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敏
[摘 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作为中国电视产业的独有形式,自1983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已走过38年的历程。本文以历年央视春晚中的舞蹈节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央视春晚舞蹈创作的发展与变化,进一步探究其贯穿内在的价值追寻。多年以来,央视春晚舞蹈创作在形式探索方面可谓与时俱进,坚持以创新精神为指导响应大众审美诉求。而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贯穿央视春晚舞蹈创作的内在追求则是深挖历史沉淀的当代表达、赋予传统民俗以时代新生。
[关键词]央视春晚;舞蹈;创作;价值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2)05-0164-03
一、时代演进下的创作流变
四十载光阴见证了艺术形式的发展与革新。春晚,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而央视春晚舞蹈节目的更迭则从侧面展示了中国舞蹈创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转变与革新。题材的多元变更、形式的跨界融合、主题的深刻表达……无不体现着中国舞蹈人在艺术之路上的苦心探索。
(一)视点之变:從以“节日”为依据到着眼“现实”百态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除去其可追溯至上古的驱邪攘灾、除旧纳新的功能之外,春节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则是团圆和睦、热闹红火的喜庆气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央视春晚舞蹈类节目主要以“节日”作为出发点进行创作,作品的内在逻辑尽可能符合春节这一特殊语境。从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赵青、徐川表演的舞蹈作品《节日》开始,民俗节庆、婚庆仪式等活动成为央视春晚舞蹈创作挖掘可舞性的主要起点,如1986年春晚,表现一对新婚夫妇与抬轿夫闹趣的《双回门》;1992年春晚,取材于山西晋南地区特有娶亲风俗的《踩鼓点》;2005年春晚,将春节热闹气氛“舞蹈化”的《年年有余》等均将作品本身力图展现的节日氛围与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特定需求相结合,在热闹红火中庆贺新年。
20世纪90年代后,央视春晚舞蹈创作开始出现以“现实”为起点,探寻舞蹈多元呈现的趋势。1993年,舞蹈《山妞与模特》刻画了一位梦想登上大舞台的山妞与模特同台的故事,首次将“小人物”的梦想与期盼搬上春晚大舞台,体现了国家平台对于普通大众的深切关怀。2007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创作表演的舞蹈《进城》运用“虚拟化”的手法,描写了一群农民工在进城路上的所思所想,他们融入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与各行各业的人共同坚守平凡。2021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舞蹈《朱鹮》更是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尽显现实意义。从“节日”到“现实”的视点转换体现了春晚舞蹈创作逐渐由再现“热闹”的表象,走向了彰显深刻的“关怀”。
(二)手段之变:从“以舞为辅”到“以舞为主”的跨界融合
20世纪80年代初,“春晚”这一形式刚刚进入大众视野,其节目构成则体现出各艺术门类的相对独立性:相声、诗朗诵、音乐等艺术形式各司其职。抛去舞美等因素的合理融入,“跨界”的尝试大多局限于歌与舞的融合——歌舞。而央视春晚歌舞形式的最早呈现可以追溯至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草原民歌》以“独舞+独唱”的形式描绘草原辽阔之景,舞者与歌者在表演中不断互动,既弥补了独唱形式由于人数少而难以驾驭整个舞台的弱点,同时也为舞蹈提供了合理的展开缘由。尽管20世纪80年代初,央视春晚歌舞节目的整体呈现还略显稚嫩,未融入过多的灯光舞美因素,且“舞”的缘由大多局限于“歌”的可视化再现。然而在随后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央视春晚歌舞的主要特征逐渐形成—— “以歌为主,以舞为辅”。“伴舞”作为听觉艺术的可视化呈现,一方面有利于歌曲本身的意境传递,另一方面也凭借人数之多而为歌曲提供舞台张力[1]。而时至今日,尽管歌舞仍然是构成春晚节目的主流形式之一,但相比往日,站在舞蹈艺术的发展视角看,却出现了复归舞蹈本体,“以舞为主”的跨界融合趋势。
