,难利用地造林有待取得突破;森林蓄积量不高,森林质量还需精准提升;造林绿化成果难以巩固,造林管护任重道远;用地上的矛盾突出,与村民存在争地的矛盾,尤其乡道、村道绿化要无偿占取村民一定的土地,有些村民不愿出让土地;同步推进绿化的合力不够,乡村国土绿化涉及林业、国土、交通、水利、农业、建设等多个部门,导致规划设计、树种选择、种苗供应等不到位问题,制约了乡村国土绿化进程。四是资金层面,乡村国土绿化一般由乡镇组织实施,栽植、管护抚育费用大,且经费来源渠道少,造林绿化投入补助政策有待完善;财政资金主要扶持山上造林绿化,山下造林绿化资金严重短缺。针对湖南乡村国土绿化工作存在的短板,本文统筹研究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种、如何管、突显“特”五大问题,实现造林造绿造景造福造富多重效应。
突出重点,实现造林效应。乡村国土绿化地点首选村内庭院绿化、房前屋后绿化、公共活动场所绿化、村道绿化、村外乡道绿化、河道(沟渠)滩涂绿化、农田林网和村庄周边山地。通过营造林改造、通道绿化及管护等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村庄绿化和森林乡村打造,严格落实全民义务植树责任,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加快生态修复,同时通过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力度,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意识。
统筹布局,实现造绿效应。坚持科学绿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进行造林绿化,村道、河道(沟渠)、农田林网造林等地采用株距2米、行距3米,成品字形排列,种植针阔灌混交或纯林。村庄周边山地绿化中山顶以灌木为主,株距2米、行距2米;山腰以花灌木为主,株距2米、行距3米;山底及滩涂以乔木和经济林为主,根据树种株距1.5~3米、行距3~5米。通过开展造绿行动,让乡村实现绿色全覆盖,丰富“绿”的内涵,做足“美”的文章,彰显“高”的品质,充分展示更高水准的绿色乡村新面貌。
科学绿化,实现造景效应。依据不同村庄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综合考虑自然立地条件、历史文化及民风民俗,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分类、分村做好造林作业设计。坚持防护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兼顾观赏性的思路,林种设计以防护林和经济林(用材林)为主,树种以阔叶乔为主,搭配种植针叶树、花灌木。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科学绿化,强化抚育管理,做到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
管护结合,实现造福效应。封山育林是传统的森林培育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是迅速恢复森林的重要方法之一;要因地制宜,灵活采用全封、半封、轮封等不同模式,以封为主,封育结合,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统筹林业、国土、交通、水利、农业、建设等部门力量,拓宽造林绿化投入补助渠道,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工作合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好环境。
以特取胜,实现造富效应。立足“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大力丰富优质生态产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着力培育茶油、竹木加工、森林生态旅游、康养林庄和林下经济产业,扶持特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苗木产业方面,通过打造精品苗木和亮点园区、深化产业结构转型,引导苗木企业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实现“精细化、标准化、特色化”管理,形成产品优势和品牌效应。在经济林产业方面,加强行政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加强重点产区建设,利用好现有政策进行提档升级;加强流通领域建设,建立互利互惠组织;强化科技发展引领,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提升产业发展质量。689893F8-CE68-4086-864F-3148099B59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