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瑜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立足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部制订的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强调了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为语文教学的应用实践,指明了路径。
一、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阅读文本并展开对话的过程,在对话中,既有师生各自与文本进行思想与精神交流的活动,同时师生、生生、生本间的行为活动也是这一对话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小组合作学习与阅读教学的融合实践,是符合新形势下的阅读需求、满足多元对话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为教师阅读教学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充分激活学生思维的同时,借助互动形式营造深度思考的课堂情境,使一篇完整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内蕴丰富的文章被高效解读,从而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当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学类文本,是经过慎重遴选脱颖而出的高质量文本。这些文本承载着丰富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教师通过阅读教学,层层挖掘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深入文本,一方面结合具体的文本类型,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并感悟文本,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要基于文本阅读的有效方法,选择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策略,深化學生对文本的理解,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合作学习,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
如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4课《石壕吏》一诗,其写作特点就在于采用了剧本的写作方法。文中四个人物分别为:石壕吏、“我”、老妪、老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小组通过分角色朗读、合作探究的方式,对诗歌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进行剖析。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问题情境,展示以下与文本解读相关的问题:
问题1:朗读全诗,课文具体写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2:结合注释,谈一谈感受到的人物形象?
问题3:思考人物形象背后是否有言外之意?
文中四个人物相继出场,随后,每个小组认领相应的人物且形成人物专题,组员之间进行分工,更为细致、有针对性地对文本进行解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上述小组合作的方式与此相契合,在小组的带领下逐步形成本体意识。因此,在正式的分角色朗读环节,诗歌阅读教学的课堂则变成了小剧场,一首《石壕吏》在四个小组的合作探究下,以微剧本的形式呈现,将政治的黑暗和社会民众的痛苦展现出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实现由文本解读到形成较高认知能力的转变。
基于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对文本解读的关键点进行小组分工,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加以优化整合,引领学生深度触摸文本,真正读懂和欣赏文学类文本,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正如于漪老师所讲:“如果不研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对语文能力训练的需求,课往往只教在课堂上,在学生心中留不下深深的痕迹,效果不佳是意料之中的事。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须在拨动学生心弦上下功夫。”[]需要关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并非脱离教师的引导,完全依赖学生的发挥。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开展,教师应该以多听、多看为主,发掘问题并及时调整,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途径。
二、在写作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当前的写作教学,教学效率低下已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主要表现为教师“重批轻改”或学生“重写轻改”,写作教学呈现表层化,学生缺少对作文字、词、句、段与上下文之间整体联系的修改方法的练习。如何让写作教学指导更有实效?答案是提高学生的写作参与感。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入写作教学,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创设形式多样的写作情境,是有效达成写作教学目标的策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两点展开分析:
1.合作模式下的作文构思与选材
构思与选材是写作的重要步骤。通过构思实现谋篇布局,并选取合适的素材,形成文章的基本骨架,最终凸显文章的主题。然而,很多学生在此过程中出现思路混乱、思维不够严密、选材呆板陈旧等问题,这也是当前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创建合适的学习小组,将写作教学真正转化为互助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重新点燃写作的希望之火。
以“终于,我不再____”的写作教学为例,这是半命题作文,命题权掌握在学生手中,选材与构思都有较大的自由。因此,将题目补全并思考:我不再怎样?经过何事,我才会有最终的变化?此类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分工、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去解决。以学生的视角为导向,首先在进行写作教学前,教师可鼓励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思考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随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讨论写作的题材、写作的注意事项、作文提纲等内容,最后再选出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在整堂课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优势互补。教师也可以借此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等,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写作教学体系。由于小组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学生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写作选材范围,拓宽了自己的写作空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样,写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合作模式下的作文评价
作文评价是指在作文命题指导的基础上,对学生作文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归纳,通过作文评价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作文评价过程本身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即作文评价的判断在不同的个体、环境、背景下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应努力构建多元化的作文评价模式,增强学生自我评价修改作文的意识,激发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下的作文评价可以说是一种合理且有效的改善习作教学的方法,变单向的教师评定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本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以“围墙外边”的写作教学为例,教师鼓励学生自主修改且形成对自身写作水平的整体评价和定位。在学生自评环节结束后,提供一套具体的作文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分为六个小组,两两小组交换进入小组互评环节,从“内容、表达、书写”三大版块出发,分别依照“中心明确,立意深刻10分”“选材精当,内容充实7分”“符合题意,围绕题目5分”“内容真实,情感真挚5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5分”“表达准确,语言流畅5分”“书写整洁美观3分”共40分的评价标准,细化到具体项目环节中,或修改,或进行二次创作,并挑选优秀作文进行分享,让写作者再倾听全班同学不同的意见,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最后一环节,教师可以进行总体评价,给予学生明确的、具体的、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探究感知,用心观察和感悟周边的物、景、人、事,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倾注于文本,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尽显作文学习的原色。
本学期通过多次作文教学实践,教师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写作教学,让每个学生都熟悉了作文评改的标准,从而将学到的写作技巧迁移运用到自我实践中,将写作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在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以自己的写作个性启发并影响着身边的伙伴,促使小组成员乃至班级成员主动养成修改作文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自己设计的小组合作探讨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小组合作评价的机制是否合理、学生的接受度等问题。只有不断深入思考,才能真正使小组合作学习与写作教学深度融合,发挥其作用。
三、在名著阅读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此外,将小组合作学习与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课相结合,也是强化语文学习效果的合理途径。名著是人类智慧和精神的结晶,所蕴含的语文知识复杂且广博,涉及语言学、修辞学、文艺学、逻辑学、文体学等。小组合作方式的融入,能促进学生对阅读题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名著阅读的模式很多,为了让名著的解读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可以引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为同学推荐自己喜爱的名著作品。有的学生阅读兴趣一致,可一起讨论名著中的故事情节,有的同学对同一本书有着不同的理解,可以进行观点的碰撞,驰骋于丰富的文学世界中,感悟人生百态,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而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所在。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人人都有情感,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情感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冶”。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如《艾青诗选》名著导读中创设了“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专题三:举办诗歌朗诵会”三个专题。专题脉络非常清晰,但学生在阅读时要同时解决三个专题的问题,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进行适当的分工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合作探究时,每位同学挑选自己最喜爱的一项组成专题小组,在确保人数相对均衡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专题探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引导专题一小组选择《艾青诗选》中最有感触的一两个意象,仔细品味,体会它们蕴含的情感;专题二小组着重关注诗歌的写法特点,对艾青诗歌的艺术风格形成自己的感悟;专题三小组从朗诵视角出发,朗诵并录制相应的音频,探究朗诵技巧,并将音频上传至班级群与大家共享。小组分工加上专题的创设,使得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时目标更加明确,切入点更加具体,能够带着思考沉浸在文本之中,获得更佳的阅读体验。
再如《傅雷家书》名著导读中创设了“傅雷的教子之道”“父子情深”“我给傅雷写回信”三个专题,教师可以引导同学认真阅读与鉴赏,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将准备成果借由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其他同学好的读书方法与写作技巧,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享受语文学习之美,高效完成对名著的阅读、批注、思考,获得很好的学习体验,也激发对名著阅读乃至语文学习的热情。
总而言之,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师生、生生、生文之間的互动情境,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平等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合作学习中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使课堂的生命力更加旺盛,使学生的学习、认知、思维、表达等各项能力都得到锻炼,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产生新的认识,使学生在阅读中收获丰富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