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好京畿发展之图 亮出冀北担当有为

2022-04-29 00:44:03武琪
华北电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冀北国网京津冀

武琪

向着相同的发展目标,生动的实践图景正铺展开来。自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北公司”)重磅发布十二项举措之后,冀北公司各部门、各所属单位积极行动,围绕大局,贡献冀北力量,以实际行动点亮京畿。

国网冀北设备部

2022年,国网冀北设备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扛牢四个责任、两个贯穿始终”要求,以保障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核心,以夯实设备本质安全基础为根本,全面加强供电保障能力,更加注重业务模式优化、设备管理质效提升、设备数字化转型和运检队伍建设,全力推进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

针对十二项举措,设备部将重点加强重大保电任务统筹,全力以赴做好党的二十大、迎峰度夏(冬)、“煤改电”保暖保供等重要保电工作及疫情防控保电工作,通过深入开展设备隐患治理、强化检修作业过程管控、加快提升设备管理质效、推动设备数字化转型、推动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加强设备运检常态化疫情防控等举措,确保电力保供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

在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针对农网巩固提升工作,设备部开展配网工程施工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推动农村电网工程建设装备、管理模式全面升级,以项目部标准化、施工单位专业化、作业方式机械化、管理手段数字化为抓手,提升农村电网建设能力。持续深入实施频繁停电问题专项治理,加强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有效降低居民用户停电影响,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

截至目前,为保障首都生态安全屏障,设备部持续深化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有效处置火情1750余处,保障承德塞罕坝、张家口崇礼地区和进京大通道安全,实现输配电线路山火双零目标。针对张北柔直工程换流站,设备部深入评估电网级倒闸操作风险,持续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提升关键设备可靠性。自2022年1月14日移交生产以来,张北柔直工程运行情况良好、累计汇集新能源电量84.897亿度,为后冬奥时代续写“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故事。

国网冀北营销部

国网冀北营销部在三方面推动十二项举措落实落地。在提升优质服务方面,将深化政企数据、电子证照共享,全面实现居民用户“刷脸办”、企业用户“一证办”,推动京津冀办电业务跨省通办,全面推广网上国网等服务产品,实现电力业务“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结合客户细分,推介网上国网应用功能,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畅通信息公开渠道,优化信息公开流程,确保各种渠道发布信息统一、及时、准确,方便客户信息查询。冀北公司深化“电e贷”“电e票”应用,助力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解决客户资金周转困难燃眉之急。

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方面,全面落实政府对受疫情况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欠费不停供”政策,设立6个月的电费缓交期,并可根据当地政策进一步调整,缓交期间免收电费违约金;配合政府清理规范城镇供电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严格落实河北省政府转供电价格政策,推进“转供电费码”深化应用,对于转供电主体内部产权明晰、具备改造条件的,有序推进“转改直”工作。

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继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印发《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要点》,明确5项具体目标,部署10个方面24项重点工作;分解消费帮扶指标,捐赠10个“电力爱心超市”,助力脱贫村乡村治理;推动“孟家堡”品牌上架“惠农帮”,打造冀北公司扶贫农副产品品牌;编制346个乡村电气化项目计划和100个重点任务,加大电气化实用技术推介力度;制定服务乡村振兴“二十四节气”重点任务清单,组织供电所巡视配电台区及线路,346支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积极服务春耕春灌和“三夏”保电。

国网冀北数字化部

电力大数据应用是综合应用冀北公司内外部数据资源,通过数据分析挖掘、释放数据生产力、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赋能冀北公司提质增效,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冀北公司以大数据应用专项行动为抓手,培育发布电力看冬奥、电力看乡村振兴等41项特色数据应用成果,初步形成“两支撑、三赋能”大数据应用业务体系。通过电力大数据分析应用,为政府部门提供电力看经济、电力看民生等社会经济指标、减排企业监控分析等应用场景,辅助政府部门及时掌握经济态势、精准监控治理效能。

电力大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价值密度高、实时准确性强的特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冀北公司抢抓数据要素引擎,精准赋能,在助力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方面成效显著,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分析,研判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成效,相关结论和建议被国家能源局采纳;电力看冬奥分析为北京冬奥会遗产创造和可续持发展提供多元数据支撑,多次获得北京市冬奥组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批示认可。

此外,冀北公司还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水利厅、税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完成电力看环保、电力看双碳、电力助应急等5类23项服务政府应用场景建设。支撑河北省工信厅等政府机构开展支柱行业运行态势、污染和危化企业用电趋势等7项常态分析以及扶贫成效分析等16项专题分析,累计呈报“电力看数据中心用能情况”“冬奥会遗产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等10份省部级政府专报,全力服务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国网冀北建设部

2022年,冀北公司将建设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58项,总规模线路长度1633.7公里、变电容量1844.6万千伏安,累计投资约25亿元。年内投产北京东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满足京津冀地区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投产7项迎峰度夏和6项迎峰度冬工程,保障度夏、度冬期間电力可靠供应;加快推进张家口太师庄、王家楼和廊坊柳林工程建设进度,为大数据中心供电提供保障;全力推进京唐、津兴铁路3项配套电网工程建设,助力“轨道上的京津冀”;开工建设张家口白土窑500千伏输变电等工程,提升冀北区域新能源消纳能力。

