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进
摘 要:融媒体节目制作系统具有类社会性质,可以通过功能分析方法深入了解其深层结构, 为维护融媒节目制作系统的稳定系提供理论关照。
关键词:融媒体;系统功能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融媒体节目(下称融媒节目,这里的融媒节目指的是具有类似广播电视特点专业化的节目, 不包括个人制作短视频类的非专业节目)是指融合多种媒介呈现方式,通过多种媒介传播的内容载体。融媒体节目既可以是一种单一类型节目,如广播节目、电视节目、文字报道、新闻图片等,可以通过多种媒介渠道传播,也可以是一种融合多媒体表现形态,集文字、影像、图片、互动于一体,在单一媒介渠道传播。融媒体节目不是一个独立节目类型,而是一种节目形态。实现了一种形态、多屏呈现的效果。融媒体节目的这种“一态多屏”的优势,使得融媒体节目的制作备受包括传统媒体在内专业媒体的重视,融媒节目已经成为专业媒的体重要节目形态。
融媒节目的制作,尤其是视频类节目,其方式和流程与传统节目制作区别不大,作为一种全新的节目形态,融媒节目制作本身具有自生性、整体性、稳定性的特点。自生性是指融媒节目的制作不是由单个个体完成,而是团队合作的行动,其行动具有类社会性。一旦团队形成, 团队就具有自主意识,如团队目标、团队精神、团队意志、团队文化等,这种自主意识一方面超越成员的个体意识,支配成员的思想、引领成员活动,另一方面,这种意识使得团队形成一个整体,塑造团队的统一风格。整体性是指融媒节目制作是团队内部各成员、各岗位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活动。每个岗位、每个成员必须步调一致,齐头并进,节目制作才能顺利进行,节目才能呈现统一风格,才能体现团队和节目的个性。融媒节目制作要求团队成员在行动过程中必须收敛自身个性,将人、技术、思想统一于节目之中。稳定性对融媒节目团队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要保持自身的稳定,团队的整体性得以维持,风格实现统一;二要实现行动的稳定性,在制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技术、形式的统一,以避免破坏呈现效果。基于融媒节目制作的这些特点,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引入功能分析的概念和框架,剖析融媒体节目制作的深层结构和关键环节, 寻找融媒节目制作中的薄弱点,运用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提升融媒体节目的制作水平和效果。
一、概念的引进和分析的框架
功能理论自奥古斯特·孔德肇始,经由埃米尔·涂尔干升华,到塔尔科特·帕森斯综合集成,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成为社会学理论的显学,成为分析社会系统的主要方法。功能理论从孔德的秩序论到涂尔干的整合论,最后到帕森斯的功能论,贯穿始终的一个观点:社会是自创生系统,拥有自身意识和行为,社会各个系统只有统一于社会意识,才能发挥系统作用, 社会才能和谐运作和生存。了解社会就必须分析社会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结构组合与关系。系统与功能是功能理论的核心,也是分析社会结构与社会活动出发点和着眼点。
(一)主要概念
1.行动
行动(Agency),行动不是简单的活动。行动是“人们为自己设置目标,并且有意地按照目标来行事”a。“它包括主体赋予其行动的意义及其行动的原因或者动机”b。行动不仅涉及活动、行为,“还要涉及互动中沟通意义的种种方式,以及在稳定的主体间社会世界借以确立的方式”c。融媒节目制作中引入行动这一概念,是为了说明,节目制作不仅仅是一项纯粹性智力与技术的活动,还必须要考虑涉入其中的主体意识,主体间的沟通及主体如何通过沟通达成共识并得以确保团队的合作。
2.结构
结构“是在感受到的经验之下潜藏的各种社会安排所体现出来的模式”c,“结构享有优先于行动的本体论地位”c,即结构决定行动。在融媒节目制作中,作为一个整体的融媒节目的制作需要多个系统协同配合。这些系统构成节目制作的结构,结构的形式和组合方式又决定于节目。
决定 决定
融媒节目制作结构形式应该是:节目 结构 行动。结构在融媒节目制作居于中层地位。一方面节目本身(或者说团队意志)决定结构形式,另一方面结构形式和结构组合又影响着行动者的意识和动机。
3.功能
帕森斯认为“功能是维持社会均衡的有用的适当活动,是控制体系内结构与过程之运行条件, 相互关联的功能构成功能体系”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把功能定义为“有助于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观察的结果”e。融媒节目制作的功能是实现节目生产的各个系统的有用活动,以及为保持节目生产顺利推进而进行调节。在融媒节目制作中引入功能这一概念,是为 了说明融媒节目制作系统的运作机制和运作行为是如何发挥效用,其发挥的效用产生什么样的 结果。也可以反推,如果融媒节目达到应有结构,我们就可以判断或观察其系统内部出现了什 么问题,是哪个系统出现问题。从而为解决节目生产破坏性行为提供依据。
