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枢
在长沙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20万-15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先民生息繁衍。春秋时期,长沙被纳入楚国版图。战国时期,长沙就有城邑,并为楚南重镇。根据考古专家对大量发掘出土资料的判断,战国时期长沙城的位置和范围是:东在今黄兴路和蔡锷路之间,南到坡子街一带,西临下河街,北在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这一范围东西长700余米,南北宽约600米,与后来的长沙城相比,真可谓是“弹丸之地”。
从战国至今,长沙建城邑已有2400年左右的历史,而中心位置一直没有移动,只是在旧城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不断拓展。
西汉长沙王吴芮始筑新城
西汉初年, 番阳令吴芮被封为长沙王。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封立长沙国,原秦朝长沙郡治“湘县”改称为“临湘县”,故称长沙国的都城为“临湘故城”。吴芮修筑的土城,南城墙约在今樊西巷稍南;北城墙在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东至东庆街、东正街;西滨湘江,略成正方形,面积约1.5平方公里。城池内还建有吴王殿,殿西正对贾谊故居,位置在今五一大道至司门口之间。1987年五一广场地下挖掘发现的巨大夯土台基,证实为汉代遗存。
隋唐城池进一步拓展
隋唐时期,长沙城垣外四周绕有水面宽阔的护城河,河上有桥梁,城墙辟有多座城门。城垣东至小吴门、浏阳门,南至南门口,西沿大小西门附近,北为司马桥、培元桥以南。今青少年宫后的六堆子即为唐代北门长乐门的遗址。今天心阁下东城墙,在浏城桥至天心阁一线山脉龙伏山以西,从城北的戥子桥往南,直至天心阁西北方向的高码头,是当年东城墙外护城河的流经之处。司马桥、戥子桥等桥为跨越护城河的桥梁。东城墙上辟有浏阳与醴陵两座城门,当时的浏阳门在今浏正街与都正街相交处。
南宋奠定城垣基本格局
宋代之前的五代,长沙为马楚王朝的都城。马楚政权在长沙大兴土木,南筑碧湘宫,南城墙扩至今碧湘街之北,并辟有碧湘门;北筑会春园,北城墙扩至开福寺以南,今湘雅路一带,后因兵毁。北宋时长沙城围曾达“二十二里九步”,由于战事频繁,土城墙屡遭损毁。
南宋绍兴二年(1132),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李纲着手修复城垣,以长沙城太大,难于守备为由,奏请将城垣截去三分之一。至景定元年(1260),向士璧任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时,这个截城工程才得以完成。即北城墙移建至今湘春路一线,长沙的城围便缩小到了“十四里有奇”(有奇:有余的意思),基本接近明清城垣。民國初,拆除旧城垣时,在兴汉门城墙内发现宋代向士璧题写的“云阳门”青石门额。至此,长沙城垣的格局最终完全确定,整个城市负山面江,其范围南止城南路,北止湘春路,东枕龙伏山,西临湘江。
南宋军民誓死守卫城池
长沙的土城池,经历了数次残酷的战争磨难,严重毁损。在明代以前,便有三国初期吴蜀的长沙之争、南北朝时的二萧长沙之战、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的破城屠城。
南宋末德祐元年(1275)元军南下攻打长沙城,时任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的李芾(衡阳人)动员全城军民,苦守土城墙3个月,城破在即,与李芾一道守城的受聘参谋尹谷(长沙人,岳麓书院老师)领全家举火自焚。李芾感叹不已,令部将沈忠处死自家老少,然后自刎而死。沈忠也效法李芾殉难。在潭州保卫战中,英勇无畏的几百名岳麓书院的学生,城破后大多自杀殉国,守城功臣安抚使参议杨霆(衡阳人)也举家殉难。许多老百姓誓死不当元军俘虏,史料称:“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缢林木者,累累相比。”
明王朝斥巨资修固城墙
元军破长沙,城池夷平,但剩颓垣残壁。明初,各地方政权为了守好一方土地的平安,纷纷加修加固城墙。长沙在明洪武五年(1372)也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垣修整工作。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以砖石对土城墙进行全面改造。其时城墙砖由长沙府12县州负责烧制,今发现烧刻在城墙砖上最早的纪年为“洪武七年八月”。
城西向据湘江天险,其余三向绕以人工护城河。护城河由城南的西湖桥引湘江水,流经长沙南、东、北三方后返入湘江。这次城墙的大规模修整,耗资巨大,在长沙城建历史上是一项空前伟大的工程。
修缮后的长沙城池,共设城门9座。城内有东正街、浏正街、南正街、北正街、西正街等正街通向各个城门。各城门上皆建有城楼,另在城墙东南角上建用于瞭望放哨的角楼,此即天心阁前身。作为天心阁之基础的古城墙即为明城墙的一段。
清朝屡次修缮城垣
明末,战事再起。张献忠的大西军攻打长沙,守城的长沙府推官蔡道宪宁死不降,被张献忠凌迟处死,后安葬在天心阁下的里仁坡,至今遗迹犹存。清军攻占长沙时,封疆大吏何腾蛟、堵胤锡与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战,最后以身殉明。两场大战使古城池再遭毁损,清初开始新一轮的城池修复工程。然而至康熙十二年(1673)冬,吴三桂叛军占据长沙城,长沙城池又遭受严重破坏。康熙十八年(1679)正月,清将贝勒察尼围岳州,直逼长沙,叛军弃城而逃,清兵入城。从清前期算起,至道光中期的180余年的时间里,长沙古城池得到了不断增修和加固,先后增辟了经武门、福星门、太平门、学宫门,加前之九门,共计城门13座。城墙巍然坚固,壮丽生色,以至“城池崇屹,甲于他郡”。
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打长沙,城墙被火炮轰击,千疮百孔。湖南巡抚骆秉章、毛鸿宾、恽世临等先后重修城墙,天心阁段古城墙着力加固,设炮台9座,并加固瓮城,使古城墙成半环拱式内双城格局。
民国天心阁城墙遗存
辛亥革命后,为顺应历史潮流,加速经济发展,1914年之后陆续拆除明清城垣,修建马路,今之建湘路、天心路、城南路、西湖路、湘江路、湘春路等均为旧日城垣所在。
天心阁下这一段古城墙,因处龙伏山巅,相对其他地方而言,拆除工程的难度最大。时至1924年下半年,全城其他地方的城墙均已拆完,仅剩下了天心阁下这一小段未拆。其时,以市政公所总理曹典球为首的一批文化人早有提议:保留天心阁下这段城墙,作为文化遗迹,供后人凭吊。在多方的支持与努力之下,当局最终决定保留这段城墙与天心阁,天心阁便成为供世人访古寻幽的千古名胜。
编辑/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