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声乐教师批判性思维弱化现状及原因

2022-04-29 13:38刘子彧
当代音乐 2022年12期

刘子彧

[摘要]高校教师作为施教者,传道受业解惑,若自身缺乏批判性思维,那如何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呢?因此,教师具有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前提,同时也是其成为优秀教师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声乐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部分,同样肩负着培养优秀学生的重任,其自身具备批判性思维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那么现状如何呢?高校声乐教育圈子风平浪静,甚至很久都听不到不同意见(指的是公开表达不同意见,私下里的谈论难免有八卦嫌疑忽略不计)。看似一片祥和,但这恰恰不利于学科建设、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更让一个隐性的危机逐渐显现——批判性思维的逐渐弱化。否则一个如此复杂、感性理性并存、技能技巧高度抽象的音乐表演专业,怎么会少有反对之声、质疑之声、批评之声呢?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师;批判性思维弱化;原因分析

[中圖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188-03

一、高校声乐教师批判性思维弱化的具体表现

结合音乐艺术学科的特殊性以及高校声乐教师的普遍教学方式,大致把批判性思维的弱化现象归纳为歌唱技法、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学术科研以及社会层面五个方面。

(一)歌唱技法方面

歌唱技法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核心部分,也是高校声乐教师关注的重中之重。一切艺术形象的塑造、音乐风格的展现等都必须基于正确、合理、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例如科学的发声方法、正确有效的呼吸方法、合理的气息控制方法、改变音色的方法、跳音连音的唱法、半声唱法等等。这些方法是每位演唱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以及前人总结的方法而高度概括而来。基于科学的视角,任何歌唱技法都不可能一成不变,也没有一种技法能绝对适合任何人群。尽管道理如此,但对歌唱技法(观点)的革新却似乎并未掀起大风浪,甚至有业界人士认为,质疑目前大家公认的歌唱技法是自不量力,而用发展的眼光对19世纪一些老一辈艺术家的歌声或理念做出些许批评,更是对前人之大不敬。这么说吧,就好比钻木取火,现在还有人用这种方法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吗?显然没有,它已经被天然气、液化气或者电磁炉等现代化设备所取代。但“钻木取火”并没有被我们遗忘,它对人类社会发展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被否定。作为高校声乐教育者,大可不必因为挑战权威而懒于思考,因为好的方法一定源于不断思变革新。

(二)教学方法方面

声乐教师和歌唱演员的区别逃不过一个“教”字。教学,是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包含两类群体:教师和学生。老师把知识或技能传授给学生即为“教”,学生接收知识并通过有效的方法使自己有所收获且得到进步即为“学”。就声乐艺术而言,教学环节常运用以下教学方法:基础机能训练(练声)、示范模仿、歌唱语音教学(不同国家语言的歌词学习)、歌唱技术理论教学(针对歌曲中的技术难点)、对比教学(多个学生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践教学(观看比赛、音乐会、大师班、举办音乐会等)。

2020年出现疫情以来,高校声乐教学不得不采用网上授课,那些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各类线上授课平台和线上课程的背后,藏着多少声乐教师的无奈与抱怨,只因线上授课解决的仅是课程形式,却根本满足不了声乐教学的基本互动需要和实践需要。网络信号的不稳定性、设备终端的功能差异等客观原因,导致线上声乐课常出现无故中断、声音断断续续、只见嘴动不闻其声等情况,就更别谈什么气息控制、音色变化的教学细节了。如今大多数高校已恢复线下教学,仍有人对线上课程过度推崇,甚至有人打着网课旗号推销自己,生动且富有个性化、专业化的声乐课活生生被做成了“大锅饭”“夹生饭”“大杂烩”。为什么大家不能集体发声呼吁呢?应该结合学科的特殊性尽可能完善和改进线上课程的不足与弊端。高校声乐教师作为教学环节的直接参与者,如果最有发言权的你们都选择沉默和妥协,那只能应了那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三)教材选用方面

声乐教学离不开专业教材,学院派的学习不单靠口口相传,而是应该基于歌谱。目前使用的歌谱集一般按照作曲家、时代、音乐风格、国家或地域等进行分类。这里提两个问题:

1.在声乐课堂教学中不止演唱一个环节,还包括练声、技术难点分析、专项技能技巧训练等。这些教学环节难道不需要教材吗?不用课后看书吗?

2.只要是规范的歌谱,就可以作为教材了吗?

