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松花江上》演唱分析

2022-04-29 09:05:47尚天鸿
当代音乐 2022年6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

[摘  要]歌曲《松花江上》,是创作于抗日战争前期的抗战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歌曲分三段,每一段都有其独特的感情色彩,丰富的情感在当时激励和鼓舞人们奋起反抗。在曲调中,大胆地进行中西方融合。张寒辉老师在1936年创作的版本,非常适合美声男高音演员独唱。传唱至今,形式也已豐富多样,其经久不衰更加证明了本首作品的经典性。本文以歌曲《松花江上》的演唱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践分析研究歌曲《松花江上》在演唱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松花江上》;张寒辉;抗战歌曲;演唱分析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自身实践,从音乐结构中的对立统一,歌曲的演唱技巧,作品的二度创作,和歌曲不同的演唱形式,四个方面具体论述其研究成果。首先笔者从哲学的角度切入,试图从哲学角度解释此作品得以传颂至今的原因。其次歌曲的演唱技巧主要从气息和吐字咬字入手,选择正确的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以及选择合理的换气点,保证演唱时的歌曲连贯性与完整性。对于吐字咬字的研究从拼音入手咬准声母并在咬字时进行归韵。还有作品的二度创作的研究,从速度、力度和旋律中情感的表达这三方面入手,主要在不同段落选择其合适的速度力度。由于此歌曲情感丰富,故在旋律中情感的表达这一研究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前人研究综述及笔者实践,试图浅析歌曲《松花江上》的情感脉络。最后,因为此歌的经典性故衍生出合唱版本,所以笔者又从独唱与合唱两种演唱形式入手继续深挖歌曲《松花江上》的内在价值。总之,歌曲《松花江上》作为一首极具时代意义的经典抗战歌曲,对其演唱分析的研究意义深远。

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通过长期的学习与艺术实践加以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就歌曲《松花江上》在音乐结构中的对立统一、歌曲的演唱技巧、作品的二度创作、歌曲的演唱形式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音乐结构中的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发展趋势的最根本规律。”在笔者研究的歌曲《松花江上》的结构中也同样存在着矛盾对立统一的现象。

首先在歌曲开头的两个乐句中就存在矛盾对立统一。第一乐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与第二乐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第一乐句是在对以前富足生活的怀念和想象所以情绪要骄傲自信,而第二乐句确与之截然不同,第二乐句,那衰老的爹娘,暗示已经远离了衰老的爹娘,情绪应悲伤无助。一喜一悲截然相反的两种情绪,在矛盾中达到统一,并为下面的歌曲进行做铺垫。第三乐句“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接第二乐句的铺垫这句情绪由悲痛转为愤恨,旋侓向上进行。并与第四乐句在歌词相同的基础上,依然做到了矛盾对立。第四乐句由上一乐句的愤恨转为无力哭诉,旋侓向下进行。音乐结构中的对立统一,促使歌曲继续向下发展。“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这一句接上一句无力哭诉的情感继续发展,描绘出了在逃亡途中的无奈和心酸。而下一句的“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与上一句的无奈的感觉对立,描绘出急于改变这一悲惨现状的情绪。并给接下来的歌曲最高潮打好基础。最后,两个“爹娘啊”第一个应大声的呼嚎,将孩子在遇到危险时束手无策急于求救的感觉表现出来。但第二个“爹娘啊”,却是要低声啜泣,因为爹娘还生活在日寇的铁蹄下,应将孩子的孤立无援表现出来。这两句我认为是整首作品的画龙点睛的地方,前后巨大的情绪反差,使歌曲的最后一句“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将全曲完美收官,达到了整体的对立统一。

歌曲整体所表达的音乐思想也与当时的执政者发布的不抵抗政策相对立,故此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为推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进程,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二、演唱技巧

人们常用“能工巧匠”来形容一些在某一领域中有所成就的人。掌握演唱技巧并能熟练的使用,一直是我们声乐演唱者们向往的境界。下面笔者就本人研究的歌曲《松花江上》来具体说明在此作品中我们需要运用到的演唱技巧。

首先,作品里的中低声区较多,演唱时要注意自然流畅,合理使用歌唱机能,没必要一味追求大音量,如“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整日价在关内”等中低音区需特别注意。其次在歌曲结尾的高音部分,演唱时要让声音充分展开体现出歌曲的戏剧性,表现出男高音结实明亮的英雄音色[1],在强有力的声音中结束演唱,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让听者意犹未尽。最后,本首歌最大的亮点应该在“爹娘啊”那个地方的两次重复,有着完全不同的演绎。在第一个“爹娘啊”演唱时由于强烈的情感需要,要特别突出“爹”既汉语拼音声母“d”的演唱,要突出强调字头,演唱时要在字头强出来的同时,保证声音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之前将气息吸到底。确保有足够的力量在强调字头的同时稳定住喉头。而第二个“爹娘啊”相较于前一个明显的感情变化需要我们在正常的演唱中加入哭腔,用于抒发情感,并为后面的演唱做铺垫。总地来说,在这首歌的演唱过程中,中低音区要平稳自然,过度音区和高音区,在照顾歌唱情绪的同时一定要平衡地使用歌唱机能,注意技术运用。如深气息,高位置稳定喉头,放松下巴等。

