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励志文章,树向上精神

2022-04-29 07:14:16王淦生
新教育·校园 2022年2期
关键词:速用第一人称成才

王淦生

所谓励志文章,指的是那些拥有正能量,能激励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文章。好的励志文虽然也讲述道理,但更多的是从生活中某些真实的故事出发,通过对读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无耳提面命的说教之感。考场作文十分强调文章主题的积极向上,阅读励志文章,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有效的表达技巧,比如在一篇文章中将故事和道理有机结合起来,重视记叙、抒情、塑造人物形象等,从而使我们的作文更加生动,也更有温度。

一般说来,优秀的励志文章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和借鉴:

借鉴点之一:活用人称,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采用第一人称“我”或者用第二人称“你”,会让读者觉得作者是在讲述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是在跟自己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从而可以增强文章内容的真实感,迅速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加深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联系,使文章更具亲和力,更易被读者接受。

【精品赏读】

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努力,而成功却好像还遥不可及?那就问自己一句:你已经觉得世界亏欠了你吗?

有个朋友开玩笑说,星爷的电影票还了,小李子的奥斯卡还了,听说世界只欠村上一个诺贝尔了。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被欠就是一种成功。一个人如果努力到让世界都亏欠了他,那他就已经成功了。

我今天要说的,并不是成功学,我要说的是努力。我自己就是一个失败的典型,关于成功,我无从谈起。我只想告诉自己,我写得还不够好,是因为我不够努力,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可以再疯狂一点,再努力一点。

与君共勉。

(摘自米盐《努力到世界都亏欠你,你就成功了》)

【技能提升】

这段文字开头连用两个问句,先用一个问句揭示了当前许多人存在的一种付出与成功不成正比的“委屈”心理,再以第二个问句交代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在表达观点时,作者不是直接评判人们“委屈”心理的正误、直接为“成功”下定义,而是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相结合的方式,似在与读者在交流和商榷,使作者的观点更易被读者接受。

【满分速用】

反观当今,当郭敬明充满早恋、贪婪、颓废的作品发行时,当韩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论风生水起时,当《当时明月在》这本著作热销时,当马诺、芙蓉姐姐在网上受到热捧时……谁能告诉我,我们那一颗宁静的心在哪里?我们现在许多人正在慢慢地失去它,从而变得疯狂与骄傲,变得目空一切。

让我们找回最初的宁静,让我们在内心修篱种菊,让我们怀抱着谦卑宁静的心走在社会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视自己为天地间的一粒尘埃,用宁静平和的心看待世界。我相信,低到尘埃,便能开出花来。

(摘自江苏考生《非宁静无以致远》)

【速用点拨】

这段文字先以一组排比揭示了当今社会年轻人心态的低俗、轻佻和浮躁,再以第一人称复述“我们”(当今社会中的年轻一代)为主语发问,提醒年轻人:我们正慢慢失去宁静之心!接着以一组排比句“让我们……”提出如何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这里运用第一人称“我们”的好处是将作者自己纳入评判对象中,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读者更易接受。

借鉴点之二:讲好故事,让文章更引人入胜

有道是“形象大于思想”,在故事中体现道理和观点,既能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又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道理。口号式的鞭策很难打动人心,满篇大道理、说教意味太浓还会让读者产生抵触情绪。我们在写作时应当避免单调空洞的论述,适当加入故事性的叙述。

【精品赏读】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

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在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的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摘自林清玄《大和小》)

【技能提升】

林清玄的这篇文章正是基于一则生动有趣而又富含哲理的故事展开。因为价格相同,所以便不顾自己脚的大小而选择最大的鞋子—虽然生活中这样的人未必多见,但持这种生活理念的人并不鲜见。林清玄以一则短短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的任何需求都应该以适合自己为准则,过多的欲望反而会妨碍自己的前行,拖累自己的人生。

【满分速用】

一颗璀璨无比的珍珠,必然经受过蚌的肉体的无数次蠕动以及无数风浪的打磨,才能熠熠生辉。同样,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史铁生在年轻的时候失去了双腿,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贝多芬失明且失聪,但他依然创作出了《英雄》《命运》等大量音乐作品,在人生的不幸中,他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这些都是曾经摔过跤的人,但他们却都坚强地站了起来,与命运、与不幸抗争,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摔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此对生活失去勇气和信心。

(摘自河南考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速用点拨】

在这一片段中,这位考生先是以一个比喻和一句歌词揭示自己的观点,再以史铁生和贝多芬的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叙议结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得出最终的结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摔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短短一段文字,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用了极为典型的事例,寓说理于叙述之中,让读者易于理解接受。

借鉴点之三:对比反复,力求凸显文章主旨

励志文章为了使文章的主题鲜明突出,在行文过程中可以围绕主题频现关键词或其近义词,也可以抓住关键词的对立性词语展开叙述和描写。无论采用反复的手法突出文章的关键词,还是采用对比的手法突显文章的主旨,都应做到自然而不做作,真情而不矫情。

【精品赏读】

人的一生常处于抉择之中,如:念哪一间大学?选哪一种职业?娶哪一种女子?……诸如此类的事情常让人大伤脑筋。一个人抉择力的有无,可以显示其人格成熟与否。

倒是那些胸无主见的人,不受抉择之苦。因为逢到需要决定的时候,他总是求询别人的意见:“嘿,你看怎么做?”

大凡能够成大功业的人,都是抉择力甚强的人。他知道事之成败,全在乎己。没有人可以代劳,更没有人能代你决定。

在抉择的那一刻,成败其实已露出端倪。

(摘自吴言《抉择》)

【技能提升】

这段文字最大特色便是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有主见的人”和“无主见的人”之间的本质区别:前者会承受抉择之苦,而后者则享受着无须动脑的安逸,但是,只有慎重抉择,三思而行,我们才有可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一切听从命运安排,事事接受别人摆布,必然难以打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难以享受到真正属于自己成功的乐趣。

【满分速用】

对一名学生来说,“成功”应该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便是成人,第二才是成才。一个人也许不能成才,但一定要成人,要活得身心愉悦,活得光明磊落,活得“人畜无害”,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其实也是最大的成功。一个人倘若不懂得做人的本分,没有正确的三观,自私自利,就算他“成才”了,也难以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益处,难以走得更远。这样的人不仅算不得“成功”,甚至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失败者。社会上那些高智商、高学历、高职位的“三高人才”中因三观不正而误入歧途甚至堕入罪恶深渊者,谁会承认他们是“成功”者?

(江苏考生《成人与成功》)

【速用点拨】

这一作文片段中有三个关键词—成功、成人和成才。作者通过“成人”与“成才”的对比,阐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文章做到条分缕析,先阐述了什么是“成人”及“成人”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只知道眼盯着“成才”而忽视“成人”教育的危害—这样两相对照,凸显出“成人”的重要,而一个人能真正“成人”,其实正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阅读励志文,能使我们学到为文的技巧,还能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力量,给我们积极向上的思想。相信通过读励志文收获了满满正能量的你,定能写出真挚温暖的好文章!

猜你喜欢
速用第一人称成才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08-24 07:35:04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中国收藏(2017年4期)2017-05-13 07:23:02
无人机研发:“中国制造”不甘落后
无人机研发:“中国制造”不甘落后
第一人称小木屋
西少爷:用互联网思维卖肉夹馍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