声乐艺术为技能类课程,所用教材应该包含理论知识类的文字教材,以歌谱集为主的技能教材以及音像资料辅助教材。如果在声乐教学中只用到歌谱教材,无疑是不合理不规范的。假设老师给学生布置了歌剧选段作为课后学唱的作业,除了该选段的声乐演唱谱加钢琴伴奏谱以外,难道不需要歌剧总谱参考吗?难道不需要整部歌剧的音像资料来辅助学习吗?难道不需要结合音乐史论类书籍、音乐家传记类书籍了解作曲家时代背景和音乐风格吗?这样看来,在教材的选择上,还需深度思考加以完善。

(四)学术科研方面

众所周知,高校教师的成长与教学和科研息息相关,高校声乐教师也不例外,除了教学以外同样需要搞科研。写学术论文、编撰学术著作、编撰声乐教材、开学术讲座、做学术报告、申报课题项目、举办或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参加比赛或指导学生参加比赛都和科研挂钩。但是近年来科研成果只注重数量不看质量的情况日趋严重,以乐谱收集为主要内容的“学术专著”(其内容充其量算个歌谱集)、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学术文章、质量参差不齐的音乐会、参与度低学术含量低的各种赛事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教师做科研的目的应该是深度思考,发现学术问题并解决问题。倘若科研让形式主义、拿来主义,拼贴主义主导,那是多么可怕的事。

有部分声乐教师致力于“人云亦云”,甚至连一首歌曲的细节处理都懒得去思考,直接照搬现成。比如赵季平老师创作的《关雎》,几乎所有可参考的演唱版本的断句都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可是,这歌词作为《诗经》的文本在朗诵时的断句明明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为什么不能尝试新的断句方式呢?也许能得到不一样的音乐效果呢?也许与旋律能更加贴合呢?这些问题等着高校声乐教师们的答案。

(五)社会层面

有句俗话叫做“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专业人士乃同道中人,是对声乐艺术有着学术判断力和专业审美能力的特定人群。但很多时候,演唱者(高校声乐师生们)没有选择听众的权利,大概率会面对许多非专业人士。这些非专业的听众因缺乏“看门道”的能力,只会用“看热闹”的眼光看待专业人士的演唱,他们会毫不吝啬的去赞美。赞美之词总是让人愉悦,正面的高度评价让演唱者内心极度舒适。然而来自非专业人士过度的赞美让部分高校声乐教师开始迷失自我,过度自信,甚至开始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优越感。

如今我们正处在自媒体时代。为了让自己不落伍,一些声乐专业人士也跟风注册使用自媒体平台,这其中不乏知名人士、公众人物、业界大咖。他们的加入使得网上热闹非凡。舞台上出现的歌唱家们卸下演出装扮,很接地气的在家中录上一段问候语、一首歌曲片段、一段教学视频,收获数以万计的粉丝群,而广大群众也因为能够在网上与自己所喜爱的歌唱家互动而欣喜不已。这么一来,评论区火了,诸如“XX老师真不亏是专业的,您的演唱太动听了”这样的留言比比皆是,就算有明显的音准节奏错误也丝毫不影响受欢迎程度。

高校声乐教师们,必须认识到这些平台的性质,它只是社交(娱乐)平台,不是学术交流平台,更不是科研手段。你可以在这些平台里拥有粉丝,可以刷存在感,但请不要以学术之名,以艺术源于老百姓之名,因为你本身就是老百姓,但你却代表不了学术。

二、出现批判性思维弱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所致

高校声乐教师出现批判性思维弱化现象,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描述主要有:教学关注阶段论、心理发展阶段论、职业生涯周期论、综合发展阶段论四种。其中与批判性思维有关联的有心理发展阶段论和职业生涯周期论。心理发展阶段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保护期、墨守成规期、尽责期、自治期。职业生涯周期论认为教师职业生涯有入职期、稳定期、实践与重估期、平静和保守期以及退出教职期。由此不难看出,心理发展阶段论中的“墨守成规期”与职业生涯周期论中的“平静和保守期”都是批判性思维弱化的集中表现。所以,高校声乐教师出现批判性思维弱化的现象并不可怕,也不是什么无法面对的事情,只不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阶段罢了。

(二)自身专业能力制约

高校声乐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当面对批判性思维弱化现象时,会出现不同的应对表现。能力强的教师会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获取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力一般的教师也能发现问题,但容易滞后,且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不过其分辨能力还是有的;其余的教师可能就是批判性思维弱化的主力军,囿于学识,既发现不了问题,也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唯有在前人的学术成果保护下勤勤恳恳的做个匠人。

(三)学科特殊性的观念影响

音乐艺术不同于自然科学。算式1+1=2不受地域、时间或人群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始终能保持成立:在中国1+1=2,在德国法国意大利1+1=2,上小学一年级时1+1=2,退休时1+1=2。自然科学的定律是普遍适用的,是从多样性中高度抽象的普适性。但音乐艺术却恰恰相反,它刻画事物的多样性,展示事物各方面的美和无限的可能性。音乐艺术并不是无规律可寻,而是其规律太过复杂以至于根本无法完全判定。音乐艺术是以非理性思维主导的,矛盾冲突反而显得更具有戏剧性。

