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雅丹
【摘要】本文以绘本《伊恩的行走:一个关于自闭症的故事》《通过我的眼睛》《亨利的朋友》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自闭症(ASD)主题儿童绘本故事文本和视觉图像,探究该主题的创作理念与启发。在故事文本中,本文阐述了自闭症的社会观察视角和打破自闭症神话的启示。在视觉图像分析中,本文基于刘易斯的理论具体阐释出三本绘本视觉图像创作思路。
【关键词】自闭症;故事文本;视觉图像;儿童绘本创作
关于残疾角色儿童读物之于幼儿的相关话题,卜拉斯卡早在2003年便有了“非残疾幼儿可从此类读物中学习到自身与残疾儿童的相似之处和差异”①的积极认识。在自闭症(ASD)主题儿童绘本领域,《伊恩的行走:一个关于自闭症的故事》②(以下简称《伊》)《通过我的眼睛》③(以下简称《通》)《亨利的朋友》④(以下简称《亨》)作为三本重要文献,其故事文本与视觉图像均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价值倾向与风格特征,对其进行系统疏理与认识,对自闭症(ASD)主题儿童绘本的创作将带来有益的启发。
绘本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纪。1461年,乌尔里希·伯纳德首次将文字和图像印刷在一本书上。1658年,夸美纽斯在纽伦堡出版了他的《可视世界》,成就了第一本专为儿童设计的书籍。⑤儿童绘本发展至今,虽然学者一直提倡绘本题材的多样性,但关注自闭症(ASD)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作者及作品仍鲜见于世。对于当今儿童及青少年读者来说,了解并关注自闭症自有其必要性。为此,本文疏理了近年来全世界比较受读者欢迎的自闭症主题绘本(表1)。整理出笔者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十本自闭症主题儿童绘本,其中大多数以自闭症儿童为主角,同时也存在描绘自闭症成人的绘本。
自闭症儿童绘本的受众儿童年龄跨度为3至11岁。一般来说,为保证儿童绘本的语言和图像质量,作者负责故事文本的创作,插画家负责配合文字来创作插图。考虑到单一的绘本不足以反映这个时代的创作面貌,笔者重点选择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绘本,用以分析其中的自闭症主题的故事文本和视觉图像。
《通》《伊》《亨》三者有着各自独特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同时带出不同的解析视角。《通》的故事叙述方法独特,其主角是一名自闭症儿童,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去描绘父亲与自己的生活情况。一方面反映出自闭症角色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一个客观的自闭症形象,旨在让不了解自闭症的儿童获得正确客观的认识。《伊》的作者则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切入,描绘自闭症患者以及家人的关系,可以引发从亲人角度如何看待自闭症儿童这样一个值得讨论的社会议题。《亨》中虽然没有明确表明主角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但是从故事文本与视觉图像的相辅相成中,我们可通过绘本艺术分析理论的运用,洞察其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绘本具有叙事性特点,文字和图像都能作为一个桥梁,连接作者和读者的沟通。⑥鉴于文本创作的先行性以及它与插图创作同样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依次从故事文本、绘本视觉图像两个角度去分析上述三本绘本。它们不仅对读者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也给未来创作同一主题的人们提供借鉴经验。
三本儿童绘本的故事文本包含自闭症患者与他人之间的两种人物关系:《通》和《伊》是亲情角度,《亨》则从友情角度。笔者从两个角度来解析故事文本:一是该类故事文本中不同的社会视角;二是故事文本对于打破自闭症神话的启示。
非自闭症患者撰写的自闭症主题绘本可以展现不同的社会视角。《通》以自闭症儿童的角度展开描写,更多关注的是自闭症儿童的内心表现。与之不同,《伊》是以亲人看待自闭症儿童的角度去讲述故事,描绘自闭症儿童与家人相处的生活细节。《亨》同样以第三视角来讲述故事,用班级同学的故事创造了一个微小的社会模型。它给予读者一个模糊的主角,类似现实生活中非自闭症患者所观察到的自闭症患者,他们的行为和表现有些特殊,感情上则需要融入社会以及感受到被社会认可。两本书都是由非自闭症患者撰写,给读者提供多角度看待自闭症人群的思考方式。然而,非自闭症患者撰写的书籍可能会忽视自闭症个体的精神世界。因为非自闭症人群和自闭症人群之间存在差异。根据古尔布兹的调查显示,非自闭症人群对于自闭症的认知水平较低。⑦因此,由非自闭症患者撰写的儿童文学书籍存在不客观的因素。
2018年,在约翰等人的文献中提到自闭症神话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社会接触时产生的,另一类则是针对自闭症患者自我感知的误解。⑧《伊》《通》两本绘本都有一些对自闭症症状的客观描写,可以帮助非自闭症读者去认识了解。在《伊》中,伊恩对气味的嗅觉、对食物的味觉和对周围环境的感受与姐姐朱莉截然不同。书中具体用了三个小的故事情节来表达。他们一起去买花,在路上姐姐用羽毛挠弟弟的下巴,之后去餐车边买食物。在《通》中,凯亚认为与人交流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正如她所说:“我在听你说话,我在吸收你的每一个字。”⑨除此之外,故事文本还描绘了自闭症主角的具体症状。例如,她的注意力不太集中,但是耳朵感官会非常的活跃,对声音很敏感等。书中对于消除自闭症神话也有积极的描写:“我喜欢和我的学校朋友一起玩,但还没有学会如何加入游戏。”⑩女孩的内心活动,反驳了自闭症儿童不在意社会关系这一刻板印象。
三本绘本都具有各自的绘画风格和美学理念。虽然优秀的儿童绘本是适合儿童及成人,但是其大部分受众群体还是儿童。从儿童的角度来看画面,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是视觉图像本身。刘易斯指出儿童绘本中关于视觉图像的五个关键特征,分别是线条、颜色、动作和运动、尺寸和位置以及象征意义。??下面我们以这五个特征作为标准,分析三本儿童绘本为艺术创作所带来的启发。
