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奕桐 潘卓文 陈二凤 赵芳 梁露苧
壮锦是我国壮族传统的民族特色工艺织锦,作为壮族人民的思想载体,凝结着壮族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智慧,以其自身的诞生与传承记录着壮族民族的历史回忆与生活愿望。也是中国壮族的独有的特色的传统民间手工业。壮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一,位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云锦、蜀锦及宋锦并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壮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壮锦的纹样图案丰富,有神话传说,几何纹样,生活万象等,伟大的匠人们将他们观察到的世间万象,融入自己独特的构思,经过无数次经纬顺应交错形成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壮锦图案。这些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壮锦表现了壮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也是他们重要的精神寄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壮锦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为“日渐消瘦”的乡村文化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壮锦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壮锦正在多方面拓宽业务范围,不断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壮锦可作为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高档手工艺品,另一方面,壮锦还可用作女子嫁妆、服饰、被面等实用性生活用品。除自身的实用性外,还可以通过壮锦工艺与旅游相结合的形式,依托壮锦工艺,打造独具壮乡特色的文化品牌,在传播优秀传统壮锦工艺的同时,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助力。
1 壮锦起源与历史发展
壯锦在壮语中有“如同天空般辽阔包容”的含义,壮族人民对于壮锦的热情与喜爱由此可见一斑。壮锦的起源时间无法考证具体年份,在早期的传说中,老人以山中景色为灵感织出的锦画被神仙用风卷走后,幺子通过重重考验带回来的锦画变成了现实的图景,大家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抑或是名为达尼妹的壮族女孩于清晨看见蜘蛛网上凝结的水露,就像织出的锦布般熠熠发光,以此为灵感创造出壮锦。这些传说故事最早于宋朝开始流传,是壮锦千百年历史的见证和传承。
1.1 壮锦图样与寓意
提到壮锦图案,大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其色彩艳丽、花纹繁多,风格粗犷的特色。在配色上,壮锦用色豪迈,色彩斑斓炫目,一幅壮锦的颜色最多可以达到十几种。在图案上,壮锦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的景观,比如植物与动物的纹样,经过艺术加工后出现的抽象几何图案等,常见的花纹有大万字、小万字,以及较复杂的双凤朝阳、凤栖牡丹、狮子滚球、蟒龙纹等。后来随着人们生产力的提高,精神层面也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想象空间也越来越大,复杂的龙凤、麒麟等祥瑞图案出现,意味着壮锦的艺术审美更上一层楼。丰富而细致的图案,强烈地表达着壮族群众对生命的热情与尊重,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乐观精神,凝结了人类的伟大追求,是承载人类文明记忆的“活化石”。
文化一定是在相应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壮锦作为广西壮族民族特色的文化产物,则意味着它与壮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图景息息相关。在壮族先民的原始思想中,人与自然有着深切的联系,万物有灵与图腾崇拜是民间流传的信仰。这一点在前文中提到的传说中也有对应的体现,神仙用风卷走锦画,如同大自然对人类的考验,故事的结局也隐喻着人类通过考验征服自然的原始思想。除此之外,壮族先民们还运用奇思妙想把大自然中的某些形态,经过概括或变形的艺术想象加工成了各种神化形象和美术图案,相伴而生的图案形象绘制于壮锦上。壮族人民基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自身的生活实践、精神图景等为壮锦注入了生机勃勃的想象力,编织了壮锦的独特烂漫。不论是万物有灵观还是图腾崇拜,都是壮族先民在物质思想落后的原始社会阶段,对于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的自我解读,壮锦即是它们精神外化的物质产物,壮族人民对于大自然的思考和理解,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缩影,皆一一在壮锦上忠实地记录呈现着。
1.2 壮锦工艺与历史地位的发展
传统的壮锦采用棉、麻线等作为经线,以各类彩色丝绒为纬,通过精细的断纬技术进行交织而成。可以在布料正向和背部构成对称式花样图案,并将组织层全部包覆,从而增大了厚度。虽然技艺复杂,但壮锦的织造工艺仍在不断进步,颜色从战国先秦时期的多用单色绘制,到如今色彩绚丽,明媚鲜艳,图形花样也渐渐地从先秦时期单纯质朴的多以几何图样为主发展到现在的繁杂绮丽、多元多样。对比在广西罗泊湾汉墓的七号残葬坑内发掘出土的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和现代壮锦作,其间的差别足以证明壮锦的发展变化[1]。
壮锦的发展史远可追至汉。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聪明才智的壮族人民就已经创作出葛布、络布等用作服装材料的工艺。据史料记,这些布料,“细者宜暑,柔熟者御寒。”在唐朝时期,壮族民间所织出的九种布料已被列入朝廷的贡品行列。到了宋代,广西锦(即壮锦)成为上贡的主要锦帛一种,由此可见当时壮锦之名贵。
2 壮锦的现代发展
2.1 壮锦工艺传承和发展的步伐
广西的宾阳、靖西和忻城这三个地区,与壮锦文化息息相关。而宾阳地区首先迈出了传承发展壮锦文化的重要步伐。宾阳政府经过了谨慎的调查与研究,改变了壮锦古老的生产模式,重新选择了将壮锦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道路,从而很好地满足了需求。生产成本小了,产量也提高了,而机器织品在集市上的售价也基本能够在百姓的可接受区间以内,当然壮锦产品的销路也就更好了。宾阳让壮锦又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世人面前展现她独特的魅力,民族记忆也得到了弘扬。
2.2 乡村振兴视域下壮锦工艺传承和发展面临现实梗阻
