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
摘要:伴随着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各种病虫害问题频发。油松种实害虫的发生不仅会侵害油松树木质量,导致油松营养缺失发生病害甚至枯死,还会直接减少油松种实的产量与质量,降低经济收益,影响生态发展。因此,本文分析油松种实害虫的主要种类以及发生规律,提出有效防治手段,仅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松;种实;病虫害;防治
我国甘肃省内有大面积油松林,是主要的建群种和人工造林树种。由于近几年虫害频发,油松种植产量大幅下跌,质量也每况愈下,不但影响经济收益,也对造林、绿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生态效益显著降低。因此,为保护油松种实产量与质量的迅速恢复和提高,需要加大力度研究可以有效防治油松种实害虫发生的综合措施。
1.1 球果小卷蛾
球果小卷蛾是油松种实主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小卷蛾科,一年发生一代。球果小卷蛾蛹一般会选择在油松树木下的枯叶杂草下进行越冬,初春进行蛹化,半个月后成虫。球果小卷蛾一般会在温度适宜的8~12时进行羽化,成虫后经常在晚间出没,球果小卷蛾喜暗不喜明,白天时一般会在油松林木背阴处休息。球果小卷蛾产卵期为半个月,一般会将卵产在油松往年的球果鳞片上,也会有少量产在油松嫩梢以及当年生果实上,产卵时会采取分散式产卵,每个油松果实上的卵数量不等。球果小卷蛾幼虫期会持续一个月,随后孵化,定期2天蛀食一次油松嫩梢或油松的当年生果实,在成长期间,会从孵化处向油松往年生球果内转移,随后蛀入球果,在球果内生存,直到球果小卷蛾幼虫进入成熟期,在其进入成熟期后,其蛀食的球果也会因为失去营养而坠地。根据生物学家调查发现,球果小卷蛾进入孵化期时,正是油松开花阶段,在这个时期内可以对球果小卷蛾害虫采取化学防治。
1.2 松果梢斑螟
松果梢斑螟是油松另一主要种实害虫之一,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松果梢斑螟成虫时期长度可达到11毫米左右,虫卵由白色向红色转变。虫茧由浅褐色向深褐色转变,与球果小卷蛾一样,一年发生一代。松果梢斑螟幼虫越冬后在初春时期,会从越冬位置直接转移到油松嫩梢和雌球花,或者向两年生球果内转移。在松果梢斑螟幼虫长大后,会由油松的细小嫩梢向粗壮嫩梢转移,吸收嫩梢营养,随后进入油松果实,进行蛀食。被松果梢斑螟侵害过的油松嫩梢和果实,由于自身营养已经被松果梢斑螟吸收,致使油松嫩梢逐渐枯黄,营养尽失,极其容易被风吹断,而被松果梢斑螟蛀食过的油松果实,则不再继续生长,逐渐枯萎。松果梢斑螟在蛀食完油松嫩梢和果实后,会在果实内部寄生,利用松脂封住果实外蛀口位置,进行自我保护,6~7月进入化蛹期,半个月左右破蛹而出,进行雌雄交尾产卵,雌性松果梢斑螟一般会将虫卵产在油松树干缝隙、干果、松针上,虫卵数量一般在40粒左右。
2.1 物理防治
第一种采用生物灯光技术防治。油松种实害虫喜欢特定的生存环境,对光环境的要求极为特殊,所以防治人员可以根据油松种实害虫特性,利用特殊灯光引诱害虫,将害虫集中到一处进行统一灭杀,生物灯光消杀技术具有投入少、高效用、易操作等特點,并经过实践操作,害虫消杀效果较为理想。第二种采取人工诱杀。在油松种实害虫防治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植物诱杀和人工信息素诱杀两种诱杀方式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植物诱杀是指在发生病虫害的林域种植可以捕杀害虫的特殊植物,从而进行病虫害治理。例如,大多数鳞翅目成虫羽化后,有取食花蜜补充营养的习性,在成方连片的棉田四边,适量种植一部分开花植物,当成虫聚集在开花作物田取食花蜜时,喷药集中消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信息素诱杀是指通过释放对害虫具有吸引力的信号,将害虫吸引到同一区域,然后集中消杀。
2.2 药剂防治
查看油松种实害虫分布情况和数量,对其进行合理药物防治的现代化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喷施药物时,可以利用先进智能技术精准控制喷药区域,这样不仅可以快速大量消灭病虫害,也可保护没有病虫害发生的森林区域不受农药侵蚀。同时,在进行喷药时,尽量选择对油松伤害较小的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技术人员从草药和动植物体内提取出来的有机物组成的农药,生物农药对病虫害具有强力的针对性,相对于化学农药,具有可自然分解的生物农药,可以在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同时对有益生物进行保护,不仅可以对病虫害进行精确范围灭杀,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对生态系统的污染破坏。
2.3 建立森林病虫害监测点与隔离区防治
加强油松种实害虫监测是保护油松种实的有效措施。将油松林划分为不同林区,在相应林区设立油松种实害虫监测点,定期对监测内容进行分析整合,创建油松种实害虫数据信息,预防油松种实害虫的发生,以及发生后可以立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尽量把病虫灾害控制在一定区域内,防止灾害范围扩散。此外,有害生物隔离区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有害生物进入森林,还可以保证油松种实健康高效成长,从而提高油松种实产量与质量。有害生物隔离区可以建立在油松周边或油松林中。
2.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措施是目前我国油松种实虫害防治过程中见效最快且防治效果显著的虫害防治手段。化学防治中主要采取的是化学药剂毒杀,化学药剂在害虫消杀时具有用时短、见效快、消杀干净、消杀便捷等优势,可以将害虫在短时间内控制住。但是在生态文明高度发展的背景下,由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加,所以对于可能存在农药污染问题的化学防治手段,在非急需情况下尽量减少使用,可以作为油松种实虫害防治的应急手段。在油松种实虫害防治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药剂喷雾防治、烟剂防治、土壤药剂防治等方式,但是由于油松种植地一般在山坡顶部,油松林附近植被密集,因此,受多种因素影响,烟剂防治与土壤药剂防治方式几乎成效不大,基于此种情况,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油松种实虫害化学防治时,都会利用药剂喷雾防治。药剂喷雾防治适用时间为每年4~5月,在这段时间,球果小卷蛾会进入幼虫孵化期,而松果梢斑螟则会进入幼虫转移期,也是油松雌花开花、雄花散粉期,正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综上所述,综合防治措施对于我国油松种实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物候特性防治、物理防治、农药防治,建立森林病虫害监测点与隔离区,有效抑制油松种实虫害的发生,进而提高油松种实年产量与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同时防止油松林因受虫害大面积减少,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