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直接影响着养殖企业的切身利益。在日常养殖过程中,极易受到病毒、细菌等侵蚀。牛蓝舌病为放牧型肉牛养殖中一种危害较大、较为常见的疾病,由蓝舌病病毒引起,以吸血昆虫为传播媒介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又称该病为牛茨城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肿胀、消瘦、食欲不振、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红肿、溃疡和糜烂等,会造成大范围传播,严重时会导致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蓝舌病通过库蠓、伊蚊等昆虫叮咬传播,在低洼、积水,草甸水塘及沼泽地等地区放牧容易患病,且具有一定周期性。蓝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病毒畜和患病畜,消毒不严格、带毒的精液通过人工受精成为间接传染源,感染后病毒会存在各脏器和血液内,妊娠母牛经胚胎传播给胎儿,危害健康。
牛蓝舌病发病初期体温超过40℃,潜伏时间在5~7天,主要表现为呆立、精神抑郁、行动迟缓、食欲废绝等症状,患牛唇部发生明显肿胀,肿胀部位延伸至耳根,舌头呈蓝紫色,口腔黏膜充血、溃疡,开始流涎;有的舌、齿、唇、颊吞咽困难,黏膜溃疡、糜烂;患牛呼吸困难,鼻流脓性分泌物结痂,发出鼾声;趾间、蹄冠皮肤充血,蹄冠和蹄叶出现炎症,躺卧不动或出现脚尖点地、跛行情况;妊娠母牛患病可能流产或产下畸形胎。
病牛皮下组织呈胶冻样充血,皮肤上常有小的点状出血。剖检患病牛,可见食道黏膜呈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水肿部位主要在颈部,蔓延到咽喉部及食道周围,镜下观察患病牛的食道,可见小血管水肿、充血并伴有出血现象,横纹肌变性坏死,在呼吸道及消化道上发现明显点状出血,严重时会出现明显溃疡和坏死。剖开瘤胃可见,瘤胃内容物干燥,瘤胃黏膜出现充血和出血性病变,伴随大面积的溃疡和糜烂。
对于牛的蓝舌病诊断,可以根据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進行初步诊断,具体的诊断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如病原学检查、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血清学诊断,其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最为准确的诊断方法为分子生物学诊断,可以使用DNA探针技术进行。
4.1 病原学检查
将患病牛的脾脏、细胞培养物或鸡胚组织制成的切片经过负染后用电镜进行直接观察。电镜下蓝舌病病毒为直径55~70纳米的具有双层蛋白外膜的球形。病料采集牛的全血中并加入2U肝素/毫升;采集患病动物的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和精液等置于低温转运箱中,以上样品均需在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备检。
4.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判定值用50%抑制。
4.3 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为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含有电解质的半固体凝胶(琼脂或琼脂糖)中进行的一种沉淀试验。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检测量大的特点。
4.4 免疫荧光试验
分直接法和间接法。试验结果显示蓝舌病毒在荧光显微镜下出现星状绿色颗粒。
4.5 补体结合试验
可区别于血清型,具有型特异性;可用于疫病的监测、诊断和检疫,具有群特异性。
5.1 加强饲养管理
蓝舌病毒对酸抵抗力较弱,不耐热,可使用2%过氧乙酸、70%酒精和3%福尔马林等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定期做好舍内杀蠓、驱虫工作,消灭昆虫媒介,减少到库蠓滋生的低洼处。
5.2 做好免疫计划
做好消灭伊蚊、库蠓和免疫注射工作,避免病原传入,提高畜群免疫力。牛蓝舌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日常免疫疫苗分为2种,弱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在开始免疫前对流行的病毒血清型进行详尽调查,若出现不同的病毒血清型,可采用二价苗、多价苗或单价苗多次免疫的方法进行注射,合理选择疫苗,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目前存在多种类型牛蓝舌病毒,且不存在交互免疫,应注重搞好环境卫生,定时消毒。
5.3 强化引种检疫
调查引进地畜种的疾病流行和发生情况,避免疾病流传,做好引进牛只的疾病检疫工作,严格畜种的调运程序,严禁从疫区或易发区引进牛种,禁止使用带毒精液进行人工授精。一经发现立即上报,按照规定进行隔离、封锁、消毒、扑杀等无害化处理。
对于牛蓝舌病的预防,要本着“防大于治”的原则,预防最重要的一点是切断中间宿主的传播和扩散途径,养殖户要根据自身养殖场的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