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2-04-29 13:00徐玲玲
当代体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体育评价游戏

徐玲玲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意义表现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竞争精神,充分挖掘学生体育潜能,提升教学效率等诸多方面。基于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巧设游戏创新教学,成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结合具体实践从如下几方面作浅要论述。

1 积极沟通有效互动,设计符合学情游戏

在开展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准备环节,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把握学情,并结合小学体育每一个学段的教学目标,设计适宜的游戏项目,以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不足,如果游戏活动内容空洞,缺少生活气息,学生就很难融入教学,无法将游戏与体育活动联系起来。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游戏活动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范围。

1.1 游戏设计应具备的特点

教师要认识到游戏质量的重要性,要赋予游戏活动正能量,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教师所设计的游戏项目以具备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1.1 赋予游戏趣味性

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是引起学生关注,吸引参与的关键。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很容易因外界事物分散注意力。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兴趣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教师设计的游戏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能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感受体育之美,从而爱上体育活动。比如,在“立定跳远”能力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应用“接力跳沙袋”的游戏,以沙袋作为跳跃的障碍物,让学生组织接力活动。

1.1.2 增强游戏的竞争性

小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主要以小组合作以及团体的形式开展。因此,体育游戏往往具备较强的竞争性。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这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切入点,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形成良性竞争。比如,“雪地闯关”游戏,促进了对学生机智勇敢、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群体意识。

1.1.3 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小学生在竞赛型的体育游戏中,很容易因为争夺荣誉而忽略了安全。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确保游戏的安全性。选择游戏时一定要与学生的体育能力、身心特点等联系起来,同时,还要对游戏的时间、强度等进行合理的管控,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1.1.4 实现游戏的多样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多种差异。在体育活动中他们的兴趣爱好也是各种各样的。在体育游戏的设计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多样化的游戏设计,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促进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提升。

1.2 设置规则培养体育品德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品德的培养是重要环节。体育品德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遵守运动规则,或者遵守体育比赛规则的行为。它是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的体现。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在游戏设计时,要确立明确的游戏规则。比如,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摸石过河”中,教师确定了这样的规则:孩子与家长一组,两人面对面双手各握住二根棒的棒端,把球夹在两根棒的中间,并将球抬到对面的筐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多的组排在前面。手不许拿球;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以先完成的一组胜出。游戏规则逐步使学生形成规则意识,规范游戏行为

2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游戏氛围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以平和、真诚、热情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准确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认知能力。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参照,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游戏化教学计划。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营造良好的游戏化教学氛围创造了条件。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尊重、敬佩之情时,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在体育学习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从而也为游戏化体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纵箱分腿腾跃”的游戏活动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采用了协调互动、集体参与的教学策略。通过解说、示范、设问、练习等手段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去观察游戏材料,思考如何才能跳跃过去,自己以前是否玩过类似的游戏等。随后,教师再组织各个小组谈论,跳跃的妙招有哪些,練习时应该注意什么等,在学生讨论交流之后,让各个小组开始练习,达到一定水平后,再组织评比,看看各个小组在练习过程中是否有安全意识,是否能够相互团结共同向着目标努力等,这样的练习模式,让学生倍感快乐,教学氛围十分活跃。

3 运用游戏导入教学,奠定高效教学基础

在游戏化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导入应该是体育教师首先关注的问题。精彩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基于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设计游戏式的导入,让学生在完成课前热身的同时,也为高效化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比如,在“迎面接力跑”的教学中,教师在导入环节,组织学生开展了“拔萝卜”游戏,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分别站在相距10米左右的两条平行线后侧,教师下令后,一侧排头向前跑,将“萝卜”逐个拔起后,积极往前跑,跑到对面把“萝卜”传递给同学,以此类推,最先跑完的为赢,并由此导入课堂教学,学生在游戏的基础上练习,促进了接力技能的提升。

4 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了游戏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出重要作用。

比如,在“双脚跳”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兔子长大了,早上起床洗漱后,就去和妈妈一起做早操。跟随者妈妈在《兔子舞》音乐的伴随下,和妈妈一起快乐地跳了起来,这样的情境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去模仿,起到了很好的热身作用。

再如,在“投掷轻物”的教学中,在练习掷远前教师播放了军歌营造氛围,使学生很快在这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进入“角色”。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战斗片中看到过向敌人掷手榴弹的情景吗?学生们纷纷回答看到过,教师接着引导:那你们能模仿下吗?学生们回答:能!教师:好!现在每个人取一个沙包来模仿一下吧,一位同学可练习三次,看谁模仿的最好。学生们在模仿时,教师给与他们充分的自由,自己想怎么投就怎么投。然后,分别找学生来做示范,让其他同学观察、交流,对吼得出结论:肩上屈肘,肘部向前,快速挥臂。最后教师进行示范投掷,并引導学生过渡到头准练习。

5 选择应用恰当游戏,促进提升训练效果

5.1 合作游戏应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选择应用合作游戏可以促进集体训练效果的提升。在合作游戏中,学生可以划分为多个小组,通过组内评价,为教师教学管理提供了帮助。教师在选择合作游戏的类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能力、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等,让合作游戏模式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