国家要富强,乡村先振兴,乡村欲振兴,文化需先行。壮锦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壮锦对助力乡村振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为壮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是,却有很多现实因素阻碍着这些深深扎根于民间的壮锦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壮锦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是传承断层化。壮锦手工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由于壮锦手工艺者老龄化问题,以及技艺相关的图片和影像等资料较少,其传承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等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急于求成,期待抓住“流量密码”一夜暴富,难以静下心来学习。另一方面,大部分壮锦手工艺者的经济收益不高,难以维持生计,迫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多青壮年选择到城镇中务工经商,从而导致壮锦传承断层化。
壮锦发展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消费市场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更加多元化,但是目前壮锦手工艺者多为村里的老人以及留守妇女,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他们长期与外界隔离,缺少与外界的沟通,创新性不足,导致壮锦样式较为单一,成品种类单调,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此外,壮锦生产工艺繁琐,人工成本高,难以作为日常消费品进入人们的生活。
3 壮锦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一部分,传承与发展壮锦意义重大。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人们的需求、审美发生较大改变,传统的壮锦发展逐渐衰落,面临样式落后、无人传承等诸多难题。为更好地推动壮锦发展,缓解壮锦发展艰难处境,各方都需要付出努力。
壮锦的图案纹样大多取材于自然,浓烈抽象,具有浓厚的壮族色彩。但随时代发展,人们的审美眼光也在逐渐变化。启发我们在如今编织壮锦时,可以对壮锦的花纹图案进行创新。在保留原有图案韵味的同时,结合现代人们的偏好,选取饱和度低的颜色进行编织[2]。同时在寓意上,壮锦最初是用表达对神明的敬畏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其进行新时代下的发展则可以在此基础进行延伸,为壮锦赋予新的美好祝愿意义。当下人们对于生活仍有诸多期盼,如生活平安、学业顺利等。手艺人则可以抓住人们这一心理特征,在编织时将这些新时代的美好向往融入壮锦,从而赋予壮锦新的活力。
壮锦发展面临的另一困境是传承人问题,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及手艺人共同做出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壮锦的发展中提供稳定、可靠的政策、经济保障。开设壮锦文化体验馆是一个有力措施。既可以为手艺人提供固定的职业,获得经济来源进而潜心守护壮锦;同时可以吸引更多人认识、了解壮锦,提高壮锦知名度,进而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传承壮锦的队伍中来。手艺人应当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坚守初心,守好这一古老的文明成果。手艺人可以寻求政府部门帮助,开设公益壮锦文化学习班,将壮锦这一文明的悠久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壮锦。
传承壮锦与乡村振兴的双向作用。乡村振兴,既要塑性又要振魂。文化振兴,正有助于提振村民精神,激发村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与奋斗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壮锦作为壮族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着先民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壮族人民对于壮族文化的骄傲与强烈的认同感。传承发展壮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广西地区的乡村振兴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壮锦的蓬勃发展可以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传承这一古老文化的同时拉动当地经济,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壮锦作为壮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可以唤起壮族人民的强烈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壮族人民对于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责任感,进而助力乡村振兴的进程。
乡村振兴对于壮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乡村振兴可以为壮锦的发展提供更坚固的经济支持,在技术、人才方面也更有能力、有底气去发展壮锦。乡村的繁荣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壮锦的知名度,扩大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壮锦。
4 结语
壮锦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着壮族人民的民族情怀与民族认同,守护发展壮锦更应当是大家的共同责任。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我们应当把握好机遇,挖掘壮锦深厚的文化底蕴,汲取精神力量,促进壮锦的再度蓬勃发展!
引用
[1] 周杰.刍议公共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的管理与服务——以太原市图书馆为例[J].科技资讯,2022,20(2):216-218+237.
[2] 刘楠楠.探析刺绣工艺在服装装饰中的应用[J].人民论坛, 2015(33):183-184.
基金项目:广西师范大学2022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乡村振兴下非遗传承的文化价值挖掘或者研究 ———以壮锦为例”(202210602082)
作者简介:孙奕桐(2001—),女,山东蒙阴人,本科,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潘卓文(2002—),女,山东聊城人,本科,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陈二凤(2001—),女,广西玉林人,本科,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赵芳(2002—),女,瑶族,广西贵港人,本科,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梁露苧(2002—),女,广西玉林人,本科,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
海外文摘·学术2022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