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鹏
(白山市人民医院骨科,吉林 白山 134300)
四肢长管骨折为临床创伤骨折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四肢长管骨软组织的覆盖率比较低,主要包含尺骨、桡骨、小腿骨等部位,发生骨折后患者极易出现供血不足现象,故均需进行手术复位治疗,且治愈所需时间长[1]。目前临床主要通过闭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四肢长管骨折,但有研究表明,交锁髓内钉虽有一定强度与韧性,但对骨折处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且术后易出现骨不连、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导致手术整体效果不太理想[2]。随着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不断进展,该手术方式已被临床逐渐应用于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钢板螺钉是由钛合金材料制成,生物力学稳定性好,有利于增强骨折部位的固定性,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能够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促进四肢长管骨折患者骨折处的快速愈合[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对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肢体功能、疼痛情况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白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6、14例;年龄23~71岁,平均(45.61±4.73)岁;其中压伤10例,高空坠落10例,重物砸伤5例,交通事故伤5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8、12例;年龄25~69岁,平均(45.82±4.75)岁;其中压伤8例,高空坠落10例,重物砸伤4例,交通事故伤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对比分析。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4]中四肢长管创伤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者;无手术相关禁忌证者;均为闭合性骨折类型者;意识清晰,可正常交流者;年龄20~75岁者等。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感染性骨折者;膝关节畸形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闭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具体操作为,采用C型臂X线机配合常规闭合复位,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将屈髋角度控制在70° ~ 90°,屈膝角度为 120°~135°,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将三角肌筋膜切开,切口长度为4~5 cm,充分暴露胫骨结节,于近端处钻开髓腔,并以骨干轴线方向扩髓。使用扩髓器逐渐扩大髓腔,直至髓腔内直径比髓内钉直径长2 cm即可,之后置入髓内钉,将髓内钉打入骨折远端处,并安装锁钉瞄准器,先于远端锁定2枚锁钉,沿近端方向转拨髓内钉,加压骨折端,之后在骨折近端锁定2枚锁钉,行静力性固定。观察组患者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完成患者全面检查及医疗器械、手术物品准备工作;手术麻醉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消毒铺巾后对骨折展开复位处理,剥离骨膜,找到骨折部位后置入骨折固定器,并在骨折的骨面部放置加压型钢板,对骨折端实行加压处理,确保固定器牢固性;在固定钢板期间,要先在钢板的两端各钻1小孔,钻孔时确保钢板孔与钻头垂直,将双侧皮质骨钻透,测量钢板小孔直径,根据测量数据选用合适的螺钉固定钢板;术毕止血包扎,术后做好常规检查工作。两组患者均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4]中的疗效判定标准,其中显效:骨折愈合完好,肢体功能恢复正常,无畸形;有效:骨折有部分愈合,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出现轻微畸形;无效:骨折未愈合,肢体功能未改善,出现严重畸形。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包括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5]、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6]、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7]。FMA、KPS评分总分均为100分,分值与患者恢复情况呈正比;VAS评分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感越强烈。④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⑤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生发生情况,包括感染、畸形愈合、骨不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s)、[例(%)]表示,两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效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个月) 手术时间(min)对照组 30 15.69±5.72 5.84±1.27 68.24±8.79观察组 30 10.15±4.25 3.24±0.13 42.85±7.61 t值 4.258 11.155 11.961 P值 <0.05 <0.05 <0.05
2.3 FAM、VAS、KPS评分 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FMA、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FMA、VAS、KP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术前比,*P<0.05。FMA: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VAS:视觉模拟疼痛量表;KPS: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组别 例数 FMA评分 VAS评分 KPS评分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3个月对照组 30 49.58±2.52 61.38±3.17* 8.67±0.83 6.54±0.24* 54.25±6.31 70.26±7.86*观察组 30 49.72±2.54 94.89±4.93* 8.52±0.82 1.28±0.16* 54.46±6.33 85.87±6.47*t值 0.214 31.315 0.704 99.881 0.129 8.39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炎性因子水平 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ng/L)
表4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ng/L)
注:与术前比,*P<0.05。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 例数 IL-6 IL-10 TNF-α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3个月对照组 30 89.48±3.91 16.52±3.21* 19.39±2.82 21.34±2.92* 32.95±7.89 13.84±2.47*观察组 30 89.21±3.88 6.89±2.63* 19.15±2.81 37.19±1.68* 32.64±7.88 8.18±2.48*t值 0.268 12.710 0.330 25.770 0.152 8.85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是因坠落、交通事故等暴力因素造成,为临床骨科多发疾病,患者常伴有剧烈疼痛,且关节功能和组织受损严重。现代临床通过研究发现,对于该类骨折治疗保守治疗方案效果不理想,如何选择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式,已经成为外科医师面临的难题;目前临床对于四肢长管创伤骨折的治疗包含内固定、手术复位、绷带石膏固定等多种治疗措施,而传统内固定可达到最佳解剖复位,并提供较强内固定,但创伤较大,出血多,容易损伤血管神经,影响术后恢复,治疗效果不太理想[8-9]。闭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可以有效阻止骨折端旋转或者移位,符合骨折愈合的力学环境;同时还可减少骨发生蛋白丢失,具有出血少、切口小、骨折端干扰少等优点[10]。但临床应用期间,容易出现锁钉断裂或脱落现象,增加了患者痛苦,延迟骨折愈合。
有研究认为,若在钢板骨折区域钻螺钉孔,增加螺钉帽,可减少钢板应力,预防钢板断裂[11]。随着生物力学、材料力学等学科的融合,目前临床研究认为,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更佳,且具有韧性、抗疲劳性等优点[12]。钢板螺钉内固定是在骨折病变部位置入机械强度、韧性等较高的金属器件,通过内固定、外固定结合方法,对骨折部位实施固定操作,不仅可以保护骨折部位避免二次损伤,还可促进病变组织恢复与再生,减轻骨折部位负荷,提升疗效[13];将钢板螺钉内固定用于四肢长管骨折类型治疗中,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部位骨折现象,要选用相应的钢板类型;依据钢板性能分为加压型和普通型两种,加压型钢板可利用特殊设计加强骨折端固定效果,与普通型相比效果更加显著[14]。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KPS、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肢体功能,缓解疼痛感,促进骨折愈合。
血清TNF-α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当发生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时,会损伤患者机体内内皮细胞,造成局部血流阻断或者缺氧坏死;IL-6是多效性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在调节机体免疫与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TNF-α、IL-6在机体正常状态下,表达水平较低,但若发生骨折或严重感染情况下,其水平会异常升高,从而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IL-10为一种免疫抑制细胞因子,可以调节细胞分化,在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患者机体中会抑制巨噬细胞释放的炎性因子,减少黏附分子表达[15-16]。钢板螺钉内固定在操作时仅需较小的手术操作空间,不会对患者造成大面积的术区损伤,减少了对关节周围组织的创伤,促进受损组织恢复,减轻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患者骨折部位负荷,有利于控制术后炎症反应[17-18]。此外,钢板螺钉内固定通过金属自身的韧性和施压角度来增加固定效果,其抗疲劳性较好,避免了二次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促使骨折面骨芽组织的生长,利于骨折愈合[19]。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及术后并发生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患者,可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有利于促进术后骨折恢复。
综上,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患者,可改善其临床指标与肢体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骨折愈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