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读国际学校进入留学预备跑道

2022-04-29 09:23杨冬妮编辑刘煜设计李阳
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国际部公立学校外籍

记者_杨冬妮 编辑_刘煜 设计_李阳

市场需求的升温,使国际学校在中国的设立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2021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数据,自2016年至2021年,中国的国际学校市场总规模逐年递增,从2016年的28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62亿元。同时,2021年获认证的国际学校数量也较2016年增长了43%,总数达932所。

2022年1月10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21年工作总结》,总结了2021年北京教育系统的工作情况。其中在扩大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方面提到,12所新布局的国际学校已投入使用,14所学校已完成规划布局,正在推动建设过程中。国际化教育的运营规模、教育服务体系正在稳步构建、完善。

目前,中国的国际学校类型可以分为公立学校国际班、民办国际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三类,三者间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作用。

我国国际学校发展脉络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主要为解决合法居留的外籍人员随行子女的上学问题而设立。据最新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共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30所,其中包括上海哈罗国际学校、北京耀中国际学校、北京顺义国际学校等,这些学校的学生几乎全部为外籍人士子弟(外籍)。

我国首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可追溯至1969年设立的北京巴基斯坦使馆学校。北京巴基斯坦使馆学校是为解决巴基斯坦驻中国外交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开办,也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学校。巴基斯坦使馆学校在成立之初,以采用中国的教育教学体系为主,与现在国际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本质定义有着一定的差别。

《留学》记者探访耀华国际学校,图为正在上外教课的学生们。

时间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外交人员和引入的外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国际学校的发展迎来萌芽阶段。1980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大使馆共同成立了北京顺义国际学校,该校采用全英文授课,并成为中国第一所完全采用外国教育体系、教学方式的国际学校。顺义国际学校自2002年起开始招收除外交人员外的外籍人员子女。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国际学校还是以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为主,并不招收中国籍学 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间交流日益深入,中国经济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不招收中国籍学生”的国际学校已开始不能满足彼时高净值中国家庭对于国际化教育的需求。于是,公立学校国际部、民办国际化学校的办学模式应运而生。自1990年至1999年,一批民办国际化学校、公立学校国际部开始建校招生,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北京王府学校均于这个时期创建。截至1999年底,我国共有国际学校86所,其中公立学校国际部10个,民办国际学校39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38所。

2000年起,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学校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据相关数据,在2000年至2009年期间,我国新建国际学校271所,其中民办国际化学校133所,公立学校国际部75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63所。在这十年间,民办国际化学校数量的增长尤为显著,且学校分布也从早先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扩张至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以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四地为代表。

自2010年起的十年间,中国的国际学校数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截至2020年,我国受认证的国际学校数量增长至907所,而在2000年,这一数字仅为284所。此时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迅速发展后,已呈现相对饱和趋势,数量较上一个十年趋于稳定。而公立学校国际部和民办国际学校的数量增势较快,且两个类型的国际学校涨势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2010年至2012年,公立学校国际部数量增长显著,2011年新增30个,增量较2010年达36.14%,2012年新增38个,增量达45.78%。增速较快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政策的鼓励。2010年5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第十六章扩大教育开放第四十八点提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第四十九点提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第二,需求进一步增加。伴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增长,更多家庭开始选择提前让孩子接受国际化教育,为日后出国留学打下基础。加之开设国际班的公立学校多有良好的声誉及知名度,许多意向留学家庭选择了让孩子入读公立学校国际班。

2013年,为规范各种形式的公立学校国际部的发展,教育部出台《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草案,各地开始加强对公立学校国际班招生、课程引进以及管理方面的规范和管控力度。2014年,北京市教委发布消息,表示将在中招过程中加强对公办国际高中班的招生规范,同时不再审批新的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受政策影响,部分公立学校国际部开始转制民办。自2012年以后,公立学校国际部的增量开始减少,且从2016年起,获认证的公办国际学校在三类国际学校中占比开始降低。

由于公立学校国际部开始受到限制,且部分公办国际学校转制成民办,自2014年起,民办国际学校增速加快。由于入读民办国际学校不需要中考成绩、不受户籍限制等因素,受到留学家庭的热捧。民办国际学校开始成为国际学校发展的主力,同时占比有所提升,截至2020年,获认证的民办国际学校有535所,占比达59%。

国际学校有哪些优势?

