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终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遇

2022-04-29 00:44:03
奇想 2022年1期
关键词:旅人虚拟世界行星

扭曲的区域不断扩大,离我越来越近,最后,周边的一切都变得扭曲,混乱,以至虚无。

最后,我还是没能见到夏西西,意识就像落入一片朦胧的白光中。

“嘿!张知杰,你醒了吗?”

我从生命冷冻仓里醒来,看见夏西明的全息投影站就在前方,一脸嫌弃的样子。

“唉,醒了,醒了。”

打了一个哈欠,又伸了一个懒腰后,我从信息库里调出两天前在我自己的大脑元宇宙中研究出来的氧气转换技术,并安排了以冯·诺依曼机为原型的女娲无人机去制造出这个装置。

“你也有醒不过来的时候啊。”夏西杰向我嘲讽道,“幸好我发现得早,及时向你的元宇宙中传输了干预信息,强行让系统崩溃。”

“害,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你帮我,我倒还能凑活下去。”

我故意装出傻子似的笑容,但夏西明不为所动,好像看我真的像一个傻子。

“作为人类文明走出太阳系的第一位宇宙旅人,还是小心点,出了事,会有不少人心疼你那金贵的大脑的。”

听完夏西明说的,我感觉压力又重了许多,如果我这样的大脑在进入元宇宙系统后也会出现意识拒绝脱离的情况,说明以人脑作为搭建平台的虚拟世界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元宇宙系统最大的风险就是在虚拟世界技术研究完成后,自己的潜意识可能因为生存的渴望,拒绝销毁为了研究存在的世界,也就会导致进入系统的人永远醒不过来,除非虚拟世界愿意自我毁灭,让元宇宙停止运转。

但是最近我没有时间再改进元宇宙系统了,因为新行星的开发计划已经搁置两个月,这颗行星除了气体以外其它条件都很适合人类生存。

为了改造星球上的特殊气体,我进入自己的大脑元宇宙,在比现实世界增多百倍时间的虚拟世界里研究这种特殊气体转变为氧气的技术。

向宇宙传输生命的代价是巨大的,在其它遥远行星上传播生命的代价更大,虽然冯·诺依曼机的发明可以在新行星上自主利用周边环境物质建造基地,却无法复制地球上的生命。

所以像我,还有夏西明这样被称为“旅人”的探索者就担负起了向宇宙传播地球生命的使命,携带着人类以及其它主要生物的原生基因,在已经建设出适宜环境的新行星上培育地球生命。

“我看你是想家了,意识也有松懈的地方,下次就先不要用元宇宙系统自己搞研究了。”夏西明继续说,带了几分安慰的语气。

“终有一天我们会相遇,在尽头的尽头。”

“是啊。”我冲着夏西明继续笑着。

转眼望向舷窗外的宇宙,看着那暗粉色的星云绽放出瑰丽的色彩,远方忽明忽暗的星星在浓黑的宇宙中闪耀。

我想让这样寂静的宇宙存在更多生命。

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旅人”孤独的使命。

“当人类的足迹已经遍布星辰大海时,我们终会有相遇的那一天。”

猜你喜欢
旅人虚拟世界行星
你我皆是旅人
中国三峡(2022年6期)2022-11-30 06:15:50
流浪行星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28
追光者——行星
行星呼救
读者(2018年20期)2018-09-27 02:44:48
梦的旅人——读《我们仨》有感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纽带
流程工业(2017年4期)2017-06-21 06:29:52
虚拟世界大门正启
拥抱虚拟 珍惜现实
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