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马坝人遗址探寻中国南方早期智人生存环境
十三萬年前,在森林茂密的马坝盆地,早期智人马坝人,在这里生产、生活、繁衍。1958年,马坝人头骨被发现,被称为“新中国建立后首次发现最重要的人类化石”,它为我们了解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的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行走在马坝人的故乡,我们将在这里探索人类的进化,认识马坝人的伴生动物,探究马坝人时期的古气候。
到世界自然遗产地完成野生动植物生态调查
丹霞山虽在纬度上属亚热带,有天然形成的山谷温室,孕育出了热带植物,比如和恐龙同时代的桫椤——地球现存的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正是丹霞山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丰富的物种,在这里还可观察到经常出现在电视或生活中的植物,如韩信草、断肠草、两面针等,还有丹霞山特有的丹霞兰、丹霞梧桐等等,更多有趣、有特殊价值的植物等着我们去揭秘发现。
丹霞山地质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植被,为动物的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丹霞山现已发现哺乳动物88种、鸟类191种、爬行类86种、两栖类37种、鱼类100种,昆虫1023种。
户外天文观星
如遇夜晚天气晴好,观星是科考的最佳选择!昼观丹霞奇景,夜探浩瀚星空。寂静的冬夜,浩瀚繁星争相辉映,出现在深邃的天幕。在此时,许多著名的亮星、星座,能清晰地辨认:猎户座、天狼星、昴星团、冬季大三角……丹霞山冬季观星条件优良,而且不必忍受天寒地冻,就能一睹一年之中最绚烂的星空。在科考过程中,天文科普讲座、天文望远镜的拆装使用、户外观星等体验实践,可以仰望星空,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