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侨
[摘要]弹唱作为视唱练耳教学的高级阶段,对“手眼口”三位一体的复杂对应和精准配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0世纪初布尔诺维尔创作的40首弹唱作品,正处于音乐风格的多元化时期,体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特点,是功能性与色彩感的完美结合。对其和声风格、调性布局、伴奏编配、弹唱配合方面的创作分析和教学研究,对准确掌握和再现同时期音乐作品,有着启发性的助益与作用。
[关键词]布尔诺维尔;弹唱;功能性;色彩性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115-03
弹唱,即带钢琴伴奏的单声部视唱,是视唱练耳教学的高级阶段,对“手眼口”三位一体的复杂对应和精准配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着蔚为重要的音乐价值。因此,研究布尔诺维尔弹唱作品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征,对准确掌握和再现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有着启发性的意义和作用。
一、布尔诺维尔弹唱作品的创作分析
进入20世纪初,音乐的大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作曲家们已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调式、和声、音律、节奏、甚至乐器,转而进入了一个流派多元、技法多变、异彩纷呈的新局面,并逐渐向泛调性、多调性、自由无调性、序列音乐等音乐形态发展,和声进行、曲式结构、伴奏织体等也随之剧烈变化着。就在这一时期,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教授阿芒.布尔诺维尔创作了《布尔诺维尔视唱曲40首》,于1928年出版于法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一致,这是一部根植于传统作曲理念,同时兼收并蓄现代写作技法的弹唱作品集。
乐曲在调式的选择、和弦的编配上,有意识地对功能和声有所规避,突出了色彩性的表达,注重气氛的营造和音乐的感染力;但在旋律铺陈上却出现了具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早期的调性感,有着较为清晰明朗的旋律线条,并由此连接起了传统和声与现代技法间的桥梁。作为培养全面音乐能力的视唱作品,布尔诺维尔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音乐元素,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打开现代视野的启发。
(一)空灵飘逸的色彩感
空灵而飘逸的色彩感是布尔诺维尔弹唱作品的重要特点,作曲家在旋律铺陈
中常使用相同旋律线的对比手法,依靠伴奏声部中和声色彩的变化,来营造一种冲突感和矛盾性,推动乐曲的发展,其中和声、和弦、调式等最为核心的音乐元素,成为创造气氛和色彩的最佳工具。
1.和弦编配
和弦是和声进行的基础,和弦的结构往往直接影响着音乐的听觉色彩,布尔诺维尔作品在和弦的编配上,大量使用了20世纪初印象主义作曲家常用的“高叠和弦”,即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色彩性极强的复杂和弦结构,构成了若干“三度叠置”下的特殊音乐语汇。能将音乐的发展从调性框架中扩展开来,迅速进行转换,为旋律的色彩渲染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第一卷第5首的旋律片段即建立在f弗里吉亚调式上,作曲家以和弦分解的伴奏织体,将大大七、增大七和弦与九和弦相连接,为旋律的顺行发展注入了充满冲突感的推动力,形成了立体的听觉感官刺激,大大丰满了作品的音乐感染力。这样的例子在布尔诺维尔的弹唱作品中比比皆是,是其和弦配置中的一个典型特点。
除了若干三度叠置的叠加,作曲家还在三和弦基础上增加了非三度叠置的音程关系,从而在保留传统三和弦功能性的同时,构成一种或空静、或灵动的音乐体验,带来和弦色彩上的耳目一新,其中二度、四度、五度便是最常使用的音程。
第一卷第1首(谱例1)为a小调的作品,尾声处的连续四句调性主干音间的重复,似对比更似对话,将整个音乐形象从高潮渐渐引入终止,可作曲家并不仅限于以调性对置来表现这种音乐张力,在三和弦中增加了尖锐的二度音程,通过这种不协和的音程感,形成更加具有冲击力的音响效果,辅以减弱减慢的艺术处理,营造出连绵、空灵的立体听感,予以欣赏者意犹未尽的余韵和遐想。
