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松
摘要:2019年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引入了投影向量概念,通过投影向量与旧教材中向量的投影概念辨别,理解投影向量的本质和作用,用投影向量解释数量积并进行运算,提升数学直观想象素养.
关键词:投影向量;数量积;高维空间;低维子空间
1 问题的产生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实施后,2019年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后简称“新教材”)中出现了概念“投影向量”,取消了旧教材中“向量的投影”这一概念.有教师在讲授这一知识时误认为还是旧的概念,还有教师发现投影向量,只是在证明数量积的分配律时使用过,后面就如昙花一现般消失不见,不理解教材中为什么引入投影向量.
2 概念辨别
旧教材中向量的投影是一个数量,利用这个数量来解释向量的数量积.有教师因为旧教材的教学经验,先入为主地认为投影向量也是个数量,从而造成概念混淆.
新教材中投影向量的定义为“向量a,b是两个非零向量,AB=a,CD=b,作如下的变换:过AB的起点A和终点B,分别作CD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1,B1,得到A1B1,我们称上述变换为向量a向向量b投影,A1B1叫做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如图1所示),这里投影是一种数学线性变换,投影向量正是在这个变换下产生的,投影向量是一个向量,而不是数量.
3 投影向量的数学本质及其作用
向量的投影(这里是指正交投影)是高维空间到低维子空间的一种线性变换,得到的是低维子空间内的向量.例如,设空间Q是高维空间R的一个低维子空间,高维空间R内的一个向量a向子空间Q作投影变换(正交投影),得到子空间Q内的向量b(b即是投影向量),b是子空间Q中到向量a距离最短的向量[1].三维空间内的平面和直线均为其低维子空间,二维平面内的直线是其低维子空间.高中阶段,在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向量的正交分解中,投影向量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1 勾股定理
向量OA与向量b共起点,借助图形(距离最短,如图2所示),易知向量O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OA1与AA1构成直角三角形,投影向量把勾股定理带到我们面前.
3.2 点到直线的距离(向量推导)
设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Q(x0,y0),直线l:Ax+By+C=0,求点Q到直线l的距离d.
推导:如图3,在直线l上任取点P(x1,y1),则有Ax1+By1+C=0.
取直线l的一个法向量n=(1,BA),易知d就是向量PQ在法向量n上投影向量的模
(投影向量的模后面有推导过程).
则d=PQ·nn=x1-x0+BA(y1-y0)1+B2A2
=A(x1-x0)+By1-y0)A2+B2
=Ax0+By0+CA2+B2.
3.3 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
推导:如图4,点Q为平面α外一点,任取平面内一点P,设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n,则点Q到平面α的距离d等于向量PQ在法向量n上的投影向量的模,
即d=PQ·nn.
同理,也可用投影向量得出两异面直线间距离公式.
以上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总结为:点到平面的距离,即是向量(点和平面内的任意一点形成)在平面法向量上的投影向量的模;点到直线的距离亦是如此.这一过程体现了投影向量在降维中的作用,投影向量就像是高维空间降到低维子空间的精灵,联结起高维空间与低维子空间,舞动穿插于诸多数学知识中.
4 投影向量的教学建议
新教材中,在数量积的定义之后,给出了投影和投影向量的概念,并用较大篇幅探讨明了投影向量的计算方法.教材至此对投影向量停止介绍,之后仅在数量积的分配律时使用过投影向量,在后续教材中不见踪迹.这也是部分教师对投影向量地位认识不足,对教材中投影向量感到突兀的原因.结合上述投影向量的本质和作用,给出如下教学建议.
4.1 投影向量计算方法的改进
教材中投影向量的计算方法为OM=acos θe(其中OM为向量a在向量b方向上的投影向量,e为与b同向的单位向量,θ为a与b的夹角).这种方法主要是借助几何直观,利用投影向量的定义得出.
还可利用向量的代数特性,进一步推导出投影向量计算方法的另一种形式:
OM=acos θe=acos θbbe=a·b|b|e=a·b|b|bb=a·bb2b.
即投影向量的计算方法有两中形式:
(1)OM=acosθe;
(2)OM=a·bb2b.
形式(1)体现出投影向量运算的几何特征,形式(2)体现出投影向量的代数运算特征.由形式(2)还可以推导投影向量的模,推导如下:
OM=a·bb2b=a·bb2b=a·bb.
|a·b||b|
即向量a在向量b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模.
例1已知a=6,e为单位向量,当向量a,e的夹角θ分别等于45°,90°,135°时,求向量a在向量e上的投影向量.
例2如图5,已知△ABC的外接圆圆心为O,且2AO=AB+AC,|OA|=|AB|,则向量BA在向量BC上的投影向量为 .
例1、例2均为教材中的原题,借助几何直观,利用形式(1)可迅速求解.
例3
已知b=5,a=4,a·b=15,求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
解: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为a·bb2b=35b.
例4
已知a=-2,1,b=(4,3),求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
解: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为a·bb2b=-15b=-45,-35.
例3、例4以及2019年人教版数学必修第二册第89页第15题,用形式(2)容易解决.
4.2 利用投影向量解释数量积
数量积刻画的是两个向量的模和夹角余弦的乘积.其实,用投影向量也可以解释数量积.已知OM为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e为与b同向的单位向量,θ是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由投影向量的计算方法,可得OM=a·bb2b,
所以
OM·b=a·bb2b·b=a·bb2b2=a·b.
下面为几何解释,如图6所示:
设OA=a,OB=b,OM为向量a在向量b上的投影向量.
即a·b等于a在b上的投影向量与向量b的数量积.用投影向量来解释数量积,体现了平面向量到一维向量的降维转化,也能更好地诠释物理上“功”的定义.
例5如图7,在圆C中,是否只需要知道半径长或弦AB的长,就能求出AB·AC?
解:考虑两个向量在彼此上的投影向量,根据圆的性质,
易得AC在AB上的投影向量为12AB,所以AB·AC=12AB2,只需已知弦AB的长即可求出AB·AC,与半径无关.
例6
如图8,四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边B4C4上有10个不同的点P1,P2,……,P10,记mi=AB2·APi(i=1,2,3,……,
10),求m1+m2+……+m10的值.
例5、例6均可利用投影向量巧妙解答.
用投影向量解释数量积,在常用数量积计算方法上进行了补充,有助于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提升,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向量运算.
5 结束语
向量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桥梁,投影向量则把高维空间和低维子空间进行了联结,像是高维空间“下凡”到低维空间的数学精灵.笔者认为,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若能增加课时补充这一内容,或是新教材中补充用投影向量来解释数量积运算的内容,可以更深入揭示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本质,让投影向量的作用体现得更加灵动.
参考文献:
[1]严兴光.理解数学:向量投影与投影向量[J].中学教研(数学),202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