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杨军 雷春霞 陈晓云
北洛河,也称洛河,古称洛水或北洛水,为黄河二级、渭河一级支流,是陕西境内长度最大的河流。它发源于白于山南麓的草梁山,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志丹、甘泉、富县、洛川、黄陵、宜君、澄城、白水、蒲城、大荔,至三河口入渭河至黄河。
城台石窟位于陕北志丹县旦八镇城台村西约100 米北洛河北岸崖壁上,东临城台村,北临公路,南距北洛河120 米。2019 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台石窟坐北面南,分布在东西长50 米、高6 米的崖壁上,比沟底北洛河高约20 米。现存4 窟2 龛,由西向东编号为1—6号。根据现场调查,1号窟为僧房窟,2号窟为主窟,3号龛、5号龛为4号窟附龛,4号窟为瘗窟,6号窟为空窟。窟前无建筑,无寺院遗址。
城台石窟开凿于北宋年间,经北宋政和二年(1112),金皇统九年(1149)、天德二年(1150)增补,成于金天德二年。
石窟平面
城台石窟外观
1号窟窟口呈方形,宽1.1 米,高1.7 米。窟室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3.17 米,南北进深2.7米,高1.93 米。1号窟为僧人修行生活的居住用窟,现存有利用原石预留的石炕及灶台,炕面已坍塌,石炕中有两排烟道。东西两壁各凿有半圆形石洞,用来置灯。窟内西南角有竖向烟道直通窟外,烟道壁凝结有烟炱。窟口两侧开凿凹槽,疑似用来安装木门的,门已失。
2号窟为主窟,由窟廊和窟室两部分构成。
窟廊窟廊东西长24.4 米,南北进深7.4 米,高4.35 米。窟廊南侧由四根方形通顶立柱分为五开间,立柱宽1.46—1.7 米。明间宽3.7 米,高3.35 米,柱面内两侧各开一圆拱形龛,龛内雕菩萨立像,均手托日月立于莲花座上。东侧为日光菩萨像,西侧为月光菩萨像。西次间宽3.43 米,西梢间宽3.8 米,东次间宽3.5 米,东梢间宽3.8 米。窟廊西、北、东三壁均有造像。
窟廊西壁共有造像龛4 龛,造像11 尊,由南向北排列,分上、下两层,上层为1、2号龛,下层为3、4号龛。
1号龛为不规则形龛,龛内主尊为弥勒佛造像,坦胸鼓腹,体态丰腴。两侧各有菩萨造像两尊,头戴花冠,结跏趺坐。2号龛呈不规则形,内空。3号龛呈方形,内雕药王孙思邈坐像一尊。4号龛为长方形龛,内雕四尊罗汉像,罗汉像身高1.1—1.4 米,均结跏趺坐于方形山石状须弥座上,座上搭有帷幔,其中一尊罗汉像左侧有侍从一身。
北壁由窟口和天王像、罗汉造像龛等组成,分为东、西两部分。
2号窟平、剖面图
窟廊造像龛和题记内容分布示意图
2号窟窟廊
北壁西部分上、中、下三层,壁面均有造像,头残。上层为5号龛,中层为6号龛,下层为7、8号龛。
5号龛为长方形龛,龛宽10.6 米,高1.43 米,深0.5 米。龛内仅存须弥仰莲座11 个,座均通高0.7 米,宽0.58 米。
6号龛为长方形龛,龛宽6.8 米,高0.38 米,深0.05 米。龛内雕造像,着圆领大衣或通肩大衣,袖手,结跏趺坐于双层仰莲座上,共有25 尊。