(一)气息把控

呼吸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也是我们在初学专业的声乐演唱时的第一课,可见正确的呼吸对于歌唱的重要性。

当前世界主流的呼吸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笔者所研究的歌曲《松花江上》由于是一首美声歌曲,所以笔者认为应选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也就是在吸气的时候,需要保持两肩放松,深吸气,不要耸肩,当感觉到腰部周围明显向四周膨胀时,保持住这个姿势,把小腹绷紧,坚持5到10秒钟。呼气时一点点往外撒气,小腹逐渐放松。这种呼吸过程就被称为胸腹联合呼吸法[2],呼吸过程中主要是依靠胸腔、横膈膜、腹部肌肉进行呼吸发力,对气息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可以操纵声音,保持气息的均衡,十分适合这首男高音歌曲的演唱。换气点多在小节线上,笔者认为全曲的换气点应是如此分布。

第一乐段,我的家(换气)在东北松花江上(换气)那里有(换气)森林煤矿(换气)还有那(换气)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换气),我的家(换气)在东北松花江上,(换气)那里有(换气)我的同胞,(换气)还有那衰老的爹娘(换气)

第二乐段,(吸气)九一八,九一八,(换气)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换气)九一八九一八(换气)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换气)。

第三乐段,(吸气)脱离了我的家乡,(换气)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换气)流浪(换气)流浪(换气)整日价在关内,(换气)流浪。(换气)哪年哪月(换气)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换气)哪年哪月(换气)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换气)

尾声部分,(吸气)爹娘啊,(换气)爹娘啊!(换气)什么时候?(换气)才能欢聚在一(换气)堂。

(二)吐字与咬字

吐字咬字,是中国传统唱论对歌唱语言发声技术的专门称谓。吐字是指正确韵母发音,咬字是指正确的声母发声。吐字咬字结合起来,构成歌唱语言的发音技巧,我们一直强调的字正腔圆其实也是这个问题。在进行歌曲《松花江上》的演唱时需要注意咬准字头,也就是汉语拼音里的声母部分,确保演唱过程中歌曲整体的连贯性。同时也需要注意归韵。归韵也被叫做收音属于字尾。在归韵时要做到长短得当、归韵清晰,要让每个字有力量且饱满。例如,在演唱全曲最高潮的“爹娘啊”时就要着重注意“爹”的咬字,要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在归韵时也要做到干净利落不能影响歌曲后续的演唱,故在进行歌曲演唱时,歌词的咬字吐字需要歌手特别注意。

三、作品的二度创作

人们经常说是词曲作家给了歌曲生命,而演唱者作为词曲作者与听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则赋予了歌曲真正的灵魂[3]。接下来笔者将从速度、力度、旋律中的情感表达这三方面,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进行研究。

(一)速度变化

歌曲的第一乐段“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这部分是作者在怀念以前主要叙事应速度平稳,舒缓。尤其在演唱衰老的爹娘时应适当放慢速度去匹配其悲伤的情绪。

歌曲第二乐段,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在进行第二乐段第一乐句的演唱时,应适当加快速度,用于承上启下。而在第二乐段第二乐句的演唱中,应采用与第一乐段结尾相同的速度,便能突出其情绪。

第三乐段,“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那年那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由于这一段的特殊性,在演唱时应回归歌曲原速,为接下来的尾声做铺垫。

尾声,“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笔者个人认为,尾声部分是全曲的情绪最高潮,应充分表达情感采用先快后慢的速度,渲染和烘托气氛,配合结尾的长音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二)力度变化

笔者认为,歌曲的力度变化,因随着歌曲的情绪变化而变化,在第一乐段思乡怀故的情绪下,力度应轻柔舒缓,方可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在第二乐段中,强烈的反差情绪,力度也同样截然相反。在第二乐段第一乐句时,应铿锵有力,表达愤恨之情。在第二乐句时,要低吟浅唱,为歌曲接下来的歌曲进行埋下伏笔。第三乐段,共两个乐句。第一乐句,生动形象的描绘出,当时社会背景下,流亡军民的惨状。故应更轻更柔,但在演唱,“整日价在关内”时需要加一点力,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第二乐句,连续的质问,应逐渐加力,准备将歌曲推向高潮。尾声,在第一个“爹娘啊!”时要爆发出全曲中最强的力量就像平地一声惊雷,用于唤醒人们的斗志。而第二个“爹娘啊!”力度要迅速弱下来,唱出孤苦无依的感觉。最后“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力度由弱到强,体现出全曲的核心论点,那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不喜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旋律中情感的表达