“跨界”首先体现在舞蹈与相近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同以人体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在融合中出新。1990年登上央视春晚的儿童舞蹈《京剧迪斯科》将京剧与舞蹈相融合,可谓率先突破了央视春晚舞蹈类节目以“歌舞”占据主流的局面。2010年,《对弈》将武术与中国古典舞相结合,演员人数配比上男女各占一半,动作风格融刚劲与舒展于一体。除此之外,科技的发展不断丰富着央视春晚舞蹈的生命力,2009年,多媒体舞蹈《城市变奏曲》凭借立体化呈现、3D效果展示以及高空可移动的舞台突破传统舞蹈创作的时空局限,将城市数百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浓缩于舞台之上。与以往央视春晚舞蹈的单一化类型呈现形成鲜明对比,上述节目在类型介绍时一改往日“歌舞”“歌伴舞”的概称,运用了“武舞”“多媒体舞蹈”等说法,均体现出坚守舞蹈本体的跨界融合趋势。
(三)中外之变:从立足本土文化到拓宽国际视野
20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契机下,文艺界开展了一场破冰之旅,舞蹈界刮起一股致敬传统之风。而春晚舞蹈同样随着这股潮流深深扎根于传统与民族之间,开启了一段寻古溯雅之路。1985年一段《长袖舞》以变幻莫测的“圆与线”叙说了延续千年的神仙幻想。20世纪90年代,风土人情歌舞成为央视春晚舞蹈创作的主流之一,地域性民族文化独占鳌头,由山西省歌舞剧院创作表演的舞蹈作品成曾多次出现在央视春晚舞台上,《看秧歌》《瞧这些婆姨们》《踩鼓点》都成为地域性文化的经典代表。而无论是“寻古溯雅”或是“扎根乡土”都反映出春晚舞蹈人对于本土文化的重视。“春节”这一传统民俗跨越千年历史,将族群的集体记忆延续至今,成为连接古人与今人的纽带,而“春晚”作为当代人欢度春节的主流形式又极大丰富着传统民俗的内涵。站在古今历史的交汇点,央视春晚舞蹈在创作中立足本土文化乃“题中应有之意”。
包容与博大是中华文明的国之气度,反对国强必霸、大国必战的逻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中华文化历经千年沉淀秉持的价值取向。回首千年之前的盛唐,中西杂糅共振的交响乐章至今回荡在耳边。时空流转又一次迎来了历史交汇的高点,开放的心态促使“传统”向世界张开臂膀,拥抱多元的文化形态。千禧年后,央视春晚舞蹈呈现出拓宽国际视野的趋势。2004年,爱尔兰舞之魂舞蹈团所表演的《踢踏风暴》凭借快速有力、丰富多变的下肢动作,以及热情似火的异国风情将踢踏舞带入了中国大众的视野;2009年一部《大河之舞》更是促使踢踏舞迈向国内各大综艺,风靡一时。时至今日,国际元素与传统文化相融,使得央视春晚舞蹈展现出全新样貌。2021年央视春晚,歌舞《节日》融东西方文化精华于一炉,集中国传统红绸舞、埃及藤杖舞、俄罗斯民间舞于一身,展现出新时期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而舞蹈也在跨文化的对话与共享中焕发新生。
二、立足传统的价值追寻
央视春晚作为每年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必看的综合性文艺晚会,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已逐渐与放鞭炮、拜年一同成为当代人庆贺新年的重要“仪式”之一。仪式感与娱乐性是“春节”与“晚会”二者带来的特殊限定,因此央视春晚的节目呈现既要体现出老少皆宜、寓教于乐的功能属性,同时也应承担着宣扬主流思想、家国情怀的重要任务。[2][3]多年以来,央视春晚舞蹈创作在价值取向上坚持立足传统文化,以此为基础实现时代的多元演绎,在深扎传统中唤醒大众对于祖先文化的集体记忆,在特定文化语境中传扬真善美。
(一)探索传统符号的深层意义
皮尔斯的符号理论研究基于人类认知方式将符号分类为像似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和规约符号(convention),而人类对于“符号”的理解则由表意感知走向经验理解再到抽象理解[3]。舞蹈作品中丰富的符号文本传达出了特定语境下的文化内涵,央视春晚舞蹈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深挖表象背后的深层文化价值,而观众则通过对符号的认知从而体会舞蹈作品的深刻意蕴。
在舞蹈发展的萌芽阶段,原始人借助对外物模仿而获得“交感”效应以实现某些功利目的,而其后的发展历程中,舞巾舞象、舞龙舞狮等形式都极大丰富着舞蹈文本符号的多元呈现。“规约符号”被视作具有社会规约性的最复杂的符号,在特定的社会语境当彰显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央视春晚舞蹈在历年创作中顺应中国文化背景下传统符号的指示性,同时赋予传统文化符号以时代呈现。例如松、竹、梅不仅是自然物象,同时也凭借其在寒冬里的独特呈现而成为“中国风骨”的象征。2006年春晚,《岁寒三友——松、竹、梅》以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为主要手段,构造了松、竹、梅的像似符号,而伴随作品形神与意象的升华,观众的感知过程由经验理解走向抽象理解。松、竹、梅内在的精神意蕴被观众感知,高洁与傲岸,坚韧与傲骨借以符号实现传达。除此之外《猴嘻》《闻鸡起舞》等作品,在特定年份结合传统生肖文化以及动物本身属性传递出深刻意义。
(二)开掘历史沉淀的当代表达
历史与传统是文化发展之根,如何坚守传统并赋予其时代活力则考验着今人智慧。春晚舞蹈是中国舞蹈发展的一面镜子,观其30余载的发展与流变,“赋历史沉淀以时代新生”是央视春晚舞蹈一贯的坚守与追求。