(二)理论依据
1.秩序原则
孔德的社会秩序理论指出,社会是一个整体,它的一切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 立存在的。社会本身是一个有机体,存在一种“普遍的和谐”f。将秩序原则引入到融媒节目制作过程提示我们,节目制作是一个整体性过程,制作系统也和社会一样是一个有机体,尤其自身的运作方式和意识。要想保持节目制作过程顺畅与协调,需要其内部各个要素与整体 保持一致性,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部分服从于总体,部分的运作依从于其在制作中的地位与 作用,即秩序。超越秩序或者秩序失序,部分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制作过程就会发生混乱。 节目生产也遭到破坏。
2.整合原则
涂尔干提出了著名的“有机团结”概念,“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a。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个体的个性就越鲜明,个体之间越需要相互依赖,而社会各部分联系越紧密,社会整合统一性越大。通过社会的整合,社会各部分适应社会总体需要,各部分之间依据社会整体要求不断完善彼此之间的交流、协作,保证社会整体正常运转。整合原则同样适用于融媒节目制作系统。我们把融媒节目制作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制作系统内各岗位环节被视为子系统。为保证节目制作顺利进行,各个岗位术业有专攻,人员必须紧密配合协同,互相交流,上下衔接,发挥岗位的最大效用,为节目锦上添花。有时还要收敛个人特性,保证节目整体风格。
(三)分析框架
“功能分析方法论初步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和 40 年代,鼎盛于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的主流”b。其中帕森斯做出了重大贡献。帕森斯为功能分析提供了目前为止仍是最有效的分析框架——AGIL 模式。帕森斯认为,任何一个社会要想稳定运转,需要依赖四个功能子系统。
1.适应
适应(Adaptation),指从环境中获得足够的设备和工具,以及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配活动。 系统必须对环境所强加的行动的条件有一种适应,或者有一个积极的情境改造过程。
2.目标获取
目标获取(Goal Attainment),指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
3.整合
整合(Integration),即协调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模式维护
模式维护(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指确保系统内行动者表现适当的特征,处理行动者内外部的紧张 a,四者关系如图1 所示。
帕森斯认为,AGIL 功能分析不仅适用对诸如社会等庞大系统结构的分析,也适用对微小系统的分析,是一种普遍的方法论。如果我们认同帕森斯的功能分析方法的话,作为类社会性的融媒节目制作系统也应该能够使用功能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分析。
二、融媒节目制作的 AGIL 分析
融媒节目制作是一个自创生系统。一旦节目制作团队形成,制定具体目标,团队就具有类社会性,制作活动就转化为一种类社会行动,团队成员转变为行动者。
(一)融媒节目制作系统结构
融媒节目制作系统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一个是行动系统,包括团队结构、团队目标、团队意识、行动者动机、行动者角色;另一个是技术系统,包括声音系统、视觉系统、组合系统、传播系统等。两个系统结合构成节目制作的整体系统。
1.行动系统的结构
融媒节目制作的行动系统不仅要考察系统的行为规律、行动能力、行动后果,更要考察 制约或促动行动系统的潜藏因素。行动不是单纯的行为,而是行动者的能动活动。在行动系 统中,行动者究竟具有什么意识和动机,什么因素建构这些动机,这些动机和意识如何与系 统产生互动。
行动系统中的行动者包括:制片、策划、导演、技术(摄影、录音、导播、剪辑等)、 演员、观众等,每一个行动者自身又构成一个子系统,所有这些子系统共同建构的行动系统。
