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这是一个关于观星人的梦的故事。
在城市的上空,飘荡着一层厚厚的浑浊空气,人们已经许久不见蓝天,不见那透着璀璨光点的星空。为了重新让自己透过霓虹看见那远古的星光,观星人离开天文台去到各地讲演。他收获了嘲讽和埋怨,也收获了新生与期待,但......期待真的能成真吗?这真的只是梦吗?
夜晚的S市毫不吝惜自己的灯光,霓虹在尘霾中散射为漫天虹光,在天文台的外墙上映出观星人孤独的影子。他望向明亮的夜空,目光深邃。可他的目光穿不过那层霓虹,看不见那霓虹后,洁白璀璨的光点。
已是午夜,霓虹仍没有退去的意思。观星人收起目光,向天文台走去。在他关门前,又向那夜空一望。
“又是一个没有星空的夜晚。”他如此叹息道。说罢,他走了进去,期待失去之物能在梦中重现。
1
观星人的影子仍被霓虹映在墙上,但他今天不再孤独,因为今日,老友会驱车前来。
老友下了车,西装革履也盖不住他的满面疲惫。他走到观星人身边坐下,盯着远方的S市。
“谢谢你能来。”观星人停止仰望,把脚边草坪上的酒拿起,斟满两杯,笑着递去一杯。
老友挤出一个笑,盯着酒杯看了许久,一饮而尽。随后,他长叹一口气,好半天,挤出一句话:“近来过得如何?”观星人也把酒饮尽,脸上是灿烂的苦笑,苦笑中满是无奈:“没什么,只是瞎了,看不到光了。”老友望向天空,摇摇头:“算了,说点开心的事吧。”他抓起一把草,揉出一阵阵干涩的刺痛:“这里空气很好,至少没有市里面那么呛人。”他把酒杯递去,忍不住咳嗽两声。
“也许吧。”观星人望向夜空,“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看不到。天文台已经瞎了,我是真没办法了。”“那就回去好好过日子!”老友站起来,酒杯摔落在草坪上,“自己家里也不管,自己活得怎么样也不管。就天上那么几个光点,不值得!我是真不想看你一辈子就这样毁了!”
“我不能走,”观星人也站起来,盯着老友的双瞳,“我走了,就真没人观星了。”
老友看着那双眼,观星人的话在耳边回响。他也很久没见过星星了,也忘了星空是什么样子。但在那一刻,他在观星人眼中,看到了只属于夜空的光点。
“好吧,”他坐下,拾起酒杯,“再帮你一次,最后一次了。”
2
观星人记不起自己上一次进S市是什么时候了,也许是五年前从C大毕业的时候。
他不喜欢S市,对别的城市也是一样。它们很多彩,很繁华,很丰饶,但是他只感到迷失与无所适从,甚至感到孤独。C大天文系的生活也是孤独的,不过看了那么多年星星,他也早已适应这份孤独。
按照名片上的指引,他穿过钢筋混凝土的丛林,在弯曲的小巷中摸索,沿电梯攀上城市的云端,来到那个指引的位置。
接待他的是一位穿着白色实验服的中年男人,很突兀地别了一条领带,面相和善。
“我朋友说你能帮我。”观星人与他握手,看见实验服上别着一块印有“S市环境工程局技术总监”的牌子。
“我朋友也是这么说的。”总监领着观星人向里走,“来吧,先了解一下我们的计划。”
观星人走进一处房间,这个展厅式的地方看起来很随意,没有做什么保护措施。
“看吧,先生。”总监熟练地调出一个演示文稿,“这就是我们的计划。”
屏幕上是一处菌落的显微照片。
“你们要用细菌净化大气?”“好极了!”总监很开心,他庆幸自己面对的不是无知的“科盲”,“我们的小家伙会向大气中分泌一种多孔的蛋白质,蛋白质会乘地表的上升气流飞到空中,在那里吸收尘霾。然后它们就会变重,落下,天空就干净了。”
“这听上去的确是能帮我,”观星人笑了,“那我该如何帮你们?”
“你要帮我们宣传,”总监也笑着说,“你知道的,那些营销号编起伪科学来比谁都强。”他的笑容转变为苦笑,“我们的传播学小组给出的反馈并不好,几次舆论试点都失败了,民众根本不相信我们。上面还想多收点税金,企业干脆就把环保开销的气撒在我们头上——”
“所以你们需要一个——”
“一个能感动大众的人,”总监的笑容变得深邃而难以琢磨,“这非你莫属。”
3
观星人已经离开天文台大半年了。
他如候鸟一般在S市各地迁徙、讲演,他向民众讲述自己的生活,讲自己高中志愿课上孤独地喊着“天文学”的声音,讲自己高中毕业那晚在校内古旧天文台里与别人的长谈,讲自己在C大孤独的学习经历,讲自己获得的天文学学位,讲自己毕业后受到的来自社会的冷落,讲城郊不起眼的天文台上那一个个没有夜空的夜晚......
社区、学校、机构、广场、展馆、礼堂......他去了很多地方,甚至出了省,去到了各地。他拍摄视频,视频在互联网上疯传,无数人为他的经历沉默流泪,也有无数人因他的执着而振奋,但更多的是不解,是嘲讽,是蔑视......就像无底的深渊,就像S市夜晚无法穿透的霓虹......
