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敏 任媛园 潘欣萌
摘要:新疆棉花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多数国外知名品牌抵制从新疆进口棉花和棉织品,给疆棉产业带来不小冲击。本文通过概述新疆棉花事件的经过以及国内外各方的回应,分析此次事件产生的影响,并就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和国产品牌的发展从国家、新疆政府、新疆棉花企业、国内下游企业和公众五个角度分别提出建议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疆棉花事件;影响;对策: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2021年3月,著名瑞典服装企业H&M发布关于宣称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不再使用新疆棉花、不再与新疆的服装工厂合作、抵制新疆棉花产品的声明。有关此事件的词条屡上“热搜”,引发强烈的舆论关注。
本论文将以此次事件为基础,结合目前客观的市场环境与真实的数据分析,论述此次事件产生的影响,研究新疆棉业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助力新疆棉花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新疆棉花事件概述
(一)事件回顾
2021年3月24日,瑞典知名服装品牌H&M在官网发布了一封声明,称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将不再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或原材料。24日当天,“H&M抵制新疆产品”、“H&M碰瓷新疆棉花”等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引起激烈讨论,国人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该企业的愤怒与不满。
隨着此次事件的持续发酵,人们发现不仅是H&M一个品牌抵制新疆长绒棉。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简称BCI)作为国际棉花行业的认证组织,其会员众多,包括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等诸多品牌,而这些品牌在BCI于2020年10月停止为新疆棉花认证后,都已相继发布了关于停用新疆棉花的申明。
(二)国际各方面的反应
新疆棉花事件的发生引发多方关注。在国际方面,不少国家如欧盟、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等纷纷指责北京在新疆的政策,并对多名中国官员和实体企业进行制裁。实际上,早在2020年9月,美国政府就以此为由下令对新疆棉花和番茄进行制裁。不少外国媒体都对涉疆问题进行了不实的报道。众多国际服装品牌都宣布禁用新疆棉花及其制品。但是,也有少数品牌像斯凯奇,无印良品等申明在对新疆供货商进行了独立调查后并未发现有相关问题存在,而继续使用新疆棉花,赢得国内消费者好感。
(三)国内各方面的回应
3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正式声明,对这些无端指责和不实报道进行了一一反驳,并对欧盟、美国等国家和组织对新疆实施的不公举措表示强烈谴责。各中国驻欧盟国家使馆严正发声,外交部与商务部也对此事做出了回应。许多新疆本地棉花企业接受采访,称这些指控系子虚乌有。3月27日,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发布声明,坚决反对污名化新疆棉行径,将全力支持和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国内一众纺织服装企业力挺新疆棉花,纷纷发声声援。众多与抵制疆棉品牌有合作代言关系的中国艺人纷纷解约,带货主播下架相关产品,以支持新疆。国内民众呼吁抵制这些品牌的产品,购买国货替代品。
三、新疆棉花事件的影响
棉花产业是新疆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疆棉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新疆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抵制疆棉的措施势必会对新疆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棉花行业及纺织服装行业。根据新疆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7.9%,降幅比1-11月扩大5.9个百分点。国际企业在生产和服务销售环节占有大量的市场,这样的抵制措施也会使新疆棉业的国际市场份额萎缩,棉花产业的创汇贡献也会受到影响。数据显示,新疆2021年纺织产品总体出口交货值8.23亿元,比上年下降27.0%。此外,虽然此次事件使更多国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国货品牌如李宁、安踏等,但由于这些品牌产品的美观度、舒适度、创新性还有待提高,消费者对于这些国产品牌的信心仍然不足,很难持续地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但是,国产品牌股价大涨,民众对国货品牌的热情与支持预示着纺织行业头部国货品牌将会进一步崛起,更多民族品牌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与国民关注,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此次事件更加反映出我国亟须打破少数国家长期独占行业标准制定权的迫切需求,只有不断增强中国在各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才能保障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对新疆棉业的发展提出的建议和措施
(一)国家层面
1.加强政策优惠。
国外抵制新疆长绒棉的行为必然会对新疆棉农生产棉花和棉织品的积极性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国家需要制定、推出更多的优惠政策,持续推进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和改革,以此提高棉农们的生产积极性,稳定新疆棉花产业的持续发展。
2.增加资金供给,推动棉花产业转型升级。
为了解决棉花产业的出口问题,国家需要保障足够的资金供给,努力将新疆棉花产业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成为国际市场上不可取代的供应方,保障棉花产业的出口量。
3.增强行业标准制定主动性和话语权
长期以来,我国对许多行业规则的制定组织缺乏足够的话语权。BCI被掌控在少数国家手中,其宣布停止对疆棉进行认证,其众多会员就不再使用疆棉。未来,只有提高我国各行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标准制定组织机构,吸纳众多会员,才能增强行业标准制定的主动性和话语权,保障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4.坚持市场和宏观调控“两只手”综合运用。
棉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抓紧市场和宏观调控这两个方面。一是要尊重市场行为,尤其要尊重棉农、棉花相关企业和行业的市场选择,鼓励资本参与棉花产业链建设,广泛吸收资本,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收购、兼并、重组等市场活动。二是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在给予棉农,涉棉企业适当补贴的同时,探索其他的宏观调控手段,利用科学技术,让棉花产业获得更大的收益,推动棉花种植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二)新疆政府层面
1.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优良品种培育。