7号龛为长方形龛,龛宽2.6 米,高1.76 米,深0.4 米。龛内雕两尊罗汉造像,编号为1号、2号。1号罗汉造像,着通肩袈裟,左腿下垂于座前,右腿屈膝平置于座面,左足踩方形台,右手屈肘置于胸前,左手抚左膝,坐于方形须弥座上。2号罗汉造像,内着右衽僧衣,外着袒右肩袈裟,左手屈肘捧物置于胸前,右手抚左膝,倚坐于方形须弥座上。
8号龛为两个相连的圆拱形龛,龛宽3.04米,高1.8 米,深0.14 米。龛内雕两尊罗汉造像,编号为1号、2号。龛外东侧有浮雕蘑菇形菩提树一棵,树高0.9 米。1号罗汉造像,内着右衽僧衣,外着通肩袈裟,袖手,结跏趺坐于方形山石须弥座上,座面有帷幔。罗汉右侧有立像一尊,高 0.62 米,似为供养人,头残,着长袍,广袖,头右侧有垂髻,双手捧物置于胸前,足蹬鞋。2号为伏虎罗汉像,身高1.5 米,内着僧衣,外着袒右肩袈裟,左腿下垂于座前,右腿屈膝平置于座面,左手抚左膝,右手置于胸前。造像左侧下部有卧虎一只,身长0.7 米,高0.6 米,呈蹲踞状,虎右前爪搭于左前爪上。
主室窟口处现存四尊天王像,包括立像两尊、坐像两尊。由西向东编为①—④号天王像,头均残。
①号天王像为立像,通高2.7 米,头残失,身着甲胄,腰系英雄巾,胸饰人面护心镜,腰部饰狮子吞口,着战袍,右臂弯曲,右手叉腰,左臂下垂,左手拄方棱锏,足蹬战靴,立于方形座上。
②号天王像为坐像,通高2.63 米,像身高1.57 米,头残失,身着甲胄,腰系英雄巾,胸饰人面护心镜,着战袍,肩搭帛带,帛带由双肩向上在头后环绕呈圆形,上扬飘逸,左臂下垂,左手拄方形锏于身体左侧,右手置于右膝上,左腿垂于座前,右腿屈膝平置于座面上,足蹬战靴,坐于方形须弥座上。天王像右足踩力士一尊,力士像高0.65 米,呈蹲踞状,双肩上托须弥座,双腿屈膝作半蹲踞状,左手向上托举天王右足。天王像左足踩小鬼一尊,身长0.55 米,仰面侧身,双手向上承托天王左足,右腿蜷曲,左腿屈膝,足蹬壁面。
③号天王像为坐像,通高2.64 米,像身高1.55 米,头残失,身着甲胄,腰系英雄巾,肩搭帛带,帛带由双肩向上在头后环绕呈圆形,胸饰人面护心镜,着战袍,左腿屈膝平置于座面,右腿下垂于座前,左手置于左膝上,右手拄锏,锏身残,足蹬战靴,坐于方形须弥座上。天王像左足下有力士一尊,高0.62 米,呈蹲踞状,双肩向上承托须弥座。天王像右足踩小鬼一尊,身长0.78 米,仰面躺于须弥座束腰部,双手向上承托天王右足,双腿蜷曲。
④号天王像为立像,通高2.75 米,头毁,身着甲胄,腰系英雄巾,胸饰人面护心镜,肩披英雄巾,腰部饰狮面护腹,腰系革飘带,双臂戴护甲,着战袍,左臂屈肘,握拳置于胸前,右臂下垂,右手拄方棱锏,足蹬战靴,立于方形座上。
北壁东部分上、中、下三层,壁面均有造像,头残。上层为9号龛,中层为10号龛,下层为11、12、13号龛。
9号龛为长方形,龛宽9.85 米,高1.46 米,深0.5 米。龛内雕方形须弥座承托的三层仰莲座10 个,座均通高0.66 米,宽0.65 米。
10号龛为长方形,龛宽5.8 米,高0.4 米,深0.06 米。龛内雕小坐佛造像20 尊,造像均着通肩大衣,袖手,结跏趺坐于双层仰莲座上。
