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光
《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写,也许你没有听过王献之这个名字,但如果说起他的父亲王羲之我们就非常熟悉了。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书法,可贵的是他的书法并没有被父亲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所掩盖,而是在楷书、行书和草书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由于王献之和他父亲王羲之都在书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所以后来人们将他们父子两人并列称为“二王”。
在行草书方面,王献之在他父亲王羲之草书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用筆更加流畅,连带更加紧密,开创了连绵的“一笔书”。
有人认为《中秋帖》是宋代人的临摹作品,具体来说是临摹的宋代《淳化阁帖》中《十二月割至帖》的部分内容。清代乾隆皇帝非常喜欢书法,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三希堂”来收藏和欣赏古代书法作品,其中的“三希”指的就是《中秋帖》《伯远帖》《快雪时晴帖》这三件稀世珍宝。
一、用笔
(一)铺锋为主,提笔为辅
铺毫,又称铺锋,是指书写过程中将毛笔下按,使笔锋充分舒展开。这样写出的笔画多呈现丰腴圆润之态。裹锋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常见的篆隶用笔,在书写时将笔锋绞转在一起,追求一种特殊的笔墨效果;另一种是指书写过程中将毛笔提起,使笔锋向中间聚拢,这样写出的笔画虽然相对较细但不失骨力,多用于楷、行、草等字体。我们这里主要指后者。
《中秋帖》的用笔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圆润厚重,为表现这种用笔特点,对铺毫的运用是非常关键的。如“人”“大”的首笔,起笔的同时迅速将笔锋下按,使笔锋充分铺开,这样写出来的笔画就会显得圆润有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秋帖》中铺毫的用笔方式占有很大比例,但也不要忽视其中的裹锋。我们也可以将“铺毫”与“裹锋”简单地理解为笔画的粗细变化,如果只采用一种方式进行书写,很容易使作品看起来缺少粗细变化,因此,铺毫与裹锋是相辅相成的,经常同时出现,如“中”“为”“甚”“然”等字。
(二)使转灵活,方圆兼备
使转是行草书中最为常见的用笔方式之一,多用于转折和连带处。使转用笔所形成的笔画多呈现圆润流畅之态,如“得”“何”“庆”“等”等字,当然偶尔也会有方钝之形,如“不”“为”“即”“人”等字的转折处。与楷书中轻提重按的顿笔转折不同,《中秋帖》中的转折是笔锋在运行过程中方向改变而形成的,运笔时要注意流畅感和书写感。
二、结体
从整体来看,《中秋帖》全篇22个单字中,除了“为”“然”“人”“大”等字以外,都呈现出纵向伸展的结体特点。纵向取势的结字处理,进一步加强了同一列中上下字之间的关系,也拉开了左右之间的行距。
从具体单字形态来看,不同于一般楷书那样尽可能追求每个字的稳定处理,《中秋帖》中的单字取势多倾斜欹侧。但如果关注到上下字的关系,则不难发现这些看似倾斜的单字处理其实是在追求字组的整体平衡,这也是行草书结字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即在自然书写中因字赋形,注重字组关系,追求更大范围内字组稳定与调和。如在“如何”“大军”两个字组中,上面的字向右上方取势,下面的字则向左下方牵引。再如在“庆等”字组中,上面的“庆”字向右上方倾斜,下面的“等”字则向左下方倾斜。
此帖中单字内部的留白处理呈现出强烈的疏密对比,甚至有些笔画都粘连到一起而形成块面的形态,与周围大面积的留白形成强烈的对比,如“相”“等”等字。
三、章法
《中秋帖》共三列,每列六至八字不等,其章法表现为纵有列而横无行,上下字距连绵紧凑,左右字距较远且错落有致,加上单字结体多纵向取势,在整体视觉上形成强烈的纵向牵引,一拓直下。
每一纵行的字组连带关系紧密又各不相同,如在书写节奏上,第一列可分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第二列可分为“为即甚省如何、然胜”,第三列可分为“人何、庆等、大军”。与此同时,字组与字组之间的上下连绵常表现出左右摇曳与错位,如第三列“庆等”整体右移,下面“大军”整体左移,这种自然错落的书写使作品看起来更加丰富。
虽然此帖中三列之间的左右间距较大,但它们之间通过“补空”的方式相互辉映,使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协调。如第一列“秋”与“不”、“相”与“还”,第二列“何”与“然”,第三列“何”与“庆”等字之间的间距较大,形成断点,但其他列中与其相邻的地方往往写得比较紧凑,与之形成补充与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