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新闻的叙事逻辑特点研究

2022-04-29 01:56赵笛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期
关键词:短视频新闻新媒体

赵笛

摘要:互联网信息传播已经走入视频化时代,公众不仅热衷于短视频传播,官方的新闻媒体以及商业新媒体平台,也都将注意力集中到短视频新闻领域。新媒体传播最早的口号是“有图有真相”,而现在的短视频时代则是“无视频不新闻”。脱离了短视频这一存在形式,网络信息的传播也会显得索然无味。本文从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特点出发,探索当前短视频新闻的叙事逻辑特点,从图片阅读到短视频阅读,到底经历了哪些叙事逻辑的转变,在未来又应该如何升级这种叙事逻辑,提高受众的阅读感受和信息获取效率。

关键词:新媒体;短视频新闻;全民参与;新闻审美

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叙事逻辑需要依赖不同的传播载体。报纸新闻虽然讲究图文并茂,但却以文字传播为主,电视新闻的视频化提高了受众的感官享受,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无图无真相”的叙事逻辑,丰富了传播内容。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催生了短视频新闻的出现,叙述逻辑从全面铺陈变得更加简要,同时也出现了人人参与、事无巨细的逻辑特点。用短视频讲述新闻故事、百姓故事和国家大事,已经成为短视频信息传播的重要特点,影响力也伴随着用户增长和平台扩容而不断升级。新闻所在之处必有短视频,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的共识,而创作者随之扩容,既包括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也包括每一个网络活动的参与者。

一、新闻表达:新兴传播方式的包容性提升

在媒体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新兴媒体总能够覆盖传统媒体的叙事逻辑和表达方式,获得更广阔的传播空间。电视新闻与传统纸媒相比,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加巨大,影像化的传播丰富了受众的感官享受,同样的新闻能够给受众带来更大的信息量和阅读舒适感。相比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互联网信息传播不仅增加了传播的信息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向,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受众也可以是创作者、传播者,打破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固有界限,并由此衍生出了商业媒体、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等多种媒体存在形式。[1]短视频新闻则进一步提升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公众参与度,相比于文字创作,短视频的拍摄更加简单易行,一键发布的功能更是为短视频的质量提升、发布速度加快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正因为如此,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民众,也有发布短视频的能力,甚至一些短视频具备了短视频新闻的特点和功能。

从媒体传播形式的更迭可以发现,新兴媒体的出现总是更具有包容性,一方面是内容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多样化,让新闻的可观赏性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则是参与的门槛降低,从新闻的旁观者逐渐成为新闻的参与者甚至主导者,从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威胁到传统媒体的某些传播功能及地位,影响力比较大的大V、网络红人、商业新媒体和自媒体账号,受众人数和传播影响力较高,往往并不亚于一份报纸或某个电视节目。[2]

二、新闻受众:短视频新闻更具有感知性

从文字和图片、声音到短视频,不论是任何一种新闻传播方式,都是希望以描述来展现新闻场景、传递新闻信息和故事。从阅读感受上作对比,文字和声音需要通过受众的联想,才能在大脑中形成新闻的基本形象,实现对新闻现场的感知;图片虽然可以直观地展现新闻场景,但却是静态的场面;电视新闻现场性比较强,能够让受众迅速感知到新闻的样貌;短视频新闻继承了电视新闻的感知性特点,并能够将最核心的场景和内容展现给受众,因此具有更强烈的感知性。[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的网络视频用户已经达到9.44亿,其中短视频的用户占了绝大多数,达到了8.88亿,并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4]从互联网PC端的“无图无真相”理念,发展到如今的“有新闻必视频”,从本质上来讲,这都是顺应受众对新闻叙事方式和逻辑的需求。首先是商业媒体和社交媒体的迎合,为了适应网络群体碎片化阅读的特点,运营人员将长视频打碎剪辑,将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呈现出来,让网络受众窥一斑而知全貌,尽管内容传播并不全面,但这十分符合网络受众的碎片化阅读需求;其次是短视频平台的引导,各类短视频平台降低了视频发布的时长和创作门槛,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任何短视频都可以被发布到平台上,时长较短、内容不用过度审核、短视频无须美化等特点,让短视频创作者群体迅速增长,目前抖音的日活用户已经达到了6亿以上,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短视频平台;最后是传统媒体的妥协与跟风,只有部分官方媒体在短视频风靡的早期入驻各类短视频平台,很多官方媒体都是跟风者,通过入驻短视频平台、发布短视频新闻信息、自建短视频平台等方式,进入了短视频传播的“红海”。