11号龛为相连的两个圆拱形龛,龛宽2.13米,高1.65 米,深0.3 米。龛内雕两尊罗汉造像,编号为1号、2号。1号罗汉造像为降龙罗汉,身高1.35 米,内着僧衣,外着袈裟,广袖,左手握拳置于左腿上,右手持法铃器置于胸前,左腿屈膝平置于座面,右腿垂于座前,足蹬鞋,坐于山石状须弥座上,座上搭有帷幔。龛外右侧上方雕龙,龙身高0.8 米,宽0.57 米,龙身蜷曲,龙首上扬。下方雕菩提树一棵,高0.78 米,呈蘑菇形。2号罗汉造像,内着右衽僧衣,着右衽袈裟,左臂下垂,左手抚左膝,右臂屈肘置于右膝上,右手握拳,左腿屈膝平置于座面,右腿屈膝踩于座面,足蹬鞋,坐于方形山石状须弥座上,座上搭有帷幔。
12号龛为圆拱形,龛宽1.3 米,高1.5 米,深0.2 米。龛内雕罗汉造像一尊,着右衽袈裟,广袖,双臂屈肘,双手掌心上下相对,握竖条状长方形经卷,结跏趺坐于山石状须弥座上,座上搭有帷幔。罗汉右侧有弟子立像一尊,高0.87 米,着圆领长袍,腰系带,右手握左手置于胸前,足蹬鞋。
13号龛为圆拱形,龛宽1.2 米,高1.38 米,深0.17 米。龛内雕罗汉造像一尊,着右衽袈裟,广袖,左臂下垂,手平撑座面,右臂屈肘,右手握念珠置于右膝上,左腿下垂于座前,右腿屈膝踩于座面,足蹬鞋,自在坐于山石状须弥座上。罗汉左侧有立像一尊,高0.6 米,似为供养人,头部上扬,面部残,着长袍,广袖,头后有垂髻,双手捧物,身体略挺,目视罗汉。
东壁共有造像龛5 龛,造像13 尊,分上、下两层,上层为14、15号龛,下层为16、17、18号龛。
14号龛为不规则形龛,龛内造像已失,现仅存三层须弥座一个。座高0.45 米,宽0.58 米。15号龛呈不规则形,龛内主尊为弥勒佛造像,两侧及下部雕菩萨造像八尊,头戴花冠,结跏趺坐。16号龛为圆拱形,龛宽1.17 米,高1.96 米,深0.3 米。龛内雕一尊罗汉坐像。17号龛为长方形,龛宽3.5 米,高1.8 米,深0.44 米。龛内雕三尊罗汉造像,身高1.1—1.5 米,均结跏趺坐于方形山石状须弥座上,座上搭有帷幔。18号龛为长方形,龛内现仅存长方形台基,无造像。
窟廊内散落大量的造像残件、石香炉、柱础石、雕花柱头、残碑残件等。窟廊西部残存有石拱桌一个。窟廊西梢间立有明代“弘治元年”残碑一通。
主室主室平顶,四壁均有造像。窟室宽10米,进深6.6 米,高4.4 米。窟内中央有方形佛坛,南北宽2.72 米,东西宽4.05 米,高1 米。佛坛上原有三佛二弟子圆雕造像,现已毁,仅存3 个台座。根据残存台座推测,佛像均位于六边形束腰须弥座承托的仰莲座之上,弟子像则位于圆形台座之上。须弥座宽0.9 米,高1.35米。佛坛前残存有明代石拱桌一个,长1.8 米,宽0.43 米,残高1 米,正面浮雕方格,分两层,方格内雕莲花、宝相花、瑞兽等。窟室顶部中心有圆形藻井,中心浮雕宝相花,内由阳刻线条分为八等份,藻井直径1.2 米,深0.4 米。
窟口为三开门,明间宽2.47 米,高2.6 米,甬道进深1.5 米;东次间宽1.95 米,高2.22 米,甬道进深1.4 米;西次间宽1.94 米,高2.38 米,甬道进深1.5 米。窟门比窟廊地面高0.23 米。
北壁壁面雕圆拱形龛3 龛,均为一佛二弟子造像,由西向东编为1、2、3号龛。
1号龛为圆拱形,龛宽2.6 米,高3.55 米,深0.33 米。龛内高浮雕一佛二弟子造像。佛身高1.3 米,高髻,着通肩大衣,广袖,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承托的三层仰莲座上,座束腰部有蹲踞状向上托举的力士像一尊,力士高0.4 米,宽0.35 米,力士坦胸鼓腹,肌肉强健,身披帛带,赤足。左侧弟子造像身高1.55 米,头残,双手合十立于方形台承托的双层仰莲座上,着右衽袈裟,广袖,下身着长裙,足蹬鞋。右侧弟子造像身高1.55 米,头残,双手抱拳立于方形台承托的双层仰莲座上,着右衽袈裟,广袖,下身着裙,足蹬尖头圆口洒鞋。