法国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昌·曼什坦说过:“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感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被称之为艺术”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第一乐句作者采用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出和平时期的东北人民的生活,是那样的快乐和谐,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肥沃的黑土地,使百姓的生活丰衣足食,怡然自得。所以在演唱此句时,怀着骄傲自信的情感演唱。第二乐句“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此句仍在怀故。可与第一乐有所不同,此句的情感应是沉痛悲伤的。第三乐句,“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由于承接上句悲痛的情绪,这句情绪应慷慨激昂,唱出对日寇的愤恨之情。第四乐句,“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这句的旋律走向是向下的,故应唱出那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无奈情绪。第五乐句,“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这句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流亡军民的生活现状。故在歌曲演唱中应表现出那种胆小怯懦的情绪。第六乐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这句,与上一句情绪截然相反,一改胆小怯懦,应唱出那种义愤填膺,视死如归的抗日抗战精神,接下来,连续的两个“爹娘啊”!将情绪推到最高潮第一个“爹娘啊”时,应该唱出那种呼号,嚎啕大哭的感觉,唱出那种迫切想要改变现状,寻求父母庇护的感觉。而在第二个“爹娘啊”,时,却应该是小声啜泣,表达出委屈不甘的情感。最后,“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是全曲的结束,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四、歌曲的演唱形式

在生活中我们常能见到的演唱形式大致有,独唱、重唱、对唱或问答唱、轮唱、齐唱、合唱等,这一分类方式主要由歌曲作品的内容所决定。这首歌曲张寒辉老师的版本是一首美声男高音独唱曲目,后经瞿希贤老师改编成了一首混声四声部合唱。故笔者分别从独唱与合唱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中,进行分析研究。

(一)独唱

歌曲《松花江上》张寒辉老师的版本为男高音独唱。鉴于男高音其独特的嗓音,音色明亮,声音柔和,嗓音柔美,富有歌唱性。歌曲《松花江上》那突变的旋律走向,以及歌曲表现情感的需要,尤其是将歌曲推向高潮时,就需要更有力而富有激情的演唱才能达到所要追求艺术效果,更好的表达歌曲的思想。

(二)合唱

合唱版的《松花江上》,是由瞿希贤老师改编成的混声四声部合唱。较于张寒辉老师的男高音独唱版本,合唱在气息的运用,丰富的和声配器的支持下使歌曲更丰满,更立体,舞台表现效果也略优于独唱[4]。当然两个版本都可以演绎出松花江上的精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结  语

《松花江上》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它“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看似是一个个流亡人的内心戏,实则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整首歌曲只字未提热爱祖国,却字字都在诉说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歌曲中丰富的情感蕴含着国人的那种压不垮、打不死的民族气节,以及迫切想要将侵略者赶出家园的急切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松花江上》作为一首经典的抗战歌曲,在中国人民最危急的时刻为人民提供力量,唤醒民众英勇抵抗并取得胜利,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松花江上》已流传近百年,在今天仍旧警醒着我们要牢记历史、居安思危。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结合自身演唱的心得体会,从演唱技巧、情感表达、演唱形式等方面入手,去研究作品本身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演唱时的重难点,希望能够为演唱本歌曲的声乐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

注释:

[1]刁  刻.从声乐教学的角度谈歌曲《松花江上》[J].北方音乐,2016(05):84.

[2]党立敏.浅谈歌唱中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J].黄河之声,2018(13):39.

[3]庞忠海,么大壮.浅谈流行音乐的二度创作[J].艺术评鉴,2022(02):180—183.

[4]宗宇晖.瞿希贤改编合唱《松花江上》的作品分析[J].音乐时空,2015(16):65.

[收稿日期]2022-05-16

[作者简介]尚天鸿(1999—  ),男,湖南科技学院本科学生。(永州  425199)

(责任编辑:张洪全)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
基于主题唱段及演唱形象分析的路径研究
浅析咏叹调《别说我》的艺术特点
艺术评鉴(2017年5期)2017-06-01 18:04:12
唐尼采蒂歌剧《爱的甘醇》中《偷撒一滴泪》咏叹调的演唱技巧分析
戏剧之家(2017年5期)2017-04-05 20:54:37
艺术歌曲《我的江河水》演唱分析
浅谈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咏叹调》的演唱分析和人物塑造
人间(2016年33期)2017-03-04 13:14:42
高山流水 颂知音
艺术评鉴(2016年18期)2017-02-22 16:35:41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艺术研究(2016年4期)2017-01-16 12:21:52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08:46:52
浅析亨德尔声乐作品《让我痛哭吧》的艺术构思
戏剧之家(2016年8期)2016-05-23 16:27:13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
戏剧之家(2016年6期)2016-04-16 16: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