比如,在教学“跳绳”这一项目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游戏,让各个小组的多为组员都来参与跳绳,通过他们之间的有效协作,把握了跳绳的节奏。此方式由点带面,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参与到跳绳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表扬跳绳数量多的小组,鼓励暂时落后的小组的评价方式,来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训练氛围,促进训练效果的提升。

在训练活动中,教师还可以丰富训练形式,如在小组内多个组员参与跳绳时,采用口令式的节奏,促进动作的一致性,优化训练效果。也可以让小组的每位组员进入跳绳区,跳满三个再换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替换的节奏,播放韵律鼓点,这样的形式,能够使学生陶醉在体育运动中,感受运动之美于与音乐之美的融合,

5.2 趣味游戏应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训练活动开展中,大多数学生都会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参与,这是体育训练方式比较枯燥造成的,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往往是疲于应付,心不在焉,教学目标的达成存在较大的障碍。基于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的游戏优化教学训练,这也是提升体育训练效果的捷径。

比如,在男女混合4×100米接力赛中,教师结合比赛特点和学生的体育能力,设计了有趣的追逐游戏,教师将班里的全体同学进行了小组划分,一共分成4个小组,在4个组员起跑后,如果任何一个小组超过其他小组组员,被超越的队伍就被淘汰。胜出者可以对被淘汰者提出背古诗、跳舞、唱歌、跳绳等要求。如果没有被超越,排名后两名的队伍就接受前两名给与的惩罚,这样训练形式中。每个对都是按着男先女后,快先慢后的规则来排列。这样的形式对学生的速度训练发挥出直接作用。这样的竞赛性的训练游戏,能够激趣促练,提升效果。在训练结束后,教师还将针对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作出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作出及时的修正。

教师在运用的趣味游戏进行训练时,还要注意两点:其一是趣味游戏开展的目的是吸引学生参与训练,更好地实现训练目标,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设计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趣味游戏;其二,趣味游戏要符合学生体育能力。

比如,在篮球训练中,应用绕障碍上篮的游戏进行练习,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其难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实际能力,即使高年级的学生能做到的也是寥寥无几。这样的游戏融入对训练的目标的实现很难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训练中,趣味游戏的根本目的应用就是有效达成训练目标,因此,趣味新游戏的设计应该具备层次化、多样化。

6 尊重差异合理分层,搭建创新游戏平台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不同身体素质和不同体育技能的学生。因此,教师要设计分层式的游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宜的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体育游戏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比如,在小学一年级组织开展的“捕鱼”游戏中,教师就可以将游戏融于课堂。大鱼吃小鱼,不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有两个学生站在两边,两手搭在彼此的肩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依次穿越拱门,唱着歌,在结尾逮住没有捕捞到的学生,这样的游戏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跑步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同一个层次的学生还能顺利地游动,节奏和效率也变得更快。这样的氛围中的体育课充满乐趣,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来说不再是难熬的每分每秒,而是在恋恋不舍中落下帷幕。

再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那些弹跳力不足的学生,会面有较大的学习压力。基于此,教师结合学生的能力划分几个层次,并针对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实际设置游戏目标。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跳房子”游戏,在游戏中学生利用投掷骰子的方式,确定跳跃的格子数,在这一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约束骰子的点数,对于那些跳跃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设置每次起跳超过4格是满分。而对于弹跳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则设置为每次跳跃数大于5格为满分。这样的分层表现了对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接受这样的模式,认为这样分相对公平合理,进而产生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建立了提升自己的信心,在游戏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在分层游戏模式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跳跃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纠正。如有的学生手脚不够协调,只能依靠腿的力量,这样的动作是不规范的,也是取得理想成绩的障碍。在分层游戏的指导下,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制定切实的学习目标,体现出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合理化、动态化。

7 优化游戏评价机制,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教师在游戏化教学活动开展中,要重视优化游戏评价机制,从而使体育游戏化教学有计划、有目标、高效化的开展。

首先教师要掌握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游戏的丰富收获中,建立练好各种体育技能的信心。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游戏活动的总结环节,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并积极采纳应用于游戏化教学中。为了提高游戏教学质量,教师还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全面分析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调整,增强评价的目的性。

比如,在“30米快速”跑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游戏,体现快速跑的作用,把学生日常生活中喜欢的“石头、剪纸、布”的游戏,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传接球比赛”游戏,发展学生的上下肌力量,体现出体育游戏化教学的趣味性。对于这一游戏的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习效果。

游戏结束后,教师根据游戏情况,对评价作出了进一步优化。从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方式多样性、评价主体的多样与互动、定性与定量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整体性和综合性是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学习过程与练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考察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评价方式多样是形成性、终结性评价,要及时,重视形成性评价;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与互动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定性与定量是重视定性、客观描述、鼓励表扬,重视定性评价。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化教学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力于素质培养的教学形式。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制定并实施更多高效化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收获到快乐的同时,有效达成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岔河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评价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爆笑游戏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体育一家人