自1969年以来,历经50余年的发展,国际学校凭借着不同于公立学校和普通民办学校的国际化教育方式,成为了越来越多中产家庭择校时的新选择。据新东方《2021留学白皮书》数据,自2018年以来,就读公立学校普通班的意向留学生占比逐年减少,从58%减少至45%。数据表明,更多意向留学人群在中小学阶段开始选择公立学校国际班或民办国际学校就读。相较于高中或是大学毕业后准备出国申请,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对孩子国内中小学就读学校的选择上倾向于民办国际学校或公立学校国际班。其目的除了是为日后的出国留学提前做好准备外,国际学校所具备的丰富的、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全人教育理念,相对较小的升学竞争压力等区别于公立学校的优势,也是越来越多家庭选择国际学校的原因。

国际化课程体系

目前,在中国的国际学校中,A-Level、IB和AP是三大主流课程体系。其中,A-Level全称为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是英国高中课程,也是英国学生进入大学的入学考试课程,相当于中国的高考。A-Level成绩不仅可申请英国的大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新加坡等国家的大学也认可A-Level成绩。A-Level的课程科目相当广泛,学生可以根据希望申请的大学及专业的录取标准结合自身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在70余门课程中选择3~4门学习并参加考试,考试成绩成绩划分为A、B、C、D、E、U六档。近年来,随着出国留学人群的增加,A-Level成绩也水涨船高,对于想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就读的学生来说,A-Level成绩至少需要AAA或AAA*。

IB课程全称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涵盖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预备段教育的课程体系。IB课程分为4个学段,其中最重要的是IB高中课程,学生完成学制2年的IB课程后,会被授予IB文凭,用于申请大学。IB课程由3项核心课程和6个学科领域组成,学生需要完成3项核心课程的学习、进行相关实践活动,还需在每个学科领域中选择一门课程学习。IB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时间统筹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较强的优势。

AP全称为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为高中阶段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前学习大学课程而开设,课程难度较高,获得一定成绩后在大学期间可扣除相应学分。如学生申请美国大学时能递交AP成绩,可增加申请优势。

对于学生来说,国际课程较国内的课程体系更具有灵活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有优势或感兴趣的领域,在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通在不同领域的学习,能够更深入地感知自己想要研究或在未来有所发展的领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自己人生规划的能力。此外,相较于国内高考的“一考定终身”,这些国际课程考试灵活性较高,学生不会因一次考试的失利而错失进入梦校的机会。例如A-Level的每门课程只要在2年的学习期间考完即可,有多次考试机会且可以选择最好的分数作为最终成绩。

此外,这些国际课程学制通常为2~3年,想要获得高分申请世界一流大学,短期突击会有一定的难度,在国际学校中进行有规划、有针对性的学习,对于学生分数及各项能力的提升则更有效果。

同时,国际学校几乎全部采用全英文授课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语言环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高效提升语言能力,在语言考试时获取较高的分数,对于学生英文思维的培养也有一定帮助,让他们在出国后能够快速适应国外的思维方式、教学方式。

全人教育理念

相较于国内注重结果,偏重应试的教学理念,国际学校则更注重以全人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注重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乐趣。除了专业课程外,国际学校还会提供包括体育、音乐、戏剧等各领域丰富的课外活动、实践活动项目。在参与不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得到提升,特长得到发展。同时,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意、勇气等特质也能得到快速的发 展。

《留学》记者探访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国际部,图为国际部的金帆音乐厅。

行业的蓬勃稳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作为教育行业的细分领域,国际学校在中国的兴起伴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政策的推动以及国际化教育需求的增加。然而随着国际学校数量的增加,一些国际化办学问题也随之显现,办学定位不当、收费标准不一、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生态,加重了人民群众的教育负担。

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规制行业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政策来导向。2021年,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布,同年,《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等新政相继出台,对国际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为国际学校的发展格局带去了深远影响。

如何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明确办学特色和定位,在规范的基础上回归育人的教育本质,在保障教育公益性、公平性、人民性的同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将会是每个办学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猜你喜欢
国际部公立学校外籍
上万外籍儿童没在日本就学
A Commentary on Fighting Back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