三、新闻创作:短中见大成为新时代的网络缩影

短视频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短”,视频长度从10秒钟到3分钟不等,即便是短视频纪录片,时长也不过五分钟。这种“短”的特点,更加适应了当前新媒体时代网民的快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需求。短视频虽然短,但并不代表内容的空洞,人们用手中的拍摄设备和短视频记录这个时代,凝聚出了新时代的网络缩影。

(一)剑走偏锋的新闻纪实小切口

曾几何时,传统媒体十分钟爱于气势恢宏的新闻大制作、大事件,直到最近几十年以来才逐渐关注民生新闻,试图从小的角度阐释社会变化和民众生活。短视频新闻的创作群体中,除了专业的新闻媒体机构外,网络受众也是群体庞大的参与者,每一个老百姓都是短视频的创作者,相比之下,专业的新闻机构虽然创作质量高、输出稳定,但在绝对数量上却处于劣势。[5]

专业新闻机构以短视频新闻的角度创作新闻传播作品,将历史性的大事件浓缩于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节目中,更接地气,更容易被网民传播。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推出的《主播说联播 》,让受众看到了新闻联播的另一面,也看到了新闻主播的另一面。《人民日报》推出的短视频栏目《中国一分钟》,虽然只有短短三集,但却将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就融于一体,通过全新视角解读中国发展和民生改善成果。这种小切口引出大事件的短视频新闻创作,是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新闻的创作逻辑的基本特点,通过展示历史性大主题的细节,也将生动的故事展现出来,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阅读。

(二)“短”是表象,“硬”是内核

短视频新闻和网民拍摄的短视频存在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新闻传播,后者是生活记录,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影响力,在正常的传播过程中,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力度更强,这与其坚实的内核密不可分。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必须要搞清楚一个核心的本质事实,“短”并不是短视频新闻的核心要素,只有内容质量过硬,才能够让短视频新闻获得传播生命力。[6]

在各类短视频传播平台中,数以亿计的平台用户都在不停推送短视频作品、原创作品、剪辑作品、转发作品,带来了网络信息的大爆发。笔者曾经在抖音短视频中进行测试,注册新账号后,尽量多地选择视频类别,在未来一周的内容推送中,收到了大量内容空洞甚至莫名其妙的短视频,其中真正的短视频新闻比例不到一成,娱乐节目、网红、影视剪辑、销售广告、不知名用户的生活记录、乏味空镜头等,占据了八成多的比例,还有个别短视频内容空洞,完全不知所谓,两三张图片组合成一个短视频,既没有主题也没有内容,质量十分低下。

绝大多数短视频缺乏主题思想,完全是奔着娱乐用途,这些短视频的创作者只是看到了短视频的“短”,却没有意识到短视频的内核是内容和思想。在成为爆款的短视频中,不仅要具备精良的制作水准,同时还要有优质的内容和主题思想表达,掌握了这一传播逻辑,才能创作出优质的短视频作品。对于专业媒体机构的短视频新闻作品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鸡毛蒜皮的小事固然有趣,但短视频新闻的内核必须要有所表达,要将长时间的采访进行提炼和升华,并浓缩于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新闻中,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优秀短视频新闻作品。[7]

四、新闻发布:短视频新闻更有现场感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除了追求质量的凝练之外,对速度的追求也十分重要。相比于传统媒体,包括短视频在内的新媒体传播,可以实现即时发布,在新闻的第一现场就可以进行新闻的网络传播。从微博等社交媒体到短视频平台的新闻创作和发布,即时发布也实现了图文发布到短视频发布的跨越,尤其是对重大新闻来说,专业的新媒体机构已经实现了零延时的专业传播。[8]

同样是新闻的即时发布,传统媒体难免会有一定时间的延迟,报纸和杂志需要创作、编辑、印刷、出版等各个流程,电视媒体也需要基本的剪辑、配音,只有少数的现场直播可以实现新闻即时发布,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配合,成本高而效率低。新媒体时代实现了文图的即时发布,通过直播平台或直播页面对相关新闻进行即时发布,直播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但新闻直播最大问题是难以实现多次传播,新闻回放体量太大,对于新闻的影响力扩散带来了明显的影响。

短视频新闻相对新闻直播来说是片段性的,专业的新闻记者在现场录制短视频,时长从十秒到一分钟不等,同时完成相关的配音且无须剪辑,并可以即时发布到短视频平台上,相关的追踪报道也可以接踵而至。即时发布的短视频新闻可以通过转发评论的方式扩散开,更大范围地覆盖新媒体环境,并且具有更强的现场感,获得更多人的共鸣。