2号龛为圆拱形,龛宽3.8 米,高3.57 米,深0.3 米。龛内雕一佛二弟子造像。佛身高1.47米,高髻,着通肩大衣,广袖,右手握左手食指置于胸前,作智拳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承托的三层仰莲座上。座束腰部有力士像一尊,力士高0.4 米,宽0.35 米,力士呈蹲踞状,向上托举,坦胸,身披帛带,赤足。左侧弟子身高1.56 米,头残,着右衽袈裟,广袖,下身着长裙,足蹬鞋,双手抱拳置于胸前,立于方形台承托的双层仰莲座上。右侧弟子身高1.59 米,头残,着右衽袈裟,广袖,下身着裙,双手持经书置于胸前,足蹬鞋,立于方形台承托的双层仰莲座上。
主室
主室西壁造像
3号龛为圆拱形,龛宽2.7 米,高3.47 米,深0.28 米。龛内雕一佛二弟子造像。佛身高1.31米,高髻,着右衽大衣,广袖,左手抚左膝,右手屈肘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须弥座承托的三层仰莲座上。座束腰部有蹲踞状向上托举的力士像一尊,力士高0.4 米,宽0.35 米。左侧弟子身高1.54 米,头残,着右衽袈裟,广袖,下身着裙,双手抱拳置于胸前,足蹬鞋,立于方形台承托的双层仰莲座上。右侧弟子身高1.57米,头残,着右衽袈裟,广袖,下身着裙,双手合十置于胸前,足蹬鞋,立于方形台承托的双层仰莲座上。
西壁共有造像龛3 龛,由南向北编为1、2、3号龛。
1号龛为圆拱形,龛宽1.8 米,高3.25 米,深0.7 米。龛内雕普贤菩萨造像,身高1.15 米,头残,着通肩袈裟。左手抚左膝,右手屈肘向前,结跏趺坐于方形须弥座承托的三层仰莲座上。须弥座束腰部有卧象一只,前肢外露。
2号龛为圆拱形,龛宽1.9 米,高3.24 米,深0.26 米。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佛身高1.17 米,头残,着通肩大衣,广袖,双臂弯曲,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承托的三层仰莲座上。须弥座束腰部有向上托举的力士像一尊,力士高0.4 米,宽0.35 米,呈蹲踞状,坦胸鼓腹,赤足。左侧弟子身高1.02 米,头残,双手抱拳立于如意卷云承托的双层仰莲座上,着袈裟,广袖,下身着长裙,足蹬鞋。右侧弟子身高1.04米,头残,双手合十立于如意卷云承托的双层仰莲座上,着袈裟,广袖,下着长裙,足蹬鞋。
3号龛为山石状圆拱形龛,龛宽2.2 米,高2.85 米,深0.25 米。龛内雕自在观音坐像及二侍从造像。自在观音坐像身高1.8 米,头残,上半身残损严重,胸以上及右臂均残,腰系绦带垂于座下,左臂下垂置于座上,左腿下垂踩于山石上,右腿屈膝踩于座上,自在坐于山石状须弥座上。左侧侍从造像,身高1.3 米,头残,广袖,着长袍,风化严重仅可辨双手置于胸前,露足,立于仰莲座上。右侧侍从造像,身高1.26米,头残,广袖,着长袍,双手捧物置于胸前,立于仰莲座上。
东壁共有造像龛3 龛,由北向南编为1、2、3号龛。
