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林
当夏天的热一点点褪去,空气中便多了一些凉意,我知道,是秋天来了。而秋天所有的食物中,我最喜欢板栗。
秋高气爽的时节,也是吃板栗的时节。我的家乡盛产板栗,小时候,每到初秋,大人便會三五成群地上山打板栗,我们这些小孩儿自然也会跟着过去凑热闹。
打板栗需要戴着帽子,穿上胶鞋,还要带上工具。等到了山上,便看到高大的板栗树上挂着一个个带着刺的绒球。这时候,大人们拿起竹竿,对着树上的板栗一阵猛打,我们这些小孩儿便躲在较远的地方偷偷地看。只见天空下起板栗雨,一串串毛球掉落在地上,像一只只刺猬。
等到打得差不多的时候,大人们开始脚踩板栗外的刺,然后用剪刀剪开板栗的外壳,接着,光滑浑圆的板栗便散落得到处都是。
我们便连忙跑过去,把板栗放进自家的蛇皮口袋里。但是通常我们都禁不住诱惑,抓起一把板栗蹲在地上迫不及待地吃起来。生板栗是脆生生的甜——回想起上一次吃板栗,已经过去了一年,对于这久违的味道顿时觉得要多吃几个。等到确实吃不下去了,才把多余的板栗装进蛇皮口袋。
那些吃不完的板栗,通常会送给亲戚邻居。母亲则会选上一个天气好的周末,捎上半口袋板栗带着我去姥姥家。每当这时,姥姥总会杀只鸡,等着我们的板栗,做小鸡炒板栗。
炊烟袅袅,地锅里的小鸡和板栗融合在一起,这样做出来的板栗除了甜,更多了一丝糯糯的咸。
到了上学的年纪,我便再也没有去山上打过板栗了,父母也忙于工作,不再有精力因为板栗耗上大半天时间。若是想吃,街上买一点儿便好了,省时又省力。
如今,心灵手巧的人们发明了更多的吃法,板栗也不再仅仅是或炒,或煮,可以做成板栗酥,还有板栗味奶茶等等。板栗的保存方式也变得更久了,人们不会因为一颗板栗,再等上一个春夏秋冬,它好像不再只属于秋天。
现在的孩子恐怕也不再有打板栗的经历了,若是能花上大半天的时间,与秋天好好打个照面,已是难得。恐怕只有那时的我们,才会无忧无虑地坐在板栗树下吃板栗吧。那时候,打板栗成了迎接秋的仪式,而那一颗颗板栗,是秋天送给我们的见面礼。
可是每年的秋天,我还是会忍不住买上一包板栗。因为我知道,只有秋天的板栗才是最香的,恰如那段打板栗的时光,是只属于年少的甜。
一点就通:先声夺人,自然过渡
文章开头简而得当,具有先声夺人之效,通过描写秋凉自然过渡到“我最喜欢板栗”,十分艺术化且起到点题的效果。文章结尾处作者表达对少年时代打板栗时光的向往与喜爱,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此外,小作者善于给文章命名,文章标题新颖,作为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且表达效果上往往会起到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
编辑 王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