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为推动新一届镇(街道)、村(社区)班子“上马就干”“马上就办”,宜城市在全市234个村(社区)全面开展“三访三问三亮三促”活动,检验督促基层干部履职践诺,带领广大党员摸清找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掀起“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比追赶超热潮。
三访知民情,架起“连心桥”。以访为纽带,组织镇(街道)、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无职党员,访致富能人、乡贤达人;访老党员、老干部;访困难户、信访户,走百家门,听百家音。备好访前课。做到“四明确四具体”,明确访问对象,具体到户;明确访问主体,具体到人;明确访问时间,具体到天;明确访问内容,具体到条。开辟多条线。采取下发一封信、入户见面、电话沟通、微信加群、广场聊天、年关访亲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与群众真访实访。精准点对点。向有想法、有思路、有点子的产业大户、乡贤能人多访取真经;对困难群体、关爱对象常访送温暖;对承诺领办的民生实事回访问评价。
三问寻良方,打通“中梗阻”。立足真访真问,以问为“钥匙”,解放发展思路,解锁发展困境,解开群众心结。问发展之策。围绕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区位优势、发展规划等,向本乡本土的产业大户、致富能人、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找出路,取真经。问治理之道。围绕乡风民俗、基层治理,向乡贤、老干部、老党员虚心问、诚恳问,请他们把脉乡村治理短板弱项,开出推进基层治理的“小处方”。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吸收采纳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等各类意见建议1182条。问群众之需。围绕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小困难、小诉求、小隐患、小矛盾、小心愿”等“五小”问题,以群众衣食住行、上学就医等息息相关的生活需求为切口“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三亮展作风,吹响“集结号”。基层党员干部亮承诺、亮行动、亮业绩,既各负其责,分兵把口,又联动联通、协同作战,展新风、硬作风。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开办“三访三问三亮三促”访谈栏目,镇、村(社区)两级书记既当指挥员又当施工员,带头访、带头问、带头亮承诺。基层干部紧紧跟上。作为活动主体,村(社区)两委干部主动到最偏远群众家中结亲戚、拉家常,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民生需求,自己能解决的主动领办、快办速办,不能解决的向上汇报,与下沟通,细化“任务分解表”,制定“落实路线图”。无职党员不甘落后。组织动员5000多名有一技之长的无职党员与待业群众、低收入家庭、农村低保户结成帮扶对子,精准对接,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三促树新风,描绘新蓝图。访出鱼水情、问出使命感、亮出担当力,促产业兴旺、治理有效、党群和谐,打造一批党建红村、产业强村、文明新村。发展一批产业。充分吸收群众意见建议,举办“金点子”大赛,结合区位、资源、产业、生态等特色和优势,选准主导产业,确定发展路径。提升治理效能。把意见建议转化为务实举措,把群众合理诉求转化为实事好事,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打通斷头路300多公里,解决各类小困难、小诉求、小隐患、小矛盾、小心愿1115条,把“不能办”变成“能办成”,“办不了”变成“办得好”。融洽党群关系。全市基层党员干部变“来办事”为“去帮亲”,变“等进门”为“进家门”,通过俯下身子、走进村子、深入院子,转作风、优服务,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