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颖茜
[摘 要]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1827),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之一,与海顿、莫扎特一起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三杰”。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音乐财富。他的创作领域极为宽泛,涉及的体裁也多种多样,风格不一。其中包括1部歌剧、5首钢琴协奏曲、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多首管弦乐序曲。为此,他也被世人尊称为“乐圣”,是西方音乐史上“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巨匠。其中32首钢琴奏鸣曲在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以他创作的第15首钢琴奏鸣曲《田园》第一乐章为例,同时结合具体的音乐本体及其世界观,以此来分析阐释“优美”与“崇高”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美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优美;崇高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2)02-0026-04
一、贝多芬生平轨迹
德国乐圣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在西方音乐史上独树一帜,他将由海顿、莫扎特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得以扩充,是西方音乐史上“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音乐巨匠。贝多芬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命运抗争的信念,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情怀是促成其一生创作的不竭动力。也正是如此,造就了其音乐作品史诗般的英雄气魄和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贝多芬的一生总共经历了四个时期,分别是波恩时期、维也纳时期、创作成熟时期、创作晚期,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生活经历以及艺术思潮促进了其思想性格及创作风格的形成。
(一)波恩时期(1770—1792年)
波恩,這座古老的城市位于德国莱茵河畔,贝多芬起初的22年便是在这里度过。这个时期的波恩,拥有浓厚的音乐文化氛围,宫廷中盛行包括音乐演出在内的各种娱乐活动。与此同时,受法国“启蒙运动”与德国“狂飙运动”的影响,崇尚自由、博爱、人道主义思想的潮流在社会上迅速流传开来。在此时期,贝多芬还结识了魏格勒、勃朗宁一家以及华尔斯坦伯爵,并与之成为一生的挚友。贝多芬也常与他们讨论哲学、道德、诗歌和音乐。更为重要的是,莫扎特、海顿都曾对贝多芬给予过肯定、帮助和支持,尤其在他音乐学习的道路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时期,他的创作主要侧重于一些三重奏、四重奏作品以及歌曲创作、钢琴变奏曲、回旋曲小品。
贝多芬的早年并不幸运,严厉粗暴的父亲、窘困落魄的家境等这一系列恶劣环境使他养成了顽强不屈的性格和独立自主的意识。同时,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已经在贝多芬内心扎根并逐渐生长,在其创作的歌曲《谁是自由人》中得以体现。这一观念成为贝多芬世界观的核心,贯穿其一生创作的始终。
(二)维也纳时期(1792—1802年)
贝多芬创作的第二个时期可归纳为自1792年他奔赴维也纳直到1802年他创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之前的这段历史。
相比之前的波恩时期,贝多芬在此时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曾师从海顿学习作曲,并跟随当时著名的管风琴家、作曲家阿尔布来希贝尔格学习对位。在这里,贝多芬拥有高超的即兴演奏技巧和天赋,凭借钢琴演奏家的身份迅速赢得维也纳上层社会的欢迎与赏识。这一时期,他主要创作了给海顿的前三首钢琴奏鸣曲(Op.2 No.1-3),前两部钢琴协奏曲、交响曲,6首弦乐四重奏和钢琴三重奏等一系列室内乐作品,同时还有包括“悲怆”“月光”“暴风雨”等在内的20首钢琴奏鸣曲。总之,不论是创作还是演奏,贝多芬在这一时期已显示出自己独有的个性。他的作品中包含着一种巨大的力量、气势以及强烈的情感与气氛。
而且这个时期的贝多芬也正经历着人生与命运的双重折磨与考验。耳聋病症的加剧使他内心遭受打击,绝望之中想要放弃生命,但由于他心中怀揣着崇高的志向与抱负,同时对艺术、对音乐的热爱最终使他在困境中坚持下来,他将自己的期望全部写进音乐中,以此作为他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支柱。正如他所写到:“我将扼住命运的喉咙!”“我将和我的命运抗争!”“我是为人类酿造美酒的巴克斯神,不管是谁,真正理解了我的音乐就能从别人带给他们的悲惨中解脱出来。”[1]
(三)创作成熟时期(1803—1804年)
标志着贝多芬创作盛期到来的是其《第三交响曲》的完成,即1803—1804年间;此时的贝多芬已获得较高声望,与海顿、莫扎特并称为音乐大师。这个时期产生的创作有:《科里奥兰》《埃格蒙特》等管弦乐配乐,这些大多是为戏剧、歌剧和芭蕾舞剧所写;此外,还有第三到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三到第八交响曲,“春天”小提琴奏鸣曲等。总之,大量的杰出作品都在此期间诞生。
(四)创作晚期(1815—1827年)
这个时期与政治历史上的分歧联系在一起。该时期经历了拿破仑失败,欧洲封建王朝复辟,维也纳成为政治中心。欧洲各国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矛盾状况,德国的民族意识也普遍觉醒。