对行动系统考察,须先考察行动如何去塑造整体系统,子系统依据什么原则生成并建立起来。从融媒节目制作的角度看,整体系统的塑造取决于目标设定。这是因为融媒节目的目标设定(形式、效果、主题、风格)直接决定融媒制作团队的结构及其组合,目标设定决定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制约内部部分的分工与结构。举例说明,新闻节目的目标是传递受众感兴趣社会信息。节目形式直观真实,传播过程快速及时。这种预定目标要求团队成员思维敏捷,精明干练,为追求时效,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形式力戒花哨,内容避免繁琐。在团队组合时,只需要确定记者、摄像、导播等三个子系统即可,这三个子系统受制于新闻节目的时效和简洁性要求。娱乐节目则截然不同。娱乐要求效果精致、内容刺激、环节变化多样,需要一个庞大团队完成这一目标。在团队构建中,需要制片、导演、演员、摄影、录音、剪辑、道具、剧务、化妆、灯光等一系列子系统,这些繁多子系统从节目效果角度看是不能省略的。如果省略其中一个子系统,就会影响其他子系统运转,进而对目标达成造成破坏。所以,融媒体节目行动系统的构建取决于需要达成的目标。行动者的意识和动机在行动系统中如何产生和发挥作用呢?须明确,行动者在行动系统中不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行动者的行动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行动者的意识首先来自对行动目标的认可和内化。行动者之所以愿意参与到行动系统来,根本原因在认同并理解行动的目标,把行动目标的达成作为体现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表征。一旦认可了行动目标,行动者就会主动融于节目制作之中,依据节目制作的要求放大或收敛自身个性。此时,系统整体意识压制了行动者的个性化意识,行动者自觉按照团队和节目制作要求行事,这就是帕森斯提出“制度化约束”。当行动者意识和动机与系统目标高度一致时,系统的整体意识就会对行动者个体意识产生涵化,行动者将动机和意识融于系统目标,整个团队就处于一种和谐高效地运转之中。反之,行动者的意识和系统整体意识产生偏差或者对立,或者行动者个性与系统整体性发生冲突,行动者动机激励机制将被耗尽,行动者意识受到系统强迫性压制,行动者的行动的动力失去精神支撑,其所代表的子系统也会与其他子系统发生摩擦,给节目制作带来破坏性影响。
2.技术系统的结构
如图2 所示,这是一个典型的融媒体室内节目制作场景。节目制作的设备与传统电视制作设备没有太大区别,而之所以称为融媒节目,主要是节目的内部信号和制作信号都是通过网络 传输,而且节目本身也是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整个技术系统的整体结构由导播系统、摄像系统、录音系统和传输系统等子系统构成。在这些子系统中,导播系统居于核心地位,它将其他系统 串联起来。其他系统相互协作,为导播系统提供节目所需信号、资料和传输,由导播系统完成 节目的制作。
在整个系统中,导播系统的基本结构决定其他系统的功能和组合。如导播系统要求接入 的视频信号必须是 1080i50 的标准,那么摄像系统就要把摄像机信号调制成导播系统要求的水准。导播系统输出信号是 1080i50 标准,那么网络传输系统也要在系统设置中将输入信号调成1080i50,否则,网络将接收不到信号。与行动系统不同,技术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子系统 统领其他子系统,决定其他系统的功能发挥和组合。以上图为例,导播系统可以接入 SDI 信号, 也可以接入 HDMI 信号。那么在其他系统组合中,我们可以使用 SDI 摄像机,直接将视频信号输入导播台,也可以将笔记本电脑型号通过 HDMI 信号输入导播台。如果换一种全 SDI 导播台, 笔记本的信号就要经过 HDMI 转换器,转成 SDI 信号,才能进入导播台。
整个技术系统的运行程式受制作秩序的约束。在制作系统中,导播台处于核心地位,但在系统运转中却也受到制作秩序的支配。这种制作秩序是根据不同节目的制作流程与模式而确定的。在上图的室内现场直播融媒节目制作过程中,制作流程是:视音频信号 导播台网络传输器。尽管导播系统可以决定其他子系统结构与功能发挥,在系统运行顺序上不能凌驾于其他系统之上。
技术系统结构不同于行动系统结构:(1)技术系统的运作取决于制作本身的流程与模式,具有“先天性”,没有意识和动机,不受人为干涉;(2)技术系统本身不能发挥作用,只有受行动者的介入,技术系统才能运转起来;(3)技术系统一旦运转,其功能的发挥便脱离自身控制,结构组合由行动者掌控;(4)技术系统的子系统组合最终取决于总体系统的预定目标。
3.行动系统与技术系统的交换
