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姚森
摘要: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研发干旱、寒冷地区卫生厕所适用技术和产品,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对于我国农村甚至我国整体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厕所革命的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推动“厕所革命”的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厕所革命;补贴力度;健全机制
目前,辽宁农村的“厕所革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一些示范县、示范村改造率已经达到了60%以上,其中本溪桓仁县的成绩较为突出。桓仁县有五女山等许多名胜风景区,经济大部分依靠于景区带来的收益,农村厕所的改造一方面提高了景区的形象以及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收益,因此桓仁县政府对农村厕所的改造十分重视,厕所改造率就有了明显的提升。
农村厕所大都是旱厕。现如今全省的“厕所革命”进行的很快,改造率在逐步提升,因而使一些地区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蚊虫大幅度减少,降低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厕所革命改变了农村的生活面貌,改善了农村的居住和卫生条件,保证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也展现了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是农村居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导致进程缓慢。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农村居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对旱厕的建造及使用早已习以为常。因此大部分辽宁居民认为国家实行的“厕所革命”是某种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导致村民根本不愿意参加其中,这也大大影响了农村厕所革命的整体进程。
二是政府的宣传力度、补贴扶持力度不足。
政府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都放在那些获得高额经济效益的项目,对于厕所改革这种投入大、推广难、收益小的项目,政府的支持以及宣传力度都很小。现阶段辽宁农村经济虽整体有显著提升,但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仍然很低,因此一些地方政府需与村民联合互动进行“厕所革命”的进程推进及建设投资。
三是缺乏厕所改造项目的专业人才。
辽宁“厕所革命”中专项建设人才投入相对较少,即便有不少涉农专业人才自身家乡在农村,但也还是希望毕业后选择流向城市并实现快速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专项人才的流失。
四是体制内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形式主义严重。
辽宁农村“厕所革命”相关直属部门间权责分明,但处理有关问题时只认原则不辩事实的现象时有发生,常导致具体工作效率低下。一些地方甚至仅将“厕所革命”停留在会议研讨、公共宣讲和展会介绍等,没能将具体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并有序开展。
一是通过宣传教育,改善村民的思想观念。
在农村可以设立一个服务站,负责接待村民,并解决村民的关于厕所改造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让村民放心,让村民看到,只有村民真正亲眼看到才能去相信政府是全心全意为村民着想的。也可邀请厕所改造相关专家为村民系统讲解厕所改造的相关事宜,比如资金、技术、好处等以改变村民这种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让村民们主动方接受厕所改造的构思和做法。
二是增加补贴力度,避免村民出资。
在辽宁农村“厕所革命”的政策引导及进程推动中,政府应统筹规划资金,将资金合理分配,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村的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有利于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地方财政也可以变得富裕起来,因此可以改善村民与政府共同出资的情况。
三是推进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
相关人才大都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很难走到农村从事一些基层工作,我们可以在政府宣传推行新政策的基础上以教育强化的方式来培训和改造相应的本土人才以实现人才投入比例增加的计划。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人才待遇水平来吸引外来人才以满足人才素质提升的要求。
四是健全体制机制,防范形式主义。
结合辽宁农村“厕所革命”推行的实际状况,应该建立一套针对性强、合理性高、完整性好的监管制度,实现特例特办、不能一成不变,摒弃“死原则”、不能玩忽职守等情况。同时还应该实行“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保障群众利益和发挥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管护机制,实行社会化管理。要继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对其的监管力度,切实有效的进行改革,谨防形式主义。
综上所述,“厕所革命”是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段改革历程,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助推器,更是我国总体发展中对农村现代化的有力诠释。本文通过对辽宁农村“厕所革命”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其间表现出的来自村民传统观念方面、政府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方面、专项人才缺乏方面、相关直属部门监管机制方面等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辽宁农村“厕所革命”发展的进程。本文依此结合辽宁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厕所革命”的后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基本对策,希望能够为辽宁农村“厕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简介:
张帆(198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企业管理和农村城镇化。
姚森,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读大三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