他很累,身心俱疲。总监告诉他,提案的民意征求正在接近最后的关键期。
“快了,就快勝利了。”总监用那标志性的笑容说道,“最后一场大戏,弄完就收工。”
那个节目的现场喧闹而嘈杂,观星人第一次没挡住那些声音,心乱如麻。
一切都值得吗?他想,开始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
他谢绝了一切的化妆与服饰,依旧穿平日里那套朴素的衣物。聚光灯下,他显得格外苍白无力,瘫在座椅上。
另一位来访者自称某公司经理,看上去斗志高昂。待主持人的客套话与假笑结束后,他便展开攻势。
他抱怨,抱怨环保主义与这计划带来的所有不便;他攻击,攻击那些耽误生产的环保政策;他埋怨,埋怨所有为保护生态而添加的不必要的工序;他讽刺,讽刺夜空的光点与观星人的梦......
收视率正在飙升,所有人的目光坠落于此,压在观星人身上。
“再看到星空,真的是必要的吗?”他低声自语道,然后站起,环视四周。大部分人隐去,黑暗中,几张熟悉的面孔星点般浮现。他望着那个姑娘,望着她的双瞳,那其中有一片夜空的光点,长久闪烁着。
“你问我,意义是什么,对吗?”他开口说道,来回踱步,“这计划的意义,是还给我们一片清澈的蓝天,那不仅仅意味着洁净的空气、优美的景色,那更意味着自由,意味着探索,意味着星空。”他顿了一下,又望向夜空的光点,“你问我星空的意义?它的意义是探索。你问我探索的意义?那你不该问我,你应该去问第一尾上岸的鱼,第一只爬下树的猿,第一位驾独木舟远航的人,去问那些大航海时代的水手,去问科学与革命的先驱,去问享受着先辈探索成果的你们!探索成就人类,人类即是探索。”他有些发抖,激动得发抖,“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不让我们停下......”
言毕,他再次环视四周,四座皆静,便扬长而去......
他累了,该回家了。
4
观星人已经许久没回过家了。
小城的气息安详而喧闹,却难勾起他的怀念。他知道自己的家乡在何处,也
从未与它远离。
他给父母送去了一份S市的房产证和一张存折,是总监给他的。他还把那个与他有着相同眼睛的姑娘介紹给他们,看着他们的愁怨舒展为笑颜;他去拜访曾经的老师,听着他们充满怜惜的数落;他去拜访儿时的玩伴,听着他们赞扬平凡忙碌的生活;他来到儿时仰望的场所,只听见虫鸣鸟唱,再无人仰望。
他了解到S市的一切,总监的提案被通过,他被提拔,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与那姑娘也渐入佳境,两片星空已然交融。
他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5
观星人回到了天文台。
总监已经成了S市的环境保护部部长,老友被他提拔为副手,观星人成了天文台的管理者,同时受聘于C大天文系,也即将成为一名父亲。
今早,他回到了这阔别已久的家园。天文台在蓝天与翠草下显得格外美丽。他与几个C大天文系新生一起,拂去过往的尘埃与愁苦,去迎接新的生活。
下午有十来个孩子由老师带着来参观,观星人很高兴地接待了他们。欢笑伴随着童趣的疑问热闹了一个晚上,观星人一一解答,也等待星空给他最后的答案,他所需做的只是等待。
夜晚,S市灯火依旧,但已经不再有阻挡夜空的霓虹。
9点后,孩子们离去。观星人抓起手边几月前的天文杂志,封面是关于太空垃圾带的,还展示了几幅黄色光点构成的长带,就横在夜空中。他扫了几个字,飞快地合上书,心中是无限的狂喜,迫不及待地爬上楼,在望远镜旁等待着。
等待是漫长的,他的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睡去。等到最后的那位也发出均匀的鼾声时,也就到了观星的时间。
他调试,对准,天顶打开,万里无云。他焦急地等待,等待光点的出现,等待着那远古星光的到来。
果然,漫天光点闪烁,只不过——
并非水晶般璀璨,而是淡黄色的光点,密密麻麻,大大小小,挡住了所有仰
望的视线。
他颓然地坐下,闭上双眼,苦笑着,任由眼中流出的光点,从脸颊淌落在地上。
后记
文章最初的灵感来自我一位同学的ID,叫“知晓天空之蓝的人”,同时他也有一个观星的梦想。联想到近年来的种种发展问题(如环境污染),就构思出这篇文章最初的模样:一个天文专业出身却将半生时间耗在空气污染治理上的人。
何夕先生的《伤心者》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投射到这篇文章中,就是斥责那些饱受现代科学恩惠却在抹杀其核心所在——即求知欲与探索欲——的病态者。在我们发展的途中,有多少人是观星人那样的探索者和执着者?又有多少人在尘世受过观星人那样的冷落甚至蔑视?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去对待他们,对待那些“看似无用”的探索?这便是我对《伤心者》的感触以及想在此文中表达的内容。
作者简介
张恒瑄,湖南省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2020级学生,科幻爱好者,生物学狂热者。在校与好友一起创办了旅行者科学科幻社。个人曾获“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二等奖、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千金作文杯”三等奖以及2021年全国中小学生生物学联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