为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推进,将坚持“六精四化”方向,在专业管理上实施“六精”管理,即精益求精抓安全、精雕细刻提质量、精准管控保进度、精打细算控造价、精耕细作抓技术、精心培训强队伍,在工程建设上实施“四化”建设,即推进电网建设标准化、绿色化、模块化、智能化。

在创新上,有四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推进现代智慧工地建设,实现工程现场状态自动感知、数据自动采集;二是全面推进基建技术创新,应用节能导线、节能金具、Q420以上高强钢,推广应用并联直流电源、免振捣混凝土、岩石锚杆基础;三是全面开展基建工法,推广应用深基坑一体化装置、岩石二氧化碳致裂等创新工法,开展新型运输车、新型跨越施工装备等装备研制;四是全面创新工程管控手段,实现数据实时监测,信息自动统计、智能分析。

国网冀北调控中心

2022年冀北电网度夏最大负荷预计在2570万~2730万千瓦之间。2022年冀北电网度冬最大负荷在2880万~3080万千瓦之间。

京津冀北电网由华北分部统一负责电力平衡,正常情况下,京津冀北电网2022年度全年电力供需基本平衡。预计京津冀北电网度夏“正常年”平衡裕度80万千瓦,若遇“高温年”存在平衡缺口170万千瓦;预计京津冀北电网度冬“正常年”存在平衡缺口约30万千瓦,若遇“冷冬年”存在平衡缺口330万千瓦。

京津冀北电网电力平衡缺口原则上将由天津、冀北按照缺口时段最大用电需求比例(约1:2)分摊。若一次能源供应不足,上述平衡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面对电力保供、安全生产、疫情防控交织的复杂局面,调控中心将不断健全保供长效机制,加强组织保障,强化沟通汇报,固化政企协同;通过强化机组发电能力管理、督导燃煤电厂做好燃煤采购、储备保障工作、规范机组检修计划安排、严格机组涉网管理考核等方面工作,提高电源侧发电能力;通过发布平衡风险预警、加强全网统一调度管理、细化电网运行特性分析、严控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发挥现货市场引导作用等工作,增强电网优化配置作用;围绕度夏期间电网面临的安全风险,聚焦电力保供、防汛、应急抢修等方面,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联动能力和处置能力;密切监视疫情发展情况,动态调整防控措施,保证电网调度运行指挥工作有序开展。

2022年,在服务新能源发展和消纳方面,调控中心将持续推进新能源场站高低电压穿越能力等涉网性能提升与改造,支持张家口、承德地区新能源场站加装调相机,提升新能源场站主动支撑能力。推动火电机组开展灵活性改造,探索新型储能参与调度运行机制,促进储能科学调用。

冀北交易公司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燃煤发电和工商业用户“两个放开”的有关政策,冀北电力交易中心结合冀北地区工作实际,积极协助政府制定中长期交易工作方案,建立“年度+月度+月内”中长期交易连续运行体系,促进供需双方形成长期稳定的合约关系,实现电力中长期合同高比例签约。

截至5月底,直接交易用户与发电企业年度和多月交易成交电量772.80亿千瓦时,占应用户年度用电量的91%,为全年电力保供、稳定供需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期间,该中心组织月度、月内集中竞价交易,累计成交23.52亿千瓦时,满足市场新增交易需求;完善合同调整机制,组织合同转让交易6次,成交10.28亿千瓦时,减少市场运行偏差;按月组织年度长协合同价格调整,保障中长期合同规范履约。

同时,冀北电力交易中心积极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市场机制建设,推动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探索电力交易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的市场路径。一是建立“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四方协作交易机制,保障了张家口地区10万户居民清洁供暖,实现各方共赢,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二是打造“一站式”冬奥绿电交易保障体系,搭建冬奥场馆与新能源市场交易平台,建立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制,开启了河北省绿电认证先河,促成奥运史上首次场館全部采用绿电。三是建立了全面放开的绿电交易市场,共有406家有绿电消费诉求的电力用户与190个新能源项目达成绿电交易合同,成交电量达到71亿千瓦时,引领形成主动消费绿电的共识。

猜你喜欢
冀北国网京津冀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创新成果展示
国网江西电力2017 回眸
江西电力(2018年1期)2018-03-05 02:26:46
冀北小镇彰显新时代新气象
冀北崇礼区狮子沟1:5万“强化探异常”无矿体原因分析
河北地质(2017年2期)2017-08-16 03:17:06
冀北柳圹子沟一带坝的形成及演化探讨
河北地质(2017年1期)2017-07-18 11:08:10
特别感谢为本刊付出辛勤劳动的审稿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湖南电力(2016年1期)2016-03-12 02:10:54
特别感谢为本刊付出辛勤劳动的审稿专家 (按姓氏拼音排序)
湖南电力(2016年6期)2016-03-11 03:38:05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32
京津冀一化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4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