從表现手法看,《通》《亨》两本绘本的线条风格清晰,而《伊》绘本则主要是鲜明的色彩。《通》的线条风格随意却不张扬,线条配合鲜明的颜色,它的视觉整体感觉宛如儿童涂鸦画,稍显稚嫩地勾勒出“可爱”的色调。《亨》的线条则呈现出一种水墨感。水墨线条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其飞白的效果与大色块间虚实相生的特征最具表现力,但《亨》的作者在色块上增加一些笔触肌理,使得其中人物栩栩如生,更丰富了绘本的视觉表现。传统的写实水彩作为《伊》的视觉语言,充满真实场景的感染力。其作者在刻画自闭症患者和他人交流时的细节表现最为精彩。其次,《伊》的颜色丰富度较高,明暗关系突出,这样的画面不仅吸引儿童注意力,也能获得成年人的青睐。
“讲故事”是儿童绘本的主要功能。用视觉图像讲故事主要体现在人物的运动和动作中,包括人物的行为动势和细微的表情。以《伊》为例,为表现自闭症角色和非自闭症角色在嗅觉感官上的不同,作者细致地描绘了自闭症角色对于香味的厌恶表情和动作。当画面中出现不止一个人物时,我们需要突出对比自闭症患者和非自闭症患者行为状态的差异。作者描绘主角伊恩在忙碌的人群中漫不经心地看着天花板,既运用角色的动作来塑造自闭症人物,又给予了读者一个普遍的社会视角去看待自闭症。
三本绘本的版面尺寸有所不同,却能呈现各自独特的视觉图像。这就涉及视觉图像的构图和排版。三本绘本中包含了多种视觉构图,对开的画面中配合文字的表达和没有配合文字的表达,以及单页画面配合单页文字等。当插画家开始制作一本儿童绘本时,首先要考虑其尺寸是否适合儿童去阅读。其次,构图和排版需要反复地推敲,并且找到能配合文字的呈现方式。
儿童在低年龄段时只能接受较短的文字信息,因此需要视觉图像的辅助。视觉图像配合语言,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例如,在《通》绘本中,文本是描述自闭症主角“我爱吃冰淇淋”这个爱好,而插画则是通过描绘许多不同种类的冰淇淋去象征“爱”。《亨》的封面描绘了主角在独自玩积木游戏,标题页是他在看金鱼的画面。作者借具体的形象和画面来象征友谊。当阅读完整个绘本,我们会发现积木和金鱼都是主角和朋友之间玩耍的内容。
儿童绘本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其绘本创作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国家和社会虽提倡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对于描绘残疾群体,尤其是自闭症群体的关注度依旧较低。通过对于自闭症主题儿童绘本两方面分析,给予未来立足于同一主题的绘本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需明确的是,儿童绘本中的故事文本和视觉图像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语言去给读者讲述故事。自闭症主题的故事文本对于消除社会上的偏见和误解有一定的效果。绘本作者在创作故事文本时,可以参考以上方面来思考。自闭症主题的视觉图像的表达方式并不单一,插画家可以运用的材料不受限制,这给予了创作者充分的表达空间。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在视觉语言的基础上去考量画面的线条和颜色,运动和动作,尺寸和位置,以及象征意义。绘本的创作者在注重视觉画面的同时也要配合故事文本的发展。自闭症主题儿童绘本的创作还有很多值得深入讨论的方面,本文主要针对绘本本身展开讨论,缺少实际读者的反映及感受调查。对于创作者来说,在未来可能还需要考虑到绘本与读者的互动关系。具体可以从受众群体的艺术疗愈需求来思考,让绘本创作更真实有效地帮助自闭症儿童及家庭。
注释:
①Joan K. Blaska,Us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to learn about disabilities & illness: for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working with young children. 2nd ed (New York: Educator’s International Press, 2003).
②Laurie Lears and Karen R itz, Ian’s Walk: A Story about Autism(NewYork: Albert Whitman& Company, 1998).
③⑨⑩Jon R oberts and Hannah R ounding, Through the Eyesof Me(London: Graffeg Limited, 2017).
④Jenn Bailey and MikaSong, A Friend for Henry(NewYork: ChronicleBooks, 2019).
⑤Martin. Salisbury and Morag Styles,Children’s picturebooks: the art of visual storytelling(London: LaurenceKing Publishing, 2012), pp.7.
⑥Martin. Salisbury and Morag Styles,Children’s picturebooks: the art of visual storytelling(Lond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2012), pp.100—103.
⑦Gurbuz, Emine ; Hanley, Mary ; R iby, Deborah M,“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Autism: The Social and Academic Experiencesof University in the UK”,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9.2(2018), pp. 617—631.
⑧John, R achael PS ; Knott, Fiona J ; Harvey, Kate N,“Myths about autism: An exploratory study using focus groups”, Autis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22.7(2018), pp. 845—854.
David Lewis,R eading contemporary picturebooks: picturing text(London; New York: R outledgeFalmer, 2001), p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