用四五度叠置和弦代替三度叠置和弦,也是作曲家的常用手法之一,多用于全曲的终止和弦上,以表现一种静谧而连绵的音乐画面,既完成了调性上的终止感,同时打破了三和弦三度叠置的绝对稳定,带来富于想象力的独特韵味。以上这些复杂结构和弦的综合使用,无疑给布尔诺维尔弹唱曲增添了无穷的音乐魅力,赋予乐曲以隽永的艺术生命力和空灵飘逸的色彩感。
2.调式结构
调式和调性也是创造色彩的有效手法,布尔诺维尔十分重视调式音阶的作用和表现力,除了广泛使用的传统大小调体系外,扩大了的同名调、中古调式、全音阶等调式结构,也被灵活地结合运用着,从而使得调性的和声性大大减弱,形成一种氤氲而朦胧的浪漫情趣。在乐曲的调式转换中,作曲家牢牢抓住了同主音调的相互连接,这里的同主音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同名大小调,还包括了同主音的中古调式,甚至扩大至主音的变化音形式,广泛而多元。这样的连接方法,使得调式的转化既不脱离主音的核心关系,又制造出了色彩斑斓的立体音响效果,是现代作曲技法的一个突出表现。
谱例1的乐谱中,就包含了这种同主音调的连接方法,乐曲的主调性为a小调,此处是全曲的尾声部分,作曲家选择了同名的a利底亚调式形成呼应,以a小调的主和弦与a利底亚调式的下属七和弦间的快速转换,碰撞出强烈的色彩性对比,为简单重复的上方旋律扩充出复杂多变的和声织体,并逐渐推进至同名的A大调主和弦,完成全曲的终止,这一连串同名调的使用,体现出了作曲家乐思细致而微妙的变化,写作手法精妙细腻。
全音阶,是一种十分特殊的音阶形式,它是“在十二平均律内,将一个八度均等分为6个全音从而形成6个音级,将这6个音级按音阶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音阶”[1]。由于其构成的音级不具有显著的倾向性,成为了衔接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的桥梁,与其他类型调式搭配使用,是20世纪初作曲家的常见表现形式。第二卷第29首(见谱例2)呈现的就是两句几乎相同的旋律线,却因为不同调式的使用而产生了效果不同的推动力。前两小节建立在E利底亚调式上(E-#F-#G-#A-B-#C-#D),后两小节则使用了“E-#F-#G-#A-#B(C)-D”的全音阶形式,旋律中音高只有“#B”一音之差,却因各自调式的色彩不同,为音乐的延展出更为旖旎的和声听觉效果,也推波助澜地将音乐的发展带入一个新的高潮。
(二)贯穿始终的功能性
作为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集,虽然布尔诺维尔的弹唱作品呈现出一派旖旎
的色彩性,然而究其根本而言,乐曲的大基调还是根植在传统和声体系的土壤中,其对终止式和持续主音的使用,显示出明确的调性和声痕迹,是其功能性贯穿始终的直观体现。
1.持续主音
在大量变化多样的复杂和弦,和形态各异的调式结构的共同作用下,乐曲产生了看似游离于调性和声之外的丰富色彩,然而作曲家在伴奏声部中,却贯穿了调性和声的元素,即通过持续主音的连续使用,显现出了功能性的中心感和向心力。
如在第二卷第23首的结尾部分,尽管作曲家巧思不断,于伴奏内声部安排了反向的半音进行,并通过属九和弦作为共同和弦,进行了a和声小调和A大调的同名调调性对置,为这段看似简单的尾声旋律,注入了色彩斑斓的音乐活力。然而,在伴奏的两个外声部,始终以同音连线牢牢抓住主音“a”,预示着无论和声的色彩如何多元,其最终仍将回归至调性的中心——主音,形成了外在色彩性张力与内在功能性核心的和谐统一。
2.和声语汇
布尔诺维尔作品的和声布局,不是对于完整功能圈体系的严格再现,在现代作曲技法的影响下,乐曲的功能性似乎已微乎其微,然而终究还是调性和声体系中的另类成员,在乐曲的起始、半终止和终止部分仍能够找到功能性和声语汇的踪迹。首先是在乐曲的起始和弦,作曲家坚持遵循主和弦的使用,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从主体调性的主和弦开始,从某种角度这正是其功能性和声的体现。此外,在乐曲半终止处的D和终止处的D-T和声进行,都起着明确调性、强调倾向感的作用,彰显出了作品中功能性的地位。
由此可见,功能性是作品主干性的发展轨迹,而色彩感是渲染性的风格特征,因而对于布尔诺维尔弹唱作品的把握,必须牢牢抓住这两个层面的特点,以功能性为基础,以色彩感为表现,才能准确地再现乐曲的音乐原貌。
二、布尔诺维尔弹唱作品的教学探索
作为带伴奏的单声部视唱作品,布尔诺维尔的弹唱曲尽管篇幅都不长,但艺术性极高,对学习者的综合音乐感与协同配合能力都提出了细致的要求,最终达到演唱声部与弹奏声部的协调统一。在弹唱教学中,既需要引导学生表达出功能性进行的同时,淋漓尽致地展现其色彩朦胧的美感;又需在艺术处理上既有所侧重、又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音乐整体。