坚守传统又更新傳统,体现在央视春晚舞蹈的多元形态发展上。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地域特色鲜明的风土人情歌舞是央视春晚舞蹈的主流之一,“喜庆热闹造红火、活泼生动接地气”成为了这一类型舞蹈作品的重要特征。如前所述,“节日”为春晚舞蹈创作提供了可舞性依据,在“地域风俗”形态的舞蹈节目当中,作品本身的逻辑思考与春节这一特殊背景达成契合。而2000年以后,尽管民族性的彰显仍是央视春晚舞蹈创作的内在核心追求,但以“静”为突破点、抽取传统文化的核心之意这一创作趋向却逐渐代替过往,成为了春晚舞蹈创作的风向标。以近年央视春晚舞蹈作品为例,2020年的央视春晚舞蹈《渔光曲》聚焦海派风尚,将江南女子的温婉之美呈现于舞台之上;2021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朱鹮》提取朱鹮的典型体态,将“天人和谐、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与女性静谧之美相融[4];同是2021年,《茉莉》又以水墨画般的质感将东方自然和谐之美呈现于观众眼前。上述作品均一反往日对于热闹气氛的强调,转而凭借“闹中取静”的独特呈现而获得大众一致好评,而央视春晚舞蹈创作也借助“着眼文化内核”的形态突破了“再现热闹”的窠臼,打破雷同的单一呈现。
(三)延续美好祈愿的功能诉求
春节在中国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源于上古的原始信仰与祭祀基因至今保留在春节当中。时代的新鲜血液丰富着传统节日的内涵,并赋予传统节日以更加多元的整体呈现。然而借节庆之名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却贯穿在春节数千年的发展中。从除旧布新、祈年丰收到祈求学业有成、身体健康。“愿望”的个体表达各不相同,而“祈愿”的功能诉求却一直是春节的重要标签[5]。
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新时代科技力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借助全新媒介手段实现传统民俗的时代新生,同时也实现其祈愿诉求的多元表达。20世纪80年代,国家层面的主旋律宣扬,改革开放后大众对于未来的美好展望成为央视春晚舞蹈的主要“祈愿”,《长袖舞》在致敬古雅当中传递对于美好现实的无限遐想、《版纳三色》《孔雀》在民族语境中利用传统文化符号传递深刻的生命思考。20世纪90年代以后,家国情怀转向人文关照,小人物的“愿望”登上了国家主流平台,当《双回门》《踩鼓点》《看秧歌》所代表的“俗文化”登上春晚舞台之时,平凡人不平凡的憧憬成为春晚舞蹈的主旋律之一。21世纪以来,央视春晚舞蹈创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华传统精神的写意性表达、国家主旋律与主流价值观的传扬以及源于平凡百姓生活的“正能量”传递共同构成了春晚舞蹈的“大杂烩”。与此同时,央视春晚舞蹈也蕴含着更为丰富的祈愿诉求。2021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歌舞《节日》,描绘了一幅新时期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美好蓝图,正如《节日》所展望的情景一般,新时期的中华文化正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异国文化共振时代乐章,而春节这一传统民俗正凝聚着跨越肤色与国籍的人类共同愿景向前发展。
结 语
自诞生之日起,舞蹈与仪式就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形式是传统文化与科技交融的产物。舞蹈作为历年央视春晚节目的重要构成,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这欢度新年之夜,舞蹈借助全新媒介手段,突破过往即时性的传播局限,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走进千家万户,并由此实现传统仪式的跨时代发展。三十八载探索,央视春晚舞蹈在多元文化的滋养下实现了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双重跃升,同时借助主流平台的传播力实现了“出圈”。鉴于“央视”与“春晚”二者限定带来的特殊性,春晚舞蹈创作必须将传扬主流价值观与探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作为内在担当。未来,央视春晚舞蹈创作必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文化环境。而如何在坚守传统文化内核之上实现舞蹈形式的多元探索、如何在承担社会责任之上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性等问题仍值得思考。
注释:
[1]胡 伟.央视春晚舞蹈三十年(1983—2013)演艺形态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1):105—108.
[2]王 琳,田 园.2021年央视春晚:国家美学的符号表达与价值建构[J].当代电视,2021(04):4—7.
[3]卫艳蕾,林 毅.春晚舞蹈中的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J].舞蹈,2021(03):84—86.
[4]唐白晶.文化符号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以“茶马古道”题材大型舞作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20(03):94—102.
[5]冯双白,林 毅.艺术创新的巨大力量——从2021年总台春晚舞蹈节目的艺术突破说起[J].舞蹈,2021(02):8—11.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