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2021年首次以党中央名义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地方政府积极履行发展职业教育主体责任,强化政策配套力度。部省共建职教高地使得东中西部呼应的发展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一體化研制颁布专业目录,丰富充实了类型教育特征。中职教育民生兜底作用显著,坚持就业升学两条腿走路,在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强化。专科高职教育扩招任务圆满完成,“双高”校建设迎来期中大考。职业本科教育起步发展,有力增强了职业教育适应性。职教国际合作交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并举,开发并被国(境)外采用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数量稳中有升。
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胜利召开,对于新时代职业教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一年来,教育部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全国职教大会精神,在现代职教体系内涵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其中,中职办学定位有调整。按照《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开始从“就业导向”转向“升学和就业两条腿走路”。
目前,仍存在问题有待解决。例如,中职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还不牢固。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储备。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存在办学定位不适配、办学规模大而不强、办学条件多半不达标等问题。十年间中职与普高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收入差距呈现逐年拉大态势。中职院校教师缺编严重,“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占地面积、校舍面积、专任教师数等离教育部2010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也尚有较大差距,如期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的“到2023年中职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目标的时间已经相当紧迫。日益严峻的发展态势让我们开始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历史性转折阶段。如何重新界定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的内涵、如何稳固其基础性地位等问题,亟待我们系统解答。
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将通过多样化发展巩固中职的基础性地位。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一是要调整定位,引导中职教育多样化发展,发挥中职教育的就业、升学功能,使中职教育的定位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为“就业与升学兼顾”。通过拓展中职学校办学功能,提升中职学校对不同需求学生的吸引力。二是优化布局,通过撤销、合并、转型、托管、土地置换等形式,整合“小、散、弱、空”学校。三是落实达标,各级举办方要高度重视职业中等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问题,切实扛起办学履责的主体责任,采取强有力举措,确保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四是加大投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相适应的拨款制度。五是培育示范,加快推动实施“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央财政通过专项奖补,引导地方财政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在办学、管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品牌专业。
(选编自《中国教育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