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场的综合免疫管理措施

2022-05-05 02:35:02邢俊玲岳王军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养鸡场管理措施

邢俊玲 岳王军

摘要 当前基层地区的家禽养殖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养殖密度增大背景下各类传染性疾病也呈现高发趋势,疫病防控已经成为养殖场的重中之重,养殖场中一旦出现传染性疾病会对整个养殖场的经济收益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就要求养鸡场的饲养管理人员注重做好养殖管理工作,将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科学免疫等各项措施落实到家禽养殖的各个环节,明确养鸡场的防疫要求,注重做好养殖场内外部环境的针对性调控,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几率,保证鸡群健康生长。

关键词 养鸡场;综合免疫;管理措施

当前鸡养殖领域各类传染性疾病呈现高发流行的趋势,发病 原因日趋复杂,病原种类多种多样,并且在很多养殖场中还存在免 疫抑制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多种疾病常常混合感染,并发感染,出现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的诊断工作带来很大难题。另外 在很多養殖场当中也会存在隐性感染病例,如果没有做好有效的 流行病学调查和养殖场的净化处理,势必会造成病情快速传播蔓 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防范养殖场疾病传播流行,需要将预防 为主的理念充分运用其中,构建综合性的防控措施,确保早发现, 早处理,将疫情控制在萌芽阶段,避免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1 养鸡场的基本防疫要求

家禽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想有效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几率,就需要遵循基本的养殖管理要求。首先在养殖场规划建造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综合选择,地势相对较高,通风条件相对较 好,排灌方便,场地干燥整洁,水源充足,电力供给充足,不存在污染养殖场和污染区域,并且在该地区从没有养殖过任何家禽类动物,同时养殖场场地还应该与其他地区距离 500km 以上,远离村镇、工 厂、居民区、公路,并且要保证周边交通顺利。养殖场在规划圈舍过 程中,开展养殖区域和生活区域有效分离,并且在养殖场内部设置 污染物处置设施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置场所。养殖场的出入口设置 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池当中的消毒剂。进出入养殖场的车辆不仅 要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还应该加强对运送车辆的有效清理。鸡舍 作为主要生产区域,环境卫生决定了疫情的传播流行概率,所以要及时清理鸡舍内外部环境的多种杂物和粪便,不能够堆积发酵,应该进 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置。当疫病进入流行高发期后,应该加强对养殖环 境的有效清理和卫生消毒,增加消毒频率[1]。注意季节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特征,夏秋季节做好圈舍的通风换气,冬春季节加强防寒保暖,减少养殖场的应激刺激,在养殖场内不应该配置完善的通风设施,防 寒保暖设施。确保鸡舍当中的温度和湿度能够做出有效的调控。养殖管理人员也需要定期做好体检,预防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只有确保健康的工作人员才能够进入生产区域,对于存在病毒感 染、细菌感染的养殖管理人员禁止进入养殖场。

2 强化卫生消毒

为了有效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减少养殖环境当中的病原数 量,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除了落实上述基本要求之外,还应该制定完善及合理的消毒管理机制,日常应该将物理消毒、化学消毒有效结合,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2.1 鸡舍消毒

养殖场鸡舍要确保清洁、干燥、整洁,这是防止疫病传播流行的有效措施,在开展鸡舍消毒时,首先应该将鸡舍当中的各种物品转 移出去,并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扫,清扫完毕之后按照由内到外,由局 部到全面的原则进行逐一的消毒处理。喷洒消毒结束之后,将门窗 密闭,选择使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密闭 24h 之后,将圈舍打开通风 48h,然后才能够将下一个批次的鸡群进入到鸡舍 当中[2]。一般在非疫病流行阶段鸡舍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 在疾病流行高发期每周消毒 1~2 次。每个批次的鸡出来之后,也 需要对鸡舍进行全面的清洗和卫生消毒,用于存放饲料和饮用水 的饲料槽、饮水槽也需要坚持定期消毒制度,常使用到的消毒剂包 括 0.1%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和 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时间和 消毒频率可以结合季节和养殖现状综合确定。

2.2 粪便处理

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之下,鸡群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 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如果得不到妥善有效的处理,一方面会造成严 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堆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物 质和各种有机物,十分适合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滋生。所以为了降低 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应该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置工作,通 过将粪便进行堆积发酵或者厌氧发酵,能够有效杀灭粪便当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虫卵。最为重要的是在集约化规模化及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广物业分离养殖技术,将固体粪便和 液体污水分别处理,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处置效率。

2.3 人员消毒

外来车辆在进入养殖场之前,应该在进出入口进行全面的消 毒处理,车辆的轮胎应该全部浸润到消毒池当中。饲养管理人员在 进出入生产区域之前应该更换相应的工作服装,在淋浴区域进行 全面的淋浴消毒处理,防止人携带病原进入到生产区。

3 加强疫苗免疫接种

3.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养殖户在从外引进鸡群时一定要要小心仔细,不能够到发病养殖场或发病地区引进雏鸡,引进的雏鸡要来自于非疫区,并且要对引种养殖场进行严格的考察,要了解引种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切 忌因为价格原因引入来历不明的种蛋或者雏鸡,防止外来病原入 侵,避免因小失大。引进的雏鸡到达养殖场之后,应该放置在隔离 室当中,单独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经过严格的检疫检验,确保健 康之后才能够混合养殖[3]。不同养殖场疫病流行特点存在一定差异 性,周边养殖场的疫病发生情况也存在很大不同,所以在养殖场疾病防控过程中,一定要制定符合本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在免疫流程制定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疫情采用不同的免疫方法,明确不同疾病的疫苗使用种类使用方法,确定最佳的免疫时机和使用剂量。

3.2 妥善免疫接种

疫苗免疫接种之前,应该购买高品质的疫苗并妥善保存疫苗, 切忌因为保存不当造成疫苗活性丧失或者使用过期的疫苗,否则 难以达到既定的免疫效果,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副反应,使得大量 鸡只死亡。结合养殖场疫病流行情况和周边养殖场的疫病发生情 况,根据疫苗使用说明书,并在专业兽医人员的指导之下开展免疫 接种,确定最佳的免疫接种时间,接种剂量。疫苗免疫接种期间,养 殖场工作人员要确保饮用水清洁,不能够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类药物,发挥疫苗的免疫效果。对于饮水免疫的疫苗应该在 30min内饮用完毕,而对于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的疫苗,应该在常温条 件下 6h 内接种完毕,对于点眼滴鼻的免疫接种,最好要控制好滴 液的剂量大小,确保免疫接种剂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参考文献:

[1] 阿拉坦敖其,贾伟星,史文秀,等.养鸡场疫病防控措施[J].畜禽业,2019,30(6):99.

[2] 李月林.养鸡防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兽医导刊,2019(23):40.

[3] 刘国秋.养鸡场的综合防疫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1):149.

猜你喜欢
养鸡场管理措施
一家“智慧”养鸡场De节粮账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外婆家的养鸡场
快乐语文(2020年9期)2020-05-09 10:11:52
邓立海作品
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针对我国推销人员的管理改革
输配电工程中的现场管理策略探究
土建技术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相关管理措施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规模化养鸡场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