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青
“《冀北公司绿色供应链低碳技术中心建设方案》已通过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会议,公司绿色供应链低碳技术中心正式成立。”2022年6月29日,国网冀北物资部主任王思彤带着冀北公司党委的指示,在国网冀北电科院宣布绿色供应链低碳技术中心(链碳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链碳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支撑供应链低碳绿色发展。
抢抓时代新机 成立链碳中心
“构建绿色供应链,需要整合公司内部优势资源,发挥公司系统内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供应链服务‘双碳提供技术支撑保障。而电科院有着传统技术优势,是作为绿链构建最佳的技术支撑单位。”这是王思彤第一次跟电科院化环所接触时所描述的链碳技术中心设想,而此时,在国家“双碳”背景下,开展碳监测、碳核算相关研究已有一年之久的相关人员,也正在为研究成果寻求更好的应用场景,听到这个想法,也顿时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一致认为利用电网企业的供应链链长地位,从供应链角度推动减碳降碳工作,可以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也是电网企业“双碳”工作的落地点之一。因此,双方的第一次交流就为链碳中心的成立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物资部在2021年就提出了“打造绿色供应链构建低碳发展新生态”绿色供应理念,并计划在2022年全面推进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从管理体系、招标采购、仓储和物流、报废物质处置和回收等4方面,构建冀北公司低碳供应链体系,打造国网系统低碳供应示范区。电科院化环所也在“双碳”背景下,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技术基础,积极寻找研究方向和业务契合点,开展相关工作,2021年以来在电力碳排放、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监测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目前已参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点专项科技项目1项、牵头和参与国网公司科技项目各1项,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基于一致的目标以及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自身力量的情怀,物资部与电科院自今年4月份开始谋划,就链碳中心设置方式、工作原则、建设目标、人员配置及组织方式、保障措施等事项进行了多次商讨,最终确定了采用加挂牌子合署办公的方式成立,链碳中心与电科院化环所合署办公,同时明确了发展目标、工作基本思路、重点任务等事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冀北公司链碳中心建设方案》,《方案》于2022年6月通过冀北公司党委会,标志着链碳中心正式成立。
体系效能释放 成果不负众望
“李博士,物资部决定本期招标首次纳入碳减排绩效评价,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时间紧、任务重,这几天咱们加加班,无论如何也要赶在招标公告发布前,制定具体方案。”构建供应商碳减排绩效评价体系的任务落在电科院肩上。链碳中心在接到任务后,立刻安排李超等中心主要人员开展工作,查询国内外文献资料、学习国内外相关规定、与国网冀北物资公司工作人员交流、对头部企业调研、起草方案、找专家咨询论证,经历过多个日日夜夜,终于赶在冀北公司第2期物资集中采购招标公告发布前,完成并发布了《供应商碳减排绩效评价方案》。
截至目前,鏈碳中心组织6次供应商标前培训答疑、4次评标专家减排绩效评分培训,通过绩效评价,投标企业中获得绿色企业认证由8.2%提升至28.8%、完成“双碳”信息承诺和披露的由9%提升至36.1%、采取降碳措施的由11.6%提升至32.9%。
“统一的标准,是构建绿色现代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基石。”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需求,链碳中心充分收集、查询分析国内外优秀企业供应链绿色低碳管理规定,初步编制了《绿色供应链管理通则》《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采购》《绿色供应链管理 物流和仓储》《绿色供应链管理 回收利用》等系列标准文件,其中《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采购》已申请电力行业标准,其他标准正在申报团体标准。
客观科学的碳排放核算,是开展供应链碳双控工作的基础,而此前国内外均无供应链碳排放核算的标准,为攻克这个技术难题,链碳中心研究人员认真学习了国际相关标准、详细了解了电力供应链特征、并积极与有相关研究经验的高校沟通交流,在此基础上初步制定了供应链办公活动碳排放核算方法,以及5类典型电工装备的碳足迹核算方法。
规划谋定未来 支撑低碳转型
链碳中心具有强活力和生命力,对今后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路线图”,对今后的目标也有着明确的蓝图。
未来,链碳中心将朝着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碳排放核查能力、构建电工装备碳足迹及供应链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搭建供应链碳排放和碳双控监测技术平台、构建供应链碳双控策略等方向努力,支撑冀北公司快速构建绿色低碳供应管理体系、技术体系,服务国网公司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发展行动,实现供应链碳排放双控目标。
未来,链碳中心将立足冀北公司,面向国网公司,辐射产业,聚焦重点靶向发力,强化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努力构筑链碳管理“智囊库”、打造链碳技术“策源地”、搭建链碳监督“信息窗”、培育绿链碳控“管家团”,为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建设发展贡献冀北方案、领跑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