这个时期的贝多芬沉浸在自己的内在世界里,音乐创作也与内在自我的联系更为紧密。同时,他还认真钻研亨德尔、巴赫这些巴洛克音乐大师们的作品,如在他创作的晚期四重奏以及奏鸣曲中便可清晰地反映出来。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包括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几套苏格兰民歌的创作,《致远方的爱人》一部抒情声乐套曲。
贝多芬的一生从未放弃过对自由平等博爱这一信念与世界大同崇高理想的追求,不论是《第三交响曲》中所蕴含的那种强烈的自我奋斗意识,还是最后的《第九交响曲》与《庄严弥撒》作为其人生目标与宗教信仰的宣誓,都始终贯穿体现着这一思想观念。
二、贝多芬的创作
他的创作领域极为宽泛,涉及的体裁也多种多样,风格不一。其中包括1部歌剧、5首钢琴协奏曲、9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多首管弦乐序曲。
(一)交响曲作品
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分别属于不同的创作时期,是其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有音乐学家将其分为这样几类:英雄性、戏剧性(第三、第五、第九交响曲);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第一、第四、第八交响曲);群众性、舞蹈性《第七交响曲》,而《第二交响曲》是综合性的,第六交响曲则融自然和哲理于一体。[2]若按时期划分,第一、第二交响曲应属维也纳早期创作,虽然有海顿交响曲的外形模式与乐队编制的痕迹流露出来,但早已包含贝多芬音乐豪迈的气质与风格。
我们都熟知的《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这部交响曲所呈现出的恢宏气势是之前海顿、莫扎特交响曲所不具备的,推动了交响乐套曲传统形式的发展和前进。各乐章选择不同特色的形式结构,尤其是第一乐章的快板奏鸣曲,是贝多芬独创意识的集中显示。主题动机得以充分发挥,各部分的独立与相互之间的关系得到加强。这些因素使得第一乐章充满矛盾,动力与戏剧冲突,成为英雄交响曲的重心。
而《第五交响曲》(命运)是贝多芬最集中精炼的作品。曾在1808年12月22日于维也纳剧院首演,贝多芬本人亲自担任指挥。这个“命运”动机由4个音的节奏型浓缩而成,极为简洁,使用极强(ff)力度奏出,由弱拍起的3个重复短音,下行三度到强拍的延长音而构成。这个动机主宰整部作品,贯穿于这部交响曲的各个乐章,带给听众不同的遐想与情感体验。凡是仔细聆听过这部乐曲的人,都会被其中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所震撼和感动,同时也从中窥见自我。
《第九(合唱)交响曲》代表贝多芬创作的顶峰,可谓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其中包含着对宇宙、上帝、人世的思索以及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尤其是末乐章作为全曲的至高点,采用德国诗人席勒的诗《欢乐颂》为歌词,在庞大的管弦乐音响中引入人声“欢乐女神圣洁美丽”“在你温柔的翅膀下,人们都会结成兄弟”。领唱、合唱自如切换,与管弦乐织体交相辉映。该部作品是贝多芬理想信念的圆满写照,闪耀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真理之光,充满深邃的哲理思辨,是贝多芬为后世人类文化所留下的最光辉灿烂的一笔贡献。
(二)重奏作品
室内乐作品的创作贯穿贝多芬一生的几个时期。譬如,钢琴三重奏、为钢琴和管乐的五重奏等是其早期的作品;而作为中期四重奏的典范之作则是献给俄罗斯驻维也纳大使拉祖莫夫斯基伯爵的3首四重奏,这里贝多芬采用了俄罗斯民歌曲调,如第1首F大调末乐章的主题;贝多芬晚期四重奏作品中运用复调的创作手法,情感细腻,富有哲思,尤其是作品Op.131由传统的四个乐章扩充到七个乐章。各乐章之间是一气呵成、不间断的,具有交响曲的气魄。晚期的这些作品已经暗示着浪漫主义思潮即将到来,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钢琴作品
在钢琴创作领域中,贝多芬亦取得过非凡的成就。众所周知,他的五部协奏曲至今仍是音乐会上的重要演奏曲目。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也贯穿贝多芬的一生,例如,前10首奏鸣曲与前古典时期的作曲家风格(如海顿、莫扎特)更为接近,特别是献给海顿的前三首钢琴奏鸣曲。但该时期已渐渐显露出贝多芬的独特个性。如“悲怆”(第8首)这部作品中调性的大胆转换,各乐章之间的联系,以及主题的对比和戏剧性发展等因素。
而第17首、第21首、第23首等奏鸣曲则代表贝多芬中期的创作发展。此时他已走上一条新路。尤其是F小调的“热情”这部作品已完全体现出贝多芬创作盛期的典型风格,富有逻辑性的曲式结构与紧张的激情完美融合在一起,显示出其交响曲所具有的深度与力量。
最后6首奏鸣曲是他晚期特征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数目不等的乐章,有2个乐章,也有4个乐章。同时,复调对位写作手法的运用是该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作品Op106的末乐章便采用赋格的创作手法。该时期的创作更加注重内在自我的表达,音乐创作形式也更加灵活,种种迹象都表明贝多芬与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联系更为紧密。
(四)声乐作品
贝多芬的声乐作品亦风格多样,包含歌剧、弥撒、清唱剧、康塔塔以及大量艺术歌曲等体裁。
1歌剧
《费德里奥》是贝多芬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它以法国作家布依的剧作《莱奥诺拉或夫妇之爱》为脚本,歌剧中运用宣叙调和咏叹调,歌颂莱奥诺拉和弗罗列斯坦这两位正面人物。以此来突出歌剧的主旨,即英雄的意志和爱情的力量。同时贝多芬也使用强烈而阴暗的音乐来刻画渲染反面人物角色皮扎罗的形象。总之,该歌剧已凸显出贝多芬那个时代的烙印,带有很强的政治含义,体现出贝多芬对社会现实和伦理题材的深切关注。
2庄严弥撒