(一)对比性旋律发展的艺术处理
对比性的旋律发展是乐曲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铺陈方式,相同的音高、节奏组
合,辅以色彩性截然不同的和弦、和声,形成音乐形象上的鲜明差异,是推动音乐发展的有效动力。如果将这些旋律仅仅作为重复性的音乐元素,简单处理,便会丧失作品独特的音乐魅力,需在弹唱配合中着力加以表现。
谱例1、谱例2都是这种对比性旋律铺陈的直观展现,而在布尔诺维尔的弹唱曲中,这样的手法几乎无处不在。那么在弹唱的教学实践中,该如何配合和表现呢?首先,需对伴奏部分的和声进行充分的分析,在掌握了和弦结构、调式音阶、调性色彩之后,才能在演唱时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以理论分析辅助弹唱实践;然后,单独弹奏伴奏声部,用心感知色彩上的变化,体会音乐情绪和意境的美感,设计出对比性的推动、对话式的渐进等不同的语气感,以内心听觉辅助弹唱实践;最后,将弹奏与演唱配合,以倾听感受人声与琴声的融合,通过相同旋律线的不同表达方式,做到音准、节奏相同,而语气、色彩不同,辅以律动、强弱、速度上的相应变化,准确完成弹唱实践。
尤其是谱例1这种调式快速转换的复杂和弦连接,几乎是一个和弦一种色彩,就要求学生在弹唱时能够直观体现出功能性与色彩感的区别。对于功能性为主的调性式和弦或终止性的和声,要着重表达其肯定的稳定感或明确的倾向性,为乐曲把握主干式的发展脉络;而对于色彩性偏重的复杂和弦与调式,则要尽力贴合其和弦结构与调式风格,将對比性、冲突性的音乐感充分展现出来,使得作品的艺术形象更加丰满,色彩性的氛围与情绪更为突出。
(二)半音化伴奏织体的协调配合
作品在相对简明化的旋律发展下,却有着庞大而复杂的伴奏织体支撑,作曲家对伴奏的重视使其成为了乐曲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在其中暗含了许多变化多样的色彩性半音化进行,与演唱声部形成或映衬、或推动的作用力,勾勒出一条隐性的旋律线条,需要在弹唱时表现出这种立体的层次感。
在第一卷第7首中,伴随着乐曲低音声部连绵的半音下行,完成了色彩性的d利底亚调式,向主干性的d小调的“游离——回归”,这里伴奏声部的右手和弦,几乎都是调性功能性的发展,因而左手的连续半音就成为了气氛的营造者,如不能有效地加以突出,将会使乐曲的音乐风格大打折扣。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需要将弹奏的低音声部清晰地勾勒出来,适当地加以强调和推动,与演唱声部的流动感形成呼应,带动旋律的调性推进。
除了这种一目了然地半音进行,还有一些隐藏于和弦内部的半音发展,则需要学习者仔细分析、加以分辨。在第一卷第20首中,乍一看很难发现暗含的旋律线条,可细心探寻后便可在左右手和弦的最低音中找到端倪。伴奏声部右手的和弦低音构成的是“#G-#F-bE-E-#F”的V型线条,而左手的和弦低音则形成“#G-#F-F-E”的下行走向,方向的不同也带来表现性上的区别。在处理这句尾声时,演唱声部是主音与上方二度音的交替,主要突出主音的回归感,没有太强的旋律性,最终减慢减弱处理进入稳定,整体声音的音量和语气都是渐归平静。相反,伴奏声部则需要将隐性的两条半音织体勾勒出来,相对突出和弦低音的色彩发展,形成走向不同的反向推动力,既不喧宾夺主、又层次丰富,将功能与色彩完美结合。
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性与色彩感的对话,正是布尔诺维尔弹唱作品的内在发展动力,既承袭了传统和声技法,又结合了现代作曲理念,为功能性的主体框架之中注入了丰富的音乐色彩,凸显了这一时期弹唱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音乐表现力作为弹唱教学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相对复杂、多元的训练过程,需要将艺理层面的认知融入弹唱训练的实践之中,因此对布尔诺维尔弹唱曲中和弦、调式、织体、和声的音乐本体分析,是进行艺术表现和教学实践的基础,并以此为20世纪初期音乐作品的表达,开启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注释:
[1]
高畅.全音阶及其和声透视[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6(03):51—56.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