在高校声乐教师队伍中,没有哪个幸运儿可以像1+1=2那样绝对正确,被每个人心服口服的接受。但想在声乐圈里“混得好”,需要积累一定的支持率和好感度,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才能有更顺畅的发展道路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出于这样的考虑,大多数声乐教师都秉持着“不轻易得罪同行,更不随便挑战权威”的处事原则,认为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积攒好评的前提。

三、批判性思维的合理运用

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揭露错误结论、伪科学或者谬论,发现不合理不适当的方法或方式,挑战长久以来的“共识”,追求“不合群”或者“小众”的方式。批判性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手段。批判性思维对他人或自己的观点、做法或思维过程进行评价、质疑和矫正,并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进而达到对事物本质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一)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持续地养成。批判性思维并不与知识储备量成绝对正比,也就是说一个才高八斗的学者并不绝对具备批判性思维,所以不能因为某些声乐教育者具有精湛的歌唱技艺、多年的演唱与教学经验、较高的业界地位就判定其一定具备批判性思维。反之也一样,一些声乐教师尽管在各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但并不代表这个群体不具备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绝不是无端批评和打击报复。任何质疑都必须建立在学术基础上,着眼于声乐教育本身。因此,运用批判性思维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明确目的,不做无方向无意义的盲目思考。高校声乐教师运用批判性思维是为了教学,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为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与教学、培养学生、学科发展相关的思考才是有意义的。讲究证据,不做无根据假想和臆断,不下草率肤浅的结论。对他人的理论或者方式方法等提出质疑,必须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下反复琢磨,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验证,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因个人恩怨借机对他人进行打击报复,倘若质疑之声只是为了排除异己而非技艺切磋,那就学术发展而言是毫无意义的。

坚持原则,不畏惧权威,不抵触被质疑。作为教师,应该尊重事实坚持科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术问题,对确实存在的错误或缺失,拿出自己的专业底气大胆质疑。若被他人质疑,应坦然接受积极面对,用学术的力量解决,不用论资排辈的思想抵触和拒绝。准确严谨,不模棱两可、不偏执狭隘。既然提出质疑,就不能含糊其辞,避重就轻,要做到精准描述,严谨论证,而不是隔靴搔痒。我们必须意识到对学术观念和相关技能技术的质疑是一种良性的业界竞争和正面的交流,不能对与自己有不同见解的同行心存怨恨,更加不能偏执狭隘的仇视他们的学生。

(二)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实施要点

高校声乐教师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了解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缺失后的危害,结合下面的一些具体做法自觉有效的运用批判性思维。

1.定期与身边同事交流教学心得,组织真实有效的声乐教学观摩,虚心学习,取长补短。这一点并不难,相信在形式上很多高校声乐教师都能做到。但是否能真正的做到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是否能对教学起到真实有效的影响,就不得而知了。因为现实中常常在交流过后,孤芳自赏的仍然孤芳自赏,盲目自信的更加盲目。

2.广泛学习自身专业以外的其它音乐知识和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声乐专业学习者对声乐作品以外的音乐作品涉猎较少,对非声乐作品作曲家的关注也较少,对音乐史、音乐美学以及与声乐艺术相关联的文化知识关注更少。这不利于深入理解声乐作品的艺术内涵,也不利于自身的学术能力培养。比如演唱德彪西的声乐作品,了解作曲家时代背景和个人艺术特点是远远不够的,要去了解印象派的来龙去脉,要去看看印象派的绘画,还应该关注印象派另一位大师拉威尔的风格特征,进而将两位作曲家进行简单的音乐风格比较分析。

3.打破美声与民族唱法界定(这个提法本身缺乏学术性),接受和学习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目前的高校声乐专业学生的普遍现象是:学习美声唱法的对中国民歌毫不关心,学习民族唱法的对西方声乐作品一问三不知,很多应知应会的内容被人为割裂分组,造成专业知识面断层,但与此同时却总能听到呼吁“中西融合”的声音,这就很矛盾。

4.关注全世界范围内的专业发展动态,而不仅着眼于国内甚至本地区本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国内国际各种级别的比赛,观摩学习,针对各类比赛做各国选手、各学校选手的对比分析。

5.定期与学生深度交流,不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交流。进一步检验自己的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不足以暴露所有的问题,因此一定有很大的可能性在课下需要和老师交流,這部分课下的交流甚至更有意义。

6.增强学术自信,文化自信,自觉抵制低俗,指导学生区分大众娱乐与专业学术。对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关注的问题,身为高校声乐教师一定要把握分寸,记住自己的身份既是教师也是专业人士,充分认识到学术活动的局限性(特定的场合和对象)。

高校声乐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弱化问题并不是不可解决的,只要认清现实,端正思想意识,一定可以让批判性思维恢复生命力,助力高校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