弥撒作为中世纪一种古老的宗教音乐体裁为世人所知晓。在此,贝多芬将经文的每一个字都试图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如《D大调弥撒》(亦称庄严弥撒)被认为是贝多芬最伟大的作品,其中包含独唱、重唱优美的段落,配器亦十分精练。这部作品的力量可与《第九交响曲》所媲美,音乐雄浑庄严。
除上述之外,贝多芬还写过艺术歌曲《阿德拉依德》、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等,这些作品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新颖的结构形式流传于世间,为大众所喜爱。
总之,贝多芬的一生善于不断突破传统作曲方式,大胆实践,探索新的音乐表现手段。尤其在和声、调性、节奏、旋律等方面都超越前人。同时他还将自己的崇高理想以及追求“自由和进步”的远大目标融入自己的音乐中,使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无一不被音乐所迸发出来的气势和力量所震撼,进而在音响中找到通往人类心灵和美好世界的路。
三、优美在作品中的体现
美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即优美与崇高。这两种形态也带给我们不同的审美体验。譬如,优美使我们放松,给我们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感官上的享受。正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这些诗句便向我们展现出大自然中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令人瞬间心旷神怡;再比如,刀美兰的舞蹈《水》、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著名的中外艺术作品便通过清晰、细腻的笔调向我们描绘出一个个优美柔和的女性形象。总之,上述这些实例都向我们表明优美的特点即是:美处于相对统一的宁静、平衡状态。
那么,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田园》亦有这样的美感体现在其中。罗曼·罗兰曾评价:“这首奏鸣曲是所有奏鸣曲中较少激情的一首,是幸福的,充满阳光,是贝多芬最‘清澈的小河之一。”《田园》第一乐章共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四部分。是全曲的快板(Allegro)乐章,旋律轻松愉快,充满灵动,抒情性极强。作曲家贝多芬用十分形象、具有描绘性的音乐语言和创作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优雅别致的田园景象,使听众在那一个个流动的音符间感受大自然的安宁、平和与美好。
首先,呈示部由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四部分组成,在主调D大调上展开。主部总共由四个乐句构成,一开始,第一句(1—10小节)主题在中声部以先下行后上行的方式陈述;第二句主旋律以移高八度的形式在高声部反复出现。这两句旋律平静而悠扬,富有歌唱性,低声部在D音上持续不断地均匀律动着。高、低声部的巧妙配合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田园画面。第三、四句依旧采用右手主旋律与左手低声部相结合的手法,同时使用“cresc”“sf”“渐弱”“p”的表情记号,音响时而由远及近、时而又由近及远,描绘出大自然似真似幻、纯净迷人般的唯美意境,令听众不禁沉浸其中。
连接部右手的高声部运用均匀的八分音符,左手的低声部使用连续长音,如同湍急流动的溪流。紧接着副部采用类似复调的手法进行创作,音乐共分为四个声部,层次分明,极具立体感。同时再加上快速的八分音符节奏与特强(sf)的音响伴随始终,好似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逐渐映入眼帘,为音乐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最后结束部逐渐趋于平静,音乐材料大多是从主部主题中提取出来的片段。左手是在不同音区上变化跳跃的和声,仿佛傍晚树叶摇曳发出的沙沙声,显出寂静感,使人们在此时得以放慢脚步,清理一天的疲惫,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庄严。
其次,是音乐的展开部;一开始,引用之前的主题材料。随后的中心部采用模进、模仿的手法,将主题逐渐缩减、分裂,使音乐充满动感和张力,不断达到高潮,突出了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准备段使用倒影的创作手法,音乐以平稳级进的形式发展。同时,展开部也采用了一系列转调,情绪更为明朗,亦增加了几分戏剧性因素。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比较,音乐材料并未发生太多变化,只是主部主题中间有部分采用变奏,使旋律呈现出音型化特点。
最后,是全曲的尾声部分。这里又再现呼应之前的主题材料,同时在主持续音上进行,并采取“pp”“cresc”“sf”“decresc”“p”交织在一起的力度,使音乐更加细腻、丰富,在温和、恬淡的氛围中结束。犹如遥远的钟声在风中回荡,最终慢慢消失,带给人无尽的遐想,令人回味无穷。
整个第一乐章向我们展现出一幅田园风景图,作曲家描绘塑造出一系列意象,如牧歌、流水声、沙沙声……让听众得以领略到大自然的柔美与苍劲。同时该乐章采用歌唱性主题旋律进行创作,并以重复不断的四分音符主音D作为背景,使音乐充满灵活性与律动性,给人以动静相称、刚柔相济、对立统一的美感。
以上正是该乐曲在优美这一形态上的形象体现。
四、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为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音乐文化杰出的代表人物,贝多芬在欧洲音乐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特定时代之下的产物,在18世纪后半叶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应运而生。
