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一帆
“农历五月五,家家糯米香。”说的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两千多年来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年年岁岁纪念屈原呢?因为屈原坚贞的气节、爱国的情怀、伟大的人格魅力,永远被后世敬仰……
屈原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掌管内政外交。他先是辅佐楚怀王,提倡对内改革、举贤任能、厉行法制、富国强兵、联齐抗秦,但被楚怀王身边的人嫉妒和排挤,他们纷纷向楚怀王进谗言,使楚怀王渐渐疏远屈原。屈原这时就像他的姓一樣——屈!满肚子委屈!但他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被骗至秦国。两年后,楚怀王去世。
楚怀王去世后,太子即位,就是楚倾襄王。屈原劝楚倾襄王任用贤丞、整顿军队。但楚倾襄王不但不听,反而把屈原流放到湘南(今湖南北部)。之后楚国小人当道,朝政更加混乱,国势更加衰微。屈原经常行吟在湖畔之上,写下《离骚》等伟大的诗篇,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思。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秦国大将白起带兵攻入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北)。屈原听到这个消息,悲愤难当,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后世为了纪念屈原,每年农历五月五日,都要过端午节。
过端午节为什么有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呢?因为人们一边吃粽子、一边划龙舟、一边把粽子扔到江里,让江里的鱼虾等生物不要分吃屈原的尸体。尽管屈原的尸体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了,但这一习俗被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以表达人们对屈原的敬仰、爱戴之情……
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就像七艘龙舟,七国的纷争就像七艘龙舟的竞赛。各龙舟要力争上游才能取得胜利,落后就要挨打,甚至舟破人亡!尽管屈原是优秀的“龙舟划手”,但没有得到任用,没法发挥才能,就导致了楚国这艘龙舟倾覆了。相反,秦国任用了白起等名将,则走在七艘龙舟最前列!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国家能否举贤任能。我们不能只为祭奠而祭奠,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龙舟魂的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指导教师:华 沙)
【作家点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其爱国情怀和政治才能一直为人所称道。作者敏锐地抓住楚国君主无道,屈原以死殉国的典故,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从端午习俗探索历史渊源,再由缘由阐发幽思,阐述亲贤远佞的教训,层层深入,一气呵成。(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 罗英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