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婧
【前言】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会议强调,2022年经济工作总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充满着不确定性。如何认识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利与弊,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一言蔽之,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深层次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重构四大格局,调整之机正当时。
一、世界市场竞争格局的调整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球经济受到相当大的冲击。虽然2021年世界贸易从疫情危机中复苏显著,然而复苏表现不均衡,许多主要经济体的对外贸易仍低于疫情发生前的平均水平,服务贸易复苏状况明显弱于商品贸易。在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和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我国对外贸易难免受到影响,但此时更是我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地位提升的宝贵机遇。
(一)我国具有强大稳定的经济实力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GDP占世界比重已达到16.4%,自疫情发生后,经济增长国际领先,两年平均增长5.1%,出口贸易也大幅增长。我国出口贸易的强劲反弹得益于控制疫情蔓延的早期成功,不仅减轻了疫情对我国本土经济的影响,而且对全球针对疫情相关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能够较快响应并加以利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作出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决策对稳定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强大而稳定的经济实力是我国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的坚强后盾。
(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尽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非经济因素冲击,个别国家推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但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市场魅力不减,经济全球化依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既创造了持续收获广阔市场空间和与客户建立稳固合作关系的机会,也使我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大增。
二、供需实现动态平衡的调整机遇
近年来,我国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了供求关系。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又适时作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反复对既有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重创,原材料、人工、物流成本快速上涨,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倒逼国内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重塑产业链供应链,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以供给创新引领消费升级,通过供给来创造消费新的增长点,达成以内需驱动为主的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二)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
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和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现实动力,也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抓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从根本上重塑生产生活方式和需求结构,一方面,生产领域向中高端迈进,对研发、设计、营销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对产品品质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新的需求与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形成新的经济技术范式,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调整机遇
我国工业生产、居民消费及外贸出口稳步回升的同时,三大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在发生悄然的改变。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升,装备制造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服务业“稳定器”“新引擎”作用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一)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地位
工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在抵御疫情和恢复经济的过程中,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保障了防疫抗疫的物资供应,其次率先复工复产,强劲复苏,带动拉动了GDP由负转正。但是全球贸易环境的恶化使得我国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进一步暴露,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安全面临挑战,驱动工业转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提升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加速壮大发展新动能。
(二)现代服务业支撑效应凸显
服务业“稳定器”作用明显。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9%,高出第二产业16.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7.7%。服务业新业态蓬勃发展。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与线下众多服务业场景加速融合,助力产品消费提档升级和服务消费提质扩容。随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在推动产业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传统与新兴产业迭代更替
旧力渐弱,新力将生。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双引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推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拓展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跨界趋势也愈加明显,同时加快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持续融合、互促共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迅猛发展。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0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人工智能核心产業规模超过500亿元。
四、区域协调平衡发展的调整机遇
我国已经形成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在当前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下,区域协调平衡发展更为关注两方面,一是在国民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的前提下,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二是发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强化县域经济“压舱石”定位,不断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
(一)总量控制下有序推进结构调整
对实现区域协同平衡发展来说,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总量控制主要解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问题,结构调整主要解决在总供需基本平衡条件下区域之间的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实践证明,没有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就很难实现;只有总量平衡而没有结构优化,宏观经济的稳定性问题也无法最终解决。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三去一降一补”在总量控制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为加快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有序推进产业国内转移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从两端发力
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拉动和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崛起,引领和推动了城乡深度融合发展,而推进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将打造协同治理、绿色发展的新样板。县域则是城乡协调发展另一个重要的发力点。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机遇,县域经济的角色定位正加速向双循环末端“压舱石”转变。引导县域产业错位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挖掘县乡消费潜力,将对形成国内经济良性循环起到关键性基础性作用。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坚持多边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做强经济基础,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毅迈进。
(作者单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