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
10余年来,在张北坝上草原,在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建设现场和世界领先技术的研发中,有一支青年先锋队,他们“追风”“逐日”,战斗在破解新能源世界难题的最前沿。
如今,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在蓝天下熠熠闪光,高高林立的风机在山岗上随风旋转,在草原上形成一片美丽的风景。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坝上草原。这颗明珠,是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一面旗帜。
在首创精神中书写青春责任
2011年12月25日,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成功建成投运。十多年来,青年先锋队顽强拼搏,努力奋战。
“要在巡视过程中对电池温度数据多加关注,温度异常是影响电池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已经有近8年储能电站运维经验“老师傅”杨俊丰一边在熟悉的厂房中巡视,一边对同班组的同事们说着。
作为青年运维团队之一, 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设备检修中心储能技术中级师杨俊丰根据自身多年的运维经验,带头制定并落实了储能电站33项安全措施、排查措施,并联合多家单位系统总结编写了2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将储能电站投运以来的经验、成果转化为相应的制度规范成果、为储能及新能源发展输出技术是我们投身风光储示范工程的初衷”。
“从储能电站建设实践的艰辛探索,到储能电站运行维护的精益求精,这支青年团队一直在延续着示范工程的首创精神,这份精神的传承是‘风光青年肩负‘风光责任的价值升华。”风光储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田云峰一语中的。
“在这里工作,如果没有一种精神的高度,你就坚持不下来。”一期工程的一位建设者这句话说得意味深长。
风光储公司副总经理刘汉民抛家舍业,从北京来到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建设现场。工程建设紧张的时候,一两个月不回家是常有的事,他的小孩子两个月没有看见爸爸,非要姥姥从石家庄到张北找爸爸。不凑巧,正赶上刘汉民临时有出差任务,老人带着孩子只能无奈而来、失望而归。
“我是团员、我是党员。”这是在大家耳边常常响起的声音。“我是一名青年骨干。”这是他们每个人心底一次又一次涌动的激情。所以,他們只能愧对家人,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建设现场上和新能源世界前沿技术的研发上。
在接续奋斗中书写青春担当
“我们通过国家能源局首批科技创新(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专家评审和公示了!”风光储公司设备检修中心新能源试验技术中级师史学伟激动地说。
2021年11月16日,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二期储能扩建工程10兆瓦×0.33电站式虚拟同步机储能系统和3兆瓦×3小时梯次利用储能系统,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科技创新(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历史总有惊人的巧合,10年前,2011年12月26日,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期)在此间耀然出世。10年后,坝上高原又迎来了新的历史节点。年仅30岁的史学伟作为科技骨干亲身参与到了该项目建设工作中,回想起当时的建设过程他依旧历历在目。
“为充分验证集中式虚拟同步机技术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作用,我们联合其他风电场创新开展新能源‘黑启动试验,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个具有黑启动功能的虚拟同步机电站建设。”在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第一次完成虚拟同步机黑启动试验时史学伟如是说。
但这背后是一群青年人凭着一股“国网人”就是要在困难面前逞英豪的劲头,按照“多点展开、分批有序,争分夺秒”的12字工作方针,克服重重困难险阻,先后越过了风电、光伏、电站式三种虚拟同步发电机建造“深水区”,啃下了控制逻辑、参数整定等工程化应用这一“硬骨头”,不仅取得涉及虚拟同步机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全领域在内的12项关键技术突破,更为解决新能源发电“先天不足”世界之问提供了有效手段。
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实践证明,我们拥有着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担当敢创新、可信赖可依靠的青年队伍,他们更心存一份坚定自信,为日益走进全球舞台中心的中国能源电力凭添靓丽“国网元素”的青春追求。
在奋进新时代中书写青春奉献
3月24日,廊坊抗疫一线用上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同款移动储能电源装置,这是风光储公司冬奥电力保障移动储能电源装置青年突击队的“再次出征”。
为贯彻绿色办奥理念,风光储公司青年全面打造绿色奥运标杆工程,深化储能特色优势,展示储能尖兵作为,全力研发调试具有绿色清洁、可移动、耐高寒、保电过程零闪动的移动储能电源装置,6名青年、6辆移动储能装置分布4个重要区域,连续坚守70余天,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保电任务,青年突击队成功入选北京市突击队。
“能参与冬奥保电,展现储能创新成果,助力绿色冬奥,是我的责任、我也为之自豪!”风光储公司青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冬奥保电先进个人赵燚目光坚定地说。此次助力廊坊抗疫是公司青年冬奥保电精神的延续,也是公司青年推进移动储能装置多场景应用的重要体现,更是他们青年牢记“国之大者”,在重大政治责任面前毫不退缩、主动作为、无私奉献的坚定作为。
“为了疫情防控多出一份力、为了新能源储能发展我们多做一点,这些是一辈子值得骄傲的事!”风光储公司新能源检修与试验技术高级师董超在抗疫一线接受采访时说。风光储公司青年就如董超说的一样,一直在推动新能源发展多做一点、先走一步,此次移动储能电源装置就是公司青年深入打造场站级试验实证平台,探索储能产业的运营新模式和新方法迈出的又一步,在推动储能发展中他们不仅是实践者、引领者,更是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