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铺街的敲打叮当响,登隆街的灯笼亮堂堂……”这是一首曾经流传在长沙老街巷里的歌谣。
在繁華的解放西路,一街之隔,一侧是长沙第一高楼国金中心,另一侧是古色古香的登隆街,现代与古朴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登隆街北起解放路,南止苏家巷,旧时街上以糊制灯笼的店铺较多,故称“灯笼街”,后被雅化为“登隆街”,取生意兴隆之意。它还有一个俗称——“亮壳子街”,亮壳子即旧时长沙人对灯笼的习惯叫法。登隆街糊制最多的是家用的灯笼,到夜晚时,点根蜡烛提着就能照亮路面到处行走。当时的街上,传统红灯、流行花灯都能在这里找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灯笼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
登隆街只是长沙一条寻常小巷。抗日战争后,庆丰米厂原址改建为长沙剧院。长沙剧院是目前长沙唯一一个保留在原址的历史最长的老剧院,是老长沙人记忆中文化生活的见证。京剧、湘剧、话剧、越剧及花鼓戏曾经在这里几乎天天都能看到,著名京剧艺术家马连良、梅兰芳等曾在此演出,长沙城一度出现“万人空巷看梅郎”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