主室东壁造像
1号龛为圆拱形,龛宽2 米,高3.24 米,深0.56米。龛内雕大势至菩萨造像,身高1.45 米,自在坐于山石状须弥座上,头戴花冠,长发披肩,上身着飘带,下身着裙,左臂下垂置于座上,右手抚右膝,左腿屈膝平置于座面,右腿向上屈膝,足踩座面,跣足。北侧下部有未雕完的造像一尊,仅存轮廓,像高0.65 米。
2号龛为圆拱形,龛宽1.86 米,高3.17 米,深0.24 米,龛内雕一佛二弟子造像。佛身高1.2米,头残,着右衽大衣,广袖,左手五指平伸掌心向上,右手无名指、小拇指回握,中指、食指略弯曲掌心向下,置于左手指上,似为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形须弥座承托的三层仰莲座上。座束腰部有力士像一尊,力士高0.4米,宽0.35 米,呈蹲踞状,向上托举,坦胸鼓腹,赤足。左侧弟子身高1.26 米,头残,着袈裟,广袖,下身着裙,双手抱拳置于胸前,足蹬鞋,立于如意卷云承托的双层仰莲座上。右侧弟子身高1.35 米,头残,着袈裟,广袖,下身着裙,双手合十,足蹬鞋,立于如意卷云承托的双层仰莲座上。
3号龛为圆拱形,龛宽1.62 米,高2.93 米,深0.4 米。龛内雕文殊菩萨造像一尊,身高0.97米,头残失,胸佩璎珞,着飘带,下身着裙,左臂屈肘,手指自然弯曲掌心向上,置于腹前,右臂屈肘向前,结跏趺坐于方形须弥座承托的三层仰莲座上。座束腰部有狮一只,呈卧状,头残,前肢平置。
南壁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长方形龛,龛宽7.8 米,高1.4 米,深0.5 米。龛内原雕有7尊佛造像,现仅存1 尊,身高0.8 米,高髻,着通肩大衣,左臂下垂手抚左膝,右臂屈肘,掌心向上,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三层仰莲座上。其余均失,仅残存三层仰莲座,仰莲座高0.33 米,宽0.85 米。
此龛为方形龛,内空,无造像,龛宽0.54 米,高0.96 米,深0.65 米。
此窟西距2号窟4 米。方形窟口,窟内平面呈方形,宽1.3 米,高1.62 米,深1.4 米。北壁前设台基,台基上原有包骨泥坐像一尊,现已毁,推测为瘗窟。后壁有圆拱形龛,龛高1.2 米,宽1 米,深0.17 米。
包骨泥坐像外包红胶土草拌泥,发现时窟内已被黄土淤积塞满,当地村民在清除淤积时将坐像腿部骨骼挖出。经过抢救性发掘,根据骨骼及相关遗迹初步断定包骨泥坐像为明清时期。
此龛呈方形,内空,无造像,龛宽0.54 米,高0.96 米,深0.65 米。
此窟位于4号窟东侧上方,距4号窟2 米,方形窟口,内空,无造像,窟口宽0.8 米,高0.97米。因该窟位于陡峭的崖壁上,窟前原有用方形木椽支撑的平台,现已毁,仅存窟口下部两侧各一个方形椽窝,窟内已被黄土淤塞,人不可至,内部形制不清。
城台石窟现存65 处题记,主要集中在2号窟内,内容大多数为保安军城及德靖寨驻军首领及家属为父母家眷祈愿、超度亡灵等。现选取其中7 处题记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为方便描述,对其进行编号,具体见《2号窟平、剖面图》和《窟廊造像龛和题记内容分布示意图》。