除了专业媒体机构发布短视频新闻之外,普通老百姓及自媒体人也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着生活和身边的事,这些信息一旦发布到互联网平台中,就在无形之中成为短视频新闻传播的组成部分,对新媒体传播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一是导致短视频新闻体量增加。海量的短视频信息为人们的阅读带来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也让新媒体的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全面;二是导致虚假信息的泛滥。网络受众扮演起新闻的创作者,却受到个人媒介素养和性格的限制,无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立场,大量存在质量问题的新闻信息,在互联网空间中会给受众带来更多的误导,甚至引发重大社会舆论问题;三是损害公共媒体的公信力。借助社交媒体而衍生的自媒体,往往以媒体人的口吻发布信息,他们喜欢站在公共媒体的立场去发布信息和观点,而私下里却更加关注个人利益,容易受到利益的驱使,其发布的内容往往带有功利性和商业性,甚至受利益的驱使捏造事实,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旦被拆穿,当事人便销声匿迹,最终受到伤害的往往是公共媒体的公信力。[9]

五、新闻内容:爆点、泪点、笑点的共情共鸣

“内容为王”是短视频新闻的重要基础,在互联网信息泛滥的今天,优质的内容十分可贵。对短视频新闻而言,新闻内容的发布实际上是一件事情的叙述,加强叙事能力的提升,就要突出新闻的爆点、泪点和笑点,让受众融入到新闻内容之中,感受视频的每一个镜头和每一句话。短视频新闻不是报纸新闻的转移,很多时候也不能够完全将新闻要素罗列全面,把短视频的故事讲好,结构要完整、内容要丰富、新闻点要准确,但短视频实在太短,想要全面完整地将新闻事实表述出来,容易显得呆板无趣。因此,短视频新闻要抓住故事的节奏,不能平铺直叙,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将最核心的情节表达完整,将新闻叙事的核心内容或者泪点、笑点表达清晰,来获得受众的共情和共鸣。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适合以短视频新闻的方式进行互联网传播,将报纸、新闻或电视新闻转化为短视频新闻时,要在内容上进行把关审核,选取具有故事性和镜头感的新闻进行转化,才有可能制作出优质的短视频新闻。新媒体传播要追求数量和质量的蜕变,从这个角度来看,短视频新闻的发布也需要一定的数量作为基础。

新闻内容的差异也是审美的差异,从传统媒体的“图文审美”、新媒体传播的“速度审美”,再到短视频时代的“影像审美”,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传播思维。短视频新闻的创作技术,本身也是新闻内容的组成部分,是内容生产的重要环节。一条短视频的创作,不仅需要新闻采编人员,更需要后台技术和平台运营人员,越是分工明确,作品就越精细,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受众的阅读喜好。

六、结语

短视频作为下一个互联网流量风口,给新闻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短视频新闻的创作与发布,不仅是官方媒体机构的重点发展方向,更是网民娱乐和创作的热点领域,既需要官方媒体做好新闻发布,引导网络舆情,更需要监督社交平台的短视频内容,避免低俗、低质内容的出现,共同优化短视频传播环境,创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短视频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形式,与当下智能媒体的发展格局相呼应,整体上来看,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创作者,应关注叙事形式的变化规律,积极适应新的传播形式和形势,掌握短视频新闻的叙事逻辑,总结出新型的适合在新媒体、社交媒体、移动媒体上进行传播的叙事形式。

参考文献:

[1] 李静芳.短视频新闻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 2019(2):15-17.

[2] 张喜贺.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策略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8,2(31):235.

[3] 杨家宁.新闻叙事学视域下短视频新闻伦理失范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9,5(17):70-71+78.

[4] 孙飞.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传播探索[J].中国报业, 2021(13):60-61.

[5] 陈珂.ZCSF企业新媒体运营策略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 2020.

[6] 张晖.地方媒体新闻客户端的社群传播研究——以青岛日报社“观海号”为例[J].报林,2021(Z1):85-86.

[7] 韩雪玲,宁海林.论短视频新闻对社会舆论的影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3):32-35.

[8] 刘涛,杨烁燏.融合新闻叙事:语言、结构与互动[J].新闻与写作,2019(9):67-73.

[9] 谢宝全.新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编辑业务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8,4(2):83-84.

猜你喜欢
短视频新闻新媒体
用好短视频新闻 推动媒体融合创新
短视频新闻创作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人文精神与责任
短视频新闻生产策略探析
融媒体时代我国短视频新闻发展现状及前景
“移动直播+短视频”创新新闻报道新模式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