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世辉 陈莉莉
化学学科教学既要实现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的目标,也要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应当注重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授业,即化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另一条主线是传道,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重点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适时地介绍引以为豪的先进科技成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信。如,在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内容时,可融入“硅晶片与华为发展”这一话题:美国对华为不断实施制裁,华为的芯片制造受到很大影响,一代又一代华为人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值得每一位国人敬仰,“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就是最真实的写照,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担当科技创新重任。再如,笔者讲解硅纳米材料等知识时,必然会涉及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知识,此时可引入我国在石墨烯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鸿钧院士研究团队首次实现对石墨烯纳米结构的原子级可控折叠等自主创新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华夏文明和智慧,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华夏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如,在讲授合理用药的相关内容时,教材中介绍了青蒿素的合成机理,简述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过程。笔者在教学中讲述了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经历: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在研发青蒿素时遇到提取产率太低的难题,后来她受到东晋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带领团队以乙醚为溶剂采用低温提取,终于高效地提取出青蒿素。这种融入式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我们国家的历史成就,提升民族自信。
强化环保意识,增强道路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的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美丽中国。在进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主题教学时,笔者首先通过ppt展示了一张地球表面水资源的分布图,然后展示了一张淡水资源的分布图,这种对比和反差,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淡水资源极其短缺,能引起学生情感上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共鸣,进而从化学专业角度感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坚定对绿色发展道路的认同和支持。此外,在教材的许多章节中都能挖掘可进行环保教育的素材。如,有机化学中的可降解塑料、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处理等,教师可以适时将环保意识滲入具体的化学知识中,潜移默化地将环保意识根植在学生心中。
化学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等内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素材。教师应落实“一岗双责”,既教授学科知识,也抓牢思想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掘化学教材中的各种思政素材,把化学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启发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