T1 为北宋题记,位于窟廊3号柱右侧上方。呈横长方形,宽78 厘米,高37 厘米,共14 行。题记内容为:“……保安军德靖寨/……等廿人各/……到日□□/……工施主下项/……雷□王昭/……王雄杨成/……王义郭青/王宗□□骆立□□□/张安韩□刘进王□/□□□/……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及/……民安乐□记/□□□□五月廿五日□景书/……作人介子用刊。”
T2 为金皇统己巳年(1149)题记,位于窟廊西壁下层4号龛上方。阴刻楷书,内容为:“首领开香首领移/伤等发心打造第/六罗汉一尊已此/功德各人父母利益/存亡见保家眷僧/侣长寿者岁次皇/统己巳五月十六日善果上。”
T3 为庚午(1150)中秋题记,位于窟廊北壁西部上端。阴刻楷书,共8 行,内容为:“保义校尉德靖寨兵马都/监兼酒税徐兴并妻窦氏/谨启虔诚舍净财打造妆/銮石空寺/慈氏菩萨壹尊伏愿亡过/父母超生/天界见存家眷各保平安岁/次庚午中秋十五日聊记。”
T4 为政和二年(1112)题记,位于窟廊北壁西部①号天王造像西侧。阴刻楷书,内容为:“本寨主□女弟子张氏等造钏/□□□汉一尊/□县君□氏高氏李氏郭氏杨氏/赵氏高氏王氏李氏乔氏李氏王氏/张氏赵氏□氏刘氏赵氏刘氏处氏/右伏愿/皇帝万岁重臣千秋/政和二年八月□日女弟子高氏等。”
T5 为大观戊子年(1108)题记,位于窟廊北壁东部③号天王造像旁东侧。碑形题记,下部为阴线刻如意云头承托的双层仰莲座,阴刻楷书,内容为:“大观戊子年仲春十六日/张乐潜同行部/张左臣赵真内□介用。”
皇统己巳题记
菩提树树冠内题记
T6 位于北壁东部下层11号龛西侧菩提树树冠内。宽0.26 米,高0.26 米,阴刻行楷,竖排4 行,满行5 字,内容为:“东南西北顺/生活曾经进/同人若不识/便是介子用。”
T7 为大观庚寅年(1110)题记,位于窟廊北壁东部②号天王像西侧。阴刻楷书,共4行,内容为:“同瞻佛像/ 大观庚寅十月/ 郭次公刘子正史致元/郭时中贺机远高及中子冠□□同瞻。”
在多处题记中提到的“德靖寨”,人称“狄家城”,建于宋天禧元年(1017),元代废除,是宋陕西路保安军下辖诸寨之一,也是北宋末年陕北地区防御西夏的军事重镇。《宋史·地理志》载:“保安军,同下州。崇宁户二千四十二,口六千九百三十一。……寨二:德靖,顺宁。” 《宋史·兵志》还记载了其兵力情况:“西路德靖寨,同都巡检所领揭家等八族,兵一千一百一十四,马一百五十。” 1987 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了德靖寨故城,其位于城台石窟东北约500米城台山上,城址占地面积约5 万平方米,依山势修筑,现存部分夯筑墙基与堑山墙体,内部散落大量宋代遗物遗迹。根据庚午中秋题记等内容可知,城台石窟的开凿与德靖寨驻军有直接关系,推测均由宋金时期德靖寨守军所捐。
“介子用”亦被多次提到,又称介用,是鄜州人士,为陕北介氏家族成员。城台石窟开窟为北宋年间,当为介子用鼎盛时期的作品。介用的父亲介端,祖父介守信(另有二子介源、介处),兄弟介元和介政,他们的名字在延安地区的石窟造像题记中屡有提及,是以开窟造像为业的匠人。此外,介广、介百、介玉等其他家族成员也参与了石窟开凿,介氏家族是当时名显一时的开窟造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