回溯历史,人道主义最先产生于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当时欧洲社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同时“资产阶级”这一新兴阶级也开始出现。而文艺复兴正是在新兴资产阶级领导下掀起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们提倡以“人”为本,反对神权和禁欲主义,主张人的个性解放,以及主张人追求现世幸福。但受根深蒂固的宗教影响,这个新兴阶级还很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直到18世纪后半叶,文艺复兴倡导的“人道主义思想”才在全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当时的启蒙思想家们提出“自由、平等、理性”的口号。譬如,卢梭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就曾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就是放弃自己的责任。……取消自己意志的一切自由,也就是取消了自己行为的一切道德性。”[3]与此同时,德国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同样把“自由、平等”看作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人类法则。这一思想倾向在“狂飙突进”文学运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葛兹·封·白里兴根》,席勒的《强盗》《欢乐颂》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人道主义思想的代表。
青少年时期的贝多芬,正处于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后期,贝多芬正值迎来向成年的过渡期。待到法国大革命爆发那年,贝多芬已经19岁,当时已完全成熟的欧洲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对贝多芬世界观的塑造起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随后“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便逐步确立下来,成为其世界观的核心支柱。
由于出身于市民阶层,贝多芬强烈要求“自由、平等。”极力摆脱封建阶级对其精神的束缚,积极地寻求个性解放。他把“自由”当作其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声称要“爱自由甚于一切。”[4]并且在他给图克海姆的男爵的一封信中曾说:“我虽不是男爵,但我是一个自由人。”[5]与此同时,他还对封建贵族阶级常常抱以轻蔑的态度:“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比大人物更渺小了。”[6]出于强烈的自尊心,1806年贝多芬还与他的贵族保护人发生过冲突,并且还在一次晚会上拒绝为客人演奏。
以上种种都显露出贝多芬高贵的人格以及他对自由、平等的热烈追求。此外,“博爱”这一思想也贯穿其一生的世界观。席勒所描绘的那个理想的极乐世界,正是贝多芬所幻想与憧憬的。他曾说:“从孩童时代以至长大成人,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是扶助他人。”[7]凭借其顽强而又坚定的信念,贝多芬相信人类终有一天会达到天下大同的高尚境界。
以上就是贝多芬世界观的体现,即“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一世界观也始终贯穿于他的音乐作品中,成为其艺术创作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正如钢琴奏鸣曲《田园》(第一乐章)这首作品便是他崇高精神的生动再现。贝多芬在音乐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圣洁、优美、充满和谐的田园风光,这与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丑陋、不堪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贝多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结 语
本文主要以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奏鸣曲《田园》(第一乐章)为例,结合具体的音乐本体以及贝多芬的世界观,分析了“优美”和“崇高”这两种美之形态在该作品中的体现:即优美是通过具有音画式的音响为我们描摹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田园风光图;而崇高则是贝多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这也正是其“自由、平等、博爱”的世界观的生动写照。听众们也在他的音乐中得以找到精神上的慰藉,于不知不觉中打开通向远方未知世界的大门。
注释:
马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M].刘可希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62.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58.
[3]卢 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13.
[4]1793年5月23日在《阿·服克紀念册上的题字》,见《贝多芬的书信、日志和谈话》第17页。
[5]夏弗莱.音乐的解放者贝多芬[M].上海:上海悲多汶学会出版社,1946:43.
[6]1810年2月12日致布莱特柯普夫—黑特麦尔出版社的信,见《贝多芬的书信,日志和谈话》。
[7]1823年9月9日致纳格尔的信,见夏弗莱:《音乐的解放者贝多芬》第266页。
(责任编辑:韩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