政府应该根据气候、市场等情况进一步细分新疆地区棉花种植区域,进行多类型棉纤维生产布局,形成各品种棉花合理分布的区域化格局,打造不同用途但集中第二棉花生产示范基地。注重遗传品质改良,加强多类型棉花品种培育,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提高棉花品种内在品质,挖掘优良品种,扩大生产量,保证棉花质量,稳定棉花价格,规范市场秩序。
2.加快建立现代化的棉花产业技术体系。
棉花产业的最终要求是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政府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整合目前具备的棉花科技资源,创新改革,因地制宜,建立完整的棉花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棉花市场和病虫害的信息分析、预测预警和指导服务,为棉花生产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撑。
3.绿色发展,强化管理。
棉花种植期间易受虫害影响,但传统的农药防治方法成本高,污染大。政府需要鼓励棉花产业大力发展低碳模式,防止过度扩张,提高土地利用率。另外,政府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现有的种植环境,提高棉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加强监管力度,解决棉花市场监管不力、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保障棉花产业的竞争力。
(三)新疆棉花企业
1.抓住政策优惠,实现自身发展。
我们应当看到,为确保我国棉花产业安全,优化棉花产业布局,鼓励新疆地区的发展,无论是中央还是新疆地方政府,都对于新疆棉产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对于新疆棉花企业,应该抓住这些政策优惠,将之充分地利用起来,并把握机会,加大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与交流,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红利。
2.加大研发力度,培育优质品种。
加大棉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研究新的品种和栽培技术注入更多的资金,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对国际市场的吸引力。
3.利用新业态新模式,加大产品宣传,提高产品销量。
棉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利用由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市场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来推广产品,加大宣传,刺激潜在的消费,进一步挖掘市场空间,满足消费者更多层次的需求,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4.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实现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将新疆本地的棉花企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向公众开放部分工厂车间,将棉花采摘加入旅游体验活动,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新疆人民的新时代生活,展示普通工人的工作图景和棉农的劳动景象,还可以促进棉花行业的产业融合,增加利润,以实现棉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5.与国内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内部消化产能。
充分发掘国内市场,与下游企业达成长期的合作,内部消化大量的产能,配合政府政策,推进建立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四)国内棉花产业中下游企业
1.抓住机遇,扩大市场占有率。
新疆棉事件爆发后,国货品牌吸引了公众大量的关注。一时间,如李宁、安踏等公司的服装产品销售量陡然增长,也带来了这些公司股价的大幅增长。对于这些服装品牌而言,应该利用好此次事件带来的巨大关注量,选择恰当的宣传方式和销售方法,提高产品销量和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2.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
热点终将会过去,公众的关注也不是持久的。在此次事件过去后,如何打造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地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这是这些企业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而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能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3.加强与边疆棉区和工厂的合作,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国内棉花产业中下游企业应当加强与边疆棉区的合作,缔造长期的合作条约,以稳定供给,并助力边疆的发展,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五)公众层面
此次事件的发生同样让我们看到了国内普通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消费实力。H&M退出中国市场和国货品牌的股价大涨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公众而言,应对于这样的事件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在能力范围内支持国货品牌的发展。但也要时刻保持理性,避免做出激进的举动,以免落入无良媒体的“圈套”。而对于公众人物,则应该正视自身巨大的影响力,在选择合作代言的国际品牌时保持应有的谨慎,做好调研的工作,避免做出伤害民族情感的错事。
参考文献:
[1]边之怡,许华,苗志娟.“H&M事件”背景下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棉花加工,2021,(5):8-10.
[2]姬德强,张毓强.真相之辩:国际舆论的生成与构造——以“新疆棉花”事件为例. [J].对外传播,2021,(5):65-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17-19.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兵团调查总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22-25
[5]丁胜,王献礼,贺美球,等.新疆长绒棉的发展现状与育种方向[J].中国种业,2009,(12):11-15.
[6]张申.复盘!新疆棉花被抹黑始末.[J/OL]. https://news.sina.com.cn/c/2021-03-29/doc-ikkntian0765426.shtml,2021-03-29.
[7]海闻.日本无印良品發布最新声明:将继续使用新疆棉花.[EB/OL]. http://news.haiwainet.cn/n/2021/0416/c3541083-32060298.html,2021-04-16.
[8]加那提.新疆棉花美,绝不容抹黑.[EB/OL].http://www.xjbs.com.cn/zphd/2021-04/17/cms2355494article.shtml,2021-04-17.
作者简介:
王思敏(2000-),女,汉族,山西忻州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会计学方向。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第20批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C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