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利,杨春霞,邓娟娟
(1.邯郸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北 邯郸 056001;2.唐山市中医医院急诊二科,河北 唐山 063000;
3.唐山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河北 唐山 063000)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由椎动脉循环缺血引起,患者由于椎动脉系统狭窄、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引起后循环发生障碍而导致患者供区脑组织缺血,可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一定影响[1]。盐酸氟桂利嗪是一种钙通道阻断剂,能防止因缺血导致的脑部细胞内病理性钙超载所致的细胞损害[2]。中医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属于“眩晕”范畴,属于一种脑血管疾病,其病因与患者病后体虚、年高肾亏、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病机在于患者机体虚实两端,气血亏虚、清窍失养、髓海不足为虚,痰、瘀、风、火扰乱清窍为实。针灸是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3-4],“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可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血液循环,缓解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但目前关于“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尚未完全明确。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析其疗效。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 年4 月—2021 年4 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8 例作为观察对象,将128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 例。对照组男34 例,女30 例;年龄47~64 岁,平均(53.73±2.67)岁;病程5~14 h,平均(9.37±1.93)岁;体质量指数(BMI)19~25 kg/m2,平均(22.17±1.05)kg/m2。观察组男33例,女31例;年龄45~66岁,平均(54.18±2.73)岁;病程5~14 h,平均(9.52±1.88)岁;BMI 20~25 kg/m2,平均(22.57±1.11)kg/m2。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5]中的相关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者;2)无脑部疾病史者;3)临床资料完整者等。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2)伴有脑部手术史者;3)合并血管病变者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每次5 mg,每天1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选取患者印堂、百会及双侧风池、内关、完骨、天柱、三阴交,患者侧卧,采用0.25 mm×40 mm 毫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对患者进行针刺,每穴施手法1 min,所有穴位留针30 min,每隔10 min 行施针手法1 次。2 组均治疗3 周。
1.4 观察指标 1)眩晕程度:治疗前和治疗3 周后,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7]对患者眩晕程度进行分析,包括0 级、1 级、2 级、3 级。2)中医眩晕症状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和治疗3 周后,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中的相关标准对患者眩晕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9]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3)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和治疗3 周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DC-N2S 型,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检查2 组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液流速。4)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使用血液流变仪检测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
1.5 疗效标准 根据《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10]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中的相关标准制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使用例(百分比)[n(%)]表示,χ2检验进行比较。
2.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64) 例
2.2 2 组治疗前后眩晕程度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眩晕程度比较(n =64) 例(%)
2.3 2 组中医眩晕症状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中医眩晕症状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n =64) 分
表3 2 组中医眩晕症状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n =64)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4 2 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n =64) cm/s
表4 2 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n =64) cm/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5 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3 周后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 =64)
表5 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 =64)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后循环主要由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组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栓形成和后循环系统出现解剖异常均可导致后循环缺血的发生,可引起患者丘脑、海马体、脑干、小脑等缺血,进而引起患者眩晕症状的发生,患者早期无梗死灶的形成,但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脑干、枕叶、小脑等区域的安全性脑死亡,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威胁[11]。盐酸氟桂利嗪能增加耳蜗小动脉血流量,改善前庭器官循环,同时对血管收缩物质引起的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持续性血管痉挛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液供应,因而可缓解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但其单一疗法不能从根本上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需要联合其他疗法进行治疗[12]。
中医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位在脑,痰瘀阻络、气血亏虚、脑髓失养、清窍郁闭为其主要病因,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临床治疗当以调神为核心[13]。“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选取穴位为印堂、百会及双侧风池、内关、完骨、天柱、三阴交,针刺印堂可开窍醒脑止晕、定志安神;针刺百会可益气固本、升阳固脱、醒脑开窍;针刺风池可使气血上注于脑,平肝熄风、除眩止晕;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针刺内关有理气止痛、宁心安神的功效;针刺完骨可宁神开窍、祛风泄热;针刺天柱可有效缓解患者头晕目眩的症状;三阴交位于足太阴脾经,针刺三阴交具有行气活血、疏经通络、调补肝肾的功效[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眩晕程度0 级患者占比及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眩晕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降低眩晕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是导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应以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为基本治疗准则[15]。本研究结果显示,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说明“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脑部血液循环。现代医学研究[16-17]认为,针刺百会可抑制内皮素的合成,抑制其引起的脑血管收缩作用,增加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脑血流量;风池位于枕下三角区的位置,神经血管及肌肉丰富,针刺风池穴可解除脑血管痉挛,调节血管运动平衡,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针刺内关有效增加大脑血流灌注,改善脑部缺血症状;针刺三阴交可扩张微动脉,提高大脑供血。
综上,“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改善眩晕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但本研究治疗时间较短,对部分指标的统计学数值可能会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后续可延长治疗时间,进一步分析“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