作为融媒节目制作系统的子系统——行动系统和技术系统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只有统一于整体系统的目标,二者才能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和结构最佳组合。在节目制作过程中, 作为行动系统核心的行动者需要和技术系统进行某种形式的交换,保证整体系统的正常运作。 这种交换包括:(1)行动系统与技术系统的人机非匹配性交换。传统节目制作强调一人一岗, 人与机器的匹配。这种系统匹配性固然强化了人机的结合,发挥行动者的能动意识和机器的技 术实力。但也会形成人机疲劳,人机异化。非匹配性交换则要求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通过 行动者与机器轮换匹配,行动者始终保持对机器的新鲜性,以此来开发机器的潜在功能,消除 人机异化;(2)行动系统与技术系统的信息交换。行动系统的有关节目风格、特点、效果等行动和结果需要得到技术系统的支持才能实现。而技术系统能否实现行动系统的行动和结果,需 要将其自身的信息传递给行动系统,让行动系统了解技术系统的能力。看似人与机器无法实现 信息交流,实际上在统一于整体系统目标之下,人和机器之间以系统目标为媒介能够实现信息 交换。一个融媒节目制作过程是否顺利,节目效果是否出彩,两个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非常重要。
(二)融媒节目制作系统的 AGIL
作为一个类社会系统,融媒节目制作系统有自己的设定目标、内部结构、外部交流和系统维持的需要。功能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融媒节目制作的深层结构。
1.适应
融媒体节目制作的全过程贯穿着与外界的交流。节目的设置需要了解外部的需求,节目的 形式需要适应外部审美,节目主题需要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节目效果需要得到外部认可。节目 的传播需要符合外部给定条件。可以说整个融媒体节目是依据外部条件而生,依靠外部条件而长, 适应外部条件而发展成熟。外部条件对融媒体节目的制约也是显而易见。除了上述要求,比如 外部的媒介生态环境对节目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同质类节目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原创节目的 需求就越来越强烈。外部的经济环境逐渐变差,迫使节目必须出新出彩,争取更多受众,以此 获得广告收入。外部的媒介管制越来越严格,节目制作就会越来越自律。系统与外部的交流是 系统适应外部环境,保持系统存续的重要手段。一个运转良好的融媒节目制作系统需要一种良 好内外交流机制,不断吸收外部信息,依据外部信息,时时调整系统定位与运行,以适应外部 环境的变化。
2.目标获取
实现目标是融媒节目制作的根本任务。实现目标的前提是设定目标。目标设定是融媒团队建立的基础。目标设定要依据团队在与外部交流中得到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筛选、论证、规划形成结果。设定的目标既是融媒节目制作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整个系统的意识核心和文化价值观维系的重心,是系统团结的精神纽带。通过目标设定,系统安排结构的优先顺序,调动系统内的所有资源和手段实现目标。融媒系统的目标设定包括:
(1)节目定位,即对节目的事前规划,如风格、效果、主题、品位等;(2)受众定位,对于节目对象的基本认知及受众对节目的认可程度;(3)效益定位,节目的传播是希望以此获 得高回报的经济收益还是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以期介入社会公共议程,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4)文化定位,节目属性是大众文化还是精英文化,是致力于提升社会文化审美水平和品味, 还是丰富社会公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当目标设定完成后,节目制作系统依据设定目标组织、筹划相应的人力资源,技术体系,资金保障,来完成既定目标。
3.系统整合
帕森斯曾说“整合有两种意义:(1)指体系内各部门的和谐关系,使体系达到均衡状态, 避免变迁;(2)指体系内成分的维持以对抗外来的压力”。通过整合,凝聚系统共识,规范子系统行为,协调子系统关系,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系统整合主要内容有:(1)建构行动者的信仰系统,确立系统的共同意识,形成系统的文化价值观念。信仰的建构、意识的确立、价值观 的形成都需要系统内形成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包括公共道德体系和职业道德体系,通过对道 德共同遵循和理解塑造共识系统。信仰系统的建立使系统内每一个行动者对行动抱有坚定意念, 既可以强化行动的执行力和效率,又可以在系统遇到外部压力时产生抵抗应力,保证系统正常 运转;(2)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的制度化运作。制度是系统内部各部分对各自行为规范的共识, 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通过制度化,规范各个部分的行为模式,运转方式,在总体上保证各部 分减少摩擦,和谐相处。同时制度化也是对各部分的区隔,通过建立制度体系,每个部分按照 总体要求在规定范围内行动,各个部分不能超越范围运行,总体上保证系统内各部分严守各自 行为边界,避免产生摩擦。制度化也是对系统内各部分行为的约束机制。制度规定了对违反制 度带来惩罚。惩罚的存在保证各个部分不敢擅越雷池,形成系统内和谐关系;(3)系统内资源的合理分配。系统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目标的达成。实现目标是系统的主要任务。为完成目标设定, 系统需要调动全部资源开展行动。在资源的分配上,系统需要优先保证能够实现目标的核心系 统能够得到充足的资源。在融媒节目制作系统中,行动系统的核心是主创人员。在人力资源分 配上,对于主创人员要加大支持力度。如调集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团队,利益分配上向主创人员 倾斜。技术系统中,核心是音视频导播系统,在技术资源方面,优先满足音视频制作设备的需求。当然,资源分配也牵涉到一个合理性问题。核心系统并不是整体系统的唯一部分。整体系统还 有其他一些辅助系统,这些辅助系统犹如人身体的毛细血管一样,如果毛细血管发生病变,一 样也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辅助系统也需要得到相应的资源分配,保证辅助系统能够实现其功能, 助力于设定目标的实现。
4.模式维持
模式维持亦有翻译为“潜在模式维护”或“维模”,当系统发生内部发生危机,或系统收到外部的干涉而产生紧张状态时,系统的内在平衡机制发挥作用,从而维护系统的存在或运转。帕森斯认为,系统的维持主要依靠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维模需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信仰的存在。在整合中已经提到,信仰形成需要遵守一套完整道德体系。在行动者中强化道 德理想信念教育,并把道德理想信念投射到实现设定目标的实践过程中,使得行动者能够在行 动中感受到信仰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从而在行动者思想中强化对信仰的认同;(2)共同价值观的认可。整体系统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作为子系统行动者的思想指南。当系统内部各部分 发生摩擦或危机时,共同的价值观成为解决危机的润滑剂和达成共识的认识基础;(3)系统各部分的结合方式。功能理论认为,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抗压强度取决于系统内部各部分的 连接方式。这就好比石墨和钻石一样,两者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石墨是世界上最软物质,而钻 石是世界上最硬物质。之所以出现两极分化,原因在于构成二者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系统也 遵循同样原理,对外部压力的抵抗力,不仅在于系统中行动者的意志,也在于各部分的排列组合。如果系统中各部分以一种合理方式结合,对外产生的抵抗力远高于各部分的随意组合。就融媒 节目制作系统而言,对抗外界压力,除了系统内行动者对节目抱有坚定态度和职业道德之外, 各分工子系统的配合至关重要。如制片抵抗压力的意志可能源于主创人员的要求,主创人员的 抵抗意志可能源于观众的态度。融媒节目制作系统中,制片人、主创人员、观众三个子系统形 成一个三角形,互相支撑,大大强化了系统稳定性。
三、结论
通过对融媒体节目制作系统的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在节目制作中,目标是形成系统整体性的决定因素,行动者是实现系统目标的能动因素,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是维系系统稳定关键 因素。技术系统必须与行动系统相互交换才能保证二者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Functional Analysis of Making Convergence Media Program
Huang Jin
Abstract: Convergence media program producing system has social characteristic. By using functional analysis, we can probe deeper its structure so as to bring ou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tability of convergence